北京大观园游记之五
《红楼梦》有一回叫作“琉璃世界白雪红梅”,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严格按小说拍摄了这一回,下面的两张图片就是电视剧《红楼梦》第19集“琉璃世界白雪红梅”的剧照,左图是宝玉独自访妙玉乞红梅,右图是宝玉偕宝琴同去栊翠庵再乞红梅。
是的,无论是小说里,还是电视剧里,栊翠庵都是建在山坡之下的。可是,北京大观园里并没有山,栊翠庵就建在怡红院的北面。我自己猜测是因建大观园耗费巨大,不可能在大观园内建一座山,在山坡上再建一座栊翠庵。


下面这两幅图就是栊翠庵南面的怡红院侧景和角门了。当时是下午四五点,阳光洒在角门上,如同碎金,衬得斑驳的墙越发苍凉、绿油油的树越发醒目,我觉得美极了,就给拍下来了。


远望栊翠庵掩映在一片绿柳之中,真应了“栊翠”二字。走过一座小桥,就到了栊翠庵前。我拍了栊翠庵前的照片,可惜超过了5M,没法传上来。下图是栊翠庵二门的照片。栊翠庵二门和大门一样大小,都很小巧精致。二门内外都种了很多树,翠色幽深,绿意缭绕,确实清净。

二门外左侧有一块碑,上面写着“白雪红梅”,详细介绍这处景致。我冬天从未来过大观园,自然没有见过白雪红梅的景致。小说“琉璃世界白雪红梅”那一回这样描述:“出了院门,四顾一望,并无二色,远远的是青松翠竹,自己却如装在玻璃盒内一般。于是走至山坡之下,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拂鼻。回头一看,恰是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宝玉便立住,细细的赏玩一回方走。”
小说这一段写得真美,今年春天已经看足了玉渊潭的樱花,冬天一定要来大观园看看红梅!

栊翠庵大门和二门内的空间很大,勉强可算是一个小院子了,下面两张照片也是二门内的景色。


走入二门,正面就是大殿了,大殿上悬着一块匾额,上书“妙音香界”四个大字,两边是对联“龛焰萤青参月指,炉烟袅白悟梅心”。有个女孩子在大殿门口张望,我见她身形袅娜,风华正茂,给这幽静之所带来了一丝青春和活力,就把她的背影拍下来了。

下面四张照片,是我站在大殿前,从各个角度拍摄的庵内景观。环览四周,真有“禅房花木深”的意境。当时已近傍晚,光线不够明亮,拍出来的照片更有苍幽之感。




栊翠庵是妙玉的住所,也是大观园中唯一的庙宇景区。似乎大观园初建时,凤姐就和贾琏说,要把栊翠庵留给妙玉。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贾母带她与众儿孙去栊翠庵品茶,妙玉给贾母敬茶,居然知道贾母不吃六安茶,提前备好老君眉了。凡是种种,可推知妙玉和贾家渊源很深,可能是贾府世交的女儿。
妙玉吃穿用度都是上上乘,品味不俗,家世自然不俗。白先勇先生说妙玉生来业重,所以家里让她早早出家。小说里是这样说的:“妙玉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 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
《红楼梦》里出家人甚多,有代替宝玉祖父贾代善出家的张道人,有因尤三姐自刎弃世的冷面郎君柳湘莲,有宁国府当家人贾敬,还有他的女儿,心冷口冷意更冷、天生孤介的四小姐惜春。最后出家的是多情公子贾宝玉。
然而,出家者众多,真的得成正果的人很少。佛门道家很广,说起来谁都可以进去;佛门道家也很窄,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修道成佛的。
我很难把妙玉当作出家人来看。其一她住在安逸富贵的大观园里,过着贵族小姐的生活,比较宝钗黛玉,或者贾府三春,还要更讲究吃穿用度。出家人重在清修,留恋凡尘富贵安逸,是很难修成悟道的。不过,妙玉出家本来就不是因为醉心佛法吧。其二,出家人应以慈悲为怀,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芸芸众生,不论男女老少,不论高低贫富,不论妍媸美丑,甚至不论善恶忠奸,在真正的出家人眼里,都应该是一样的。妙玉的分别心太重了,在她眼里,人有清浊雅俗之分。刘姥姥被她看作下下之人,她比较看得上的宝钗、黛玉、邢岫烟,可能在她眼里算中品之人,她很看得上的宝玉,大概在她眼里算是中上之人,而可能只有她自己,在她眼里算是上上之人。
妙玉认为从汉晋唐宋以来,只有一句好诗,“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红尘俗世,铁槛重重,妙玉自认为已经超越红尘俗世,跨过重重铁槛,所以她以槛外人自居。她努力地摒弃一切世俗之物,一切世俗之人,以自己以为的方式在苦苦地修行。可惜再怎么努力,她也不会真正地修成正果。
然而,我并不讨厌妙玉,曹雪芹说她“才华馥比仙,气质美如兰”,她自然不是庸脂俗粉。妙玉还是有几分可爱的,她喜欢谁,不喜欢谁,都毫不掩饰作伪。她看重宝玉,可能也有些喜欢宝玉,就让宝玉用她常日吃茶的绿玉斗吃茶。大家也看出来她看重宝玉,在芦雪庵联诗的时候,派出宝玉去找她拿几枝梅花,果然拿到了。
很多红学家或者读者都觉得妙玉思春,对宝玉的喜欢是男女之情。这真是把妙玉看低了。就算她真的喜欢宝玉,她也不会刻意掩饰。《红楼梦》里凡是名字里有“玉”字的,都与宝玉有深厚的缘分。黛玉自不必言,蒋玉菡和妙玉也一样。白先勇先生说蒋玉菡最后娶了袭人,是为了替宝玉完成他俗身的一段缘分。小红,原名红玉,改名是为了避宝玉的名讳,有人说这说明小红和宝玉之间也是有因缘的,白先勇先生说改了名就说明她和宝玉之间没有什么特别的宿缘。
至于妙玉呢,白先勇先生说她会扶乩,能够测算众人的命运。她可能测算出了宝玉有一天会修成正果,是真正能够解脱、能够成佛的一个人。而这也是妙玉心心念念的境界。妙玉自认为是槛外人,宝玉得邢岫烟指点,回复妙玉的帖子以槛内人自居,倒头来真正成了槛外人的倒是宝玉。真是讽刺。他们之间是有奇特的缘分的,曹雪芹写他俩,可能是为了互为映证吧。
前文说到《红楼梦》里出家人众多,张道人贪财恋名,贾敬执着于长生不老,清修多年,六根依然不净,自然无法得成正果。惜春性情孤介,生来就很清醒,老早就对人生看得透透的,似乎天生就是六根清净的人,生来就是槛外人。宝玉和惜春不一样,他天生多情,不管对谁,都有一份细致体贴,乃至佛心,因此也揽来无数烦恼。他是由身边亲友爱婢知己的死以及家破人散,一步步勘破人生的。最后,他真的成了佛。
妙玉后来成了槛内人。贾府破败,她被强盗劫走,难免受辱,后来可能又被卖入烟花柳巷。她那么孤高的一个人,怎么受得了这样的凌辱。也有红学家从她起初在蟠香寺出家,推测她后来成为薛蟠的小妾。即使这样,也是明珠暗投瓦砾。
不知道她后来身遭劫难,会不会从劫难和痛苦中悟出大道?我私心希望她不堪受辱,自杀死掉算了。倒不是迂腐地认为失贞多么可耻,而是害怕她堕入人间地狱,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比起那些或死或散的姑娘丫鬟,妙玉因为前途未卜、凶多吉少、尘埃未定,更让人担忧她的命运。不可知的命运能牵扯出更多的忧心和恐惧。希望她能少受些折磨。
还是继续说栊翠庵吧!栊翠庵虽然门小,但里面很大,下面的两张照片,一张是栊翠庵的配殿,另一张是配殿前的院子。妙玉居此,应该是很自在安恬的,活动空间足够大了。


下面这几张图都是游廊的照片。我觉得这些游廊太美了。整理到这些照片的时候,我把妙玉、栊翠庵都忘得一干二净,搜肠刮肚地寻找与游廊有关的诗词和古典爱情故事。但是平日读书太少,肚子里没有货,基本上搜寻不到。如果时光可以回到10年前,我一定要去念一门和古代建筑有关的专业。
美好的景物,会让人的思绪生出无尽的涟漪。我觉得拍摄照片,不单单是把面前之景摄入镜头,而是在捕捉风,捕捉光线,捕捉声音,捕捉故事,捕捉情境。我写这些游记的初衷,就是想让大家看看这些好看的照片。




下面这两张照片还是游廊。红色的游廊和灯笼衬着明绿或者苍翠的树木,是很有中国风的景致。


突然明白灯笼为什么是红色的了,除了因为红色喜庆之外,古人大概也觉得红色配绿色,又鲜艳又华美吧。

下面这两张是栊翠庵的角落,有石桌石凳,有爬山虎。有这些寻常物件和植物,庵内不会显得过于空旷,而且多了一些温馨的意趣。


这张是爬山虎的大特写。这么好看的植物,名字这么难听,可能是因为它们太喜欢在墙上穿洞吧。

从栊翠庵东边的角门出去,外面就是凹晶溪馆了。这里是另一方天地了。湘云和黛玉中秋夜曾在这里联诗,经典名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应该就是在此地吟诵的。那天晚上,妙玉也在凹晶溪馆附近徘徊,也不知道她那时想了些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