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的豌豆田——布尔诺
告别匈牙利,我们从布达佩斯坐欧洲夜车梅特罗珀尔号去捷克。同车厢有一对正好也生活在加拿大的土耳其夫妇,一路都在跟我吐槽匈牙利人有多么不靠谱,旅行体验极差,顺便跟我好好赞美了一下捷克那些迷人的小镇。到达捷克东南部的布尔诺的时候,已经是凌晨十二点了。刚出火车站,就看到山坡上还亮着灯的圣彼得圣保罗教堂(Katedrála svatého Petra a Pavla),夜幕中高耸的哥特式尖顶,让我想到电影《诺斯费拉图》里吸血鬼出没的阴暗古堡。
这座教堂是布尔诺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我们次日清晨出发到达的第一站。教堂就在住处附近,沿山坡拾阶而上,站在教堂面前时,竟然看不到它的全貌,教堂的大体量可见一斑。巴洛克风格的圣彼得圣保罗教堂建于14和15世纪,两个哥特式的尖塔则是1909年才加上去的。和其它教堂在正午鸣钟不同,圣彼得圣保罗教堂在每天早上11点时鸣钟。这是因为17世纪三十年战争期间,入侵的瑞典军队承诺,如果他们在八月15号正午攻不下此城就撤退。一些市民为了迫使瑞典军队离开,便提早一小时敲响了教堂的钟。这一传统便一直保存到了现在。
布尔诺(Brno)是捷克第二大城市,也是捷克东部摩拉维亚地区最大的城市和历史首府。摩拉维亚一度曾是斯拉夫人统治的独立大公国,但在10世纪初匈牙利人的入侵下没落,并在955年被波西米亚控制,两者一起构成了当今的捷克版图的主体。爬上教堂的尖塔,可以俯瞰布尔诺老城全貌。红屋顶的房子从眼前铺开,鳞次栉比。后来在捷克的不同城市,都能看到这样大规模的红顶房子,如同着统一制服的大规模的广场方阵游行,很是养眼。捷克拥有如此众多吸引人的小城,概因她们幸运躲过了数次战争的炮火,从而完整保存下来了形式大致统一,气质古朴但却不呆板的城市建筑风貌。现代化的都市,每一座建筑都有着自己的想法,拼命想在城市的众多建筑中彰显出自己的不同,就达不到这种整齐划一的韵律美感了(见题图)。
从教堂出发,我们前往此次东欧之行最重要的一站——圣托马斯修道院(Königskloster)。大家想必在学习高中生物课程后,就对孟德尔的豌豆实验记忆犹新。但孟德尔举世闻名的豌豆实验到底是在哪里做的呢?具体地点却很少有人知道。19世纪50年代,摩拉维亚出生的孟德尔,来到布尔诺的圣托马斯修道院进行牧师进修。他想成为一名教师,却屡次在口试中失败。
1856年,孟德尔开始在修道院的花园中进行日后改变了生物学发展的豌豆实验,并以提出了遗传学的基石——孟德尔定律。但和当时其他很多科学发现一样,在生前他的发现并没有受到重视。“我的时代终会到来”,孟德尔曾这样对朋友说过。1900年,又有其他生物学家独立发现了孟德尔观察到的现象,经过对过去文献的调查,他们再次发现了孟德尔的研究成果,并将这一定律命名为“孟德尔定律”。孟德尔从此成为遗传学的奠基人。
圣托马斯修道院也就成为了继去年达尔文的加拉帕格斯岛之后,我的生物学圣遗迹朝圣的第二站。修道院内有一个孟德尔博物馆,博物馆内展览有孟德尔当年进行实验时的手稿,和很多为理解孟德尔定律和遗传学做的科普展览。博物馆提供了很多诸如碱基配对一类的小游戏,为孩子们理解生物学和遗传学知识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博物馆同时还配有参观修道院的英语向导,带着我们边逛边讲解孟德尔当年在此地开展生物学实验的经历。修道院的后山上还有一座孟德尔当年建的蜂房。原来他当年也曾痴迷于研究蜜蜂繁育,并将它们称为“自己最爱的小动物”。
修道院内有一座孟德尔像,本来树立在大门最显眼的位置,在苏联时期因为米丘林主义的影响,被左迁到了修道院靠里的位置。我在孟德尔像前,向这位遗传学的“主神”许下了自己的第二个学术愿望,并在附近拾了一块七叶树的干果皮和空蜗牛壳回去,当做“圣遗物”,和去年在加拉帕格斯捡到的火山石供在一起。离开博物馆时,看见工作人员在分装豌豆种子,还一时兴起买了一包,不知道回去种出来的,是黄圆还是绿皱呢?
沿圣托马斯修道院北面的山坡一路登顶,我们便来到了布尔诺的另一标志性建筑——斯皮尔伯格城堡(Špilberk Castle)。城堡始建于13世纪,一开始作为皇室城堡使用,但其后逐渐变成了一座关押重犯的监狱,二战时期还被纳粹用作集中营,可以说是一座充满了恐怖回忆的建筑。目前城堡内部被作为博物馆和展览馆使用。城堡位于布尔诺附近的山顶,视野极佳,是鸟瞰布尔诺城市全景的最佳地点。
临近中午,从城堡下山回到市中心,我们吃了在捷克的第一顿。捷克菜浓油赤酱,口味偏酸甜,倒是勾起了我在上海的味觉记忆。餐厅在布尔诺最古老的城市广场——卷心菜市场(Zelný trh)旁边。广场中心是名副其实的菜市场,挤满了贩卖各种香料、蔬菜、水果和鲜花的小摊位。在市场中看到了从来没有吃过的醋栗和红加仑子。醋栗像晶莹剔透的微型西瓜一样,翠绿透明,表面有白色条纹。红加仑子也剔透得让人觉得,里面的红色汁水随时都会喷涌而出。忍不住买了一盒带回去,才发现两者皆酸得完全无法入口,只能用来入菜或者做成果酱。获得又一次看颜值买食物的惨痛教训。
广场周围的瑞都塔剧院(Divadlo Reduta),是整个中欧最古老的剧院。1767年,才11岁的音乐神童莫扎特,曾和他15岁的姐姐一起在此处演出过。广场周围的老市政厅,现在作为游客中心使用,里面展览着两样布尔诺的传奇物品。天花板上的布尔诺龙,据说曾引起过布尔诺市民长时间的极度恐惧,变成当时如同尼斯湖水怪一样的都市传说。后来有一名勇士杀死了布尔诺龙,才发现它其实是一只鳄鱼。后来人们把它做成标本,挂在市政厅的天花板上展览。布尔诺龙旁边的轮子,据传是一个当地人用离布尔诺80多公里外的一颗树做成的。但他只用了一天时间便将轮子一路滚到了布尔诺,这让其他人认为他借助了魔鬼的力量。这个倒霉蛋因此不受人待见,最后死于贫困。
布尔诺的圣雅各布教堂(Kostel svatého Jakuba)旁,有一座欧洲第二大的藏骨堂,里面堆有4万到5万具尸骨。中世纪时黑死病横行,墓地不够用,人们便把之前埋下已经腐化完全的白骨挖出来,堆在教堂下面的藏骨堂中。但瘟疫中死的人实在太多,很快这个藏骨堂也被堆满了,此处便被人们密封废弃掉,直到近代才重新被发现。藏骨堂内摆有一些现代雕塑作品,同时配有诡异的音乐,显得颇为阴森恐怖。
我们在城中一路向北走,去在布尔诺的最后一个景点——图根哈特别墅(Villa Tugendhat)。这幢别墅由德国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为图根哈特夫妇设计,于1928-30年间用钢筋混凝土建造,是欧洲现代主义建筑的雏形。密斯在该建筑中采用“少即是多”的简约设计原则,更多的考虑建筑各部分的功用,成为早期功能主义建筑的一个范例。但公寓内的缟玛瑙墙和各种珍稀热带木材的使用,也使得公寓在简约的构架上,显得颇为奢华,造价不菲。密斯也亲自为公寓设计了家具。颇具现代主义风格的图根哈特椅和布尔诺椅,成为了家具设计的经典之作,现在仍有生产。
来欧洲前提前预约了每日人数有限,据说非常难订到的导游游览,可以进入别墅内部参观。但前台的工作人员提醒我们只有捷克语解说,发给我们每人一本英文介绍。本来在别墅内拍照是要另外收费的,工作人员说我们听不懂解说也蛮亏的,就把摄影费给我们免掉了,也算是非常人性化了。后来发现导游也会说英语,于是对着英文介绍参观之余,遇到不懂的地方我们也可以去问导游。别墅二楼的大厅中央有一架三角钢琴,导游忽然问有没有人会弹钢琴可以一试,见无人举手,我便自告奋勇地上去弹了一首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的咏叹调,为其他人游览别墅提供了还算应景的背景音乐。图根哈特别墅是布尔诺唯一的一处世界遗产,在世界遗产内弹琴,也算是获得了一次新的人生成就。
导游最后带我们游览了位于别墅地下室内的控制系统。没想到此处竟然比楼上的别墅本身还要吸引人。别墅有一套复杂精巧的室温调控系统。室内的暖空气在此处跟室外的冷空气混合,经过过滤后再回到室内。通过调控混入冷空气的量,可以对室温进行调控,形成了一套原始的空调系统。看似简单的建筑,在其下居然有如此复杂的调控系统,实在是让人大开眼界。
傍晚回到市中区,我们又坐在卷心菜市场旁吃晚饭。霞光照在广场旁的巴洛克立柱上,小贩们不紧不慢地在收摊了,顺便招呼一下最后的客人。广场越来越空旷,人们都围坐在广场四周喝啤酒,聊天。布尔诺是赫拉巴尔的故乡,捷克小镇的生活景象,以前只在他的小说,和伊利·曼佐改编的电影里看见过,于此时此地则跃然眼前,生动万分。日出而作,日息而休,坐在这样古色古香的中欧小镇中,又有什么可以焦虑的呢?
林十之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强迫症的豆瓣使用手册 (48人喜欢)
- 新大陆的钥匙——哈瓦那(下) (56人喜欢)
- 新大陆的钥匙——哈瓦那(上) (20人喜欢)
- 迷宫之城——卡马圭 (45人喜欢)
- 南方的珍珠——西恩富戈斯 (5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