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和青春万岁,走近一段光辉岁月!
昨日的光景让我恍恍惚惚,坐在自习室里,静待片刻,仍为昨日之行动容。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从回来的路上直到现在,我的心情依旧难以平复,是因为对花园洋房的艳羡,对拜访知名前辈的激动?好像这些都不足以解释内心的汹涌澎湃。
车里的现当代文学史
一行三人,由研究诗歌的伍老师带领慧与我同行。去时我的心情是比较轻松的,窗户开着,风从车外来,吹乱了头发,却很舒适。我看到车里前排两个座位中间放了几本书,有一本是现当代文学史,有一种莫名的惬意。我不喜欢坐个人的私家车,总有一种拘束感,但是看到老师车里的文学史,有没来由的亲近感,老师询问我的家乡,我答是安徽安庆人,他说到海子,为有这样才华横溢的同乡雀跃。与人相处我总是略显笨拙,这是我很遗憾的。
照片与岁月
到达王老师家,老师在门口迎接我们。王老师先带我们参观了他的花花草草,认识了柠檬树,看到了白色茶花,小小的池塘里有白色的睡莲静静的开着。
进屋以后,径直上楼,楼梯的墙上挂满了照片!有老师当年在军营里的军装照,军绿色让人想起一段岁月,那是生命的生生不息。我最喜欢的一张是师母在花丛里的一张,她着蓝条纹白色的衬衫,衬衫扎在深蓝色的裤腰里,短发,身后是一树红花,阳光明媚,这大概是青春最美的写照。照片是瞬间的定格,多少年后回忆起来,我想那段岁月,如在眼前。
还有老师在异国他乡拍摄的照片,他笑着谈起他扛着相机的岁月,在笑意盈盈里我仿佛看到了他的青春岁月,虽然我不知道在这段青春岁月前面加什么形容词。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瓦尔登湖的照片,让我想起梭罗,我有时候想,如果不念汉语言不看书,今生我大概没有那么多的奢望,也没有那么多想去的地方。有一张照片,一眼看上去就是油画,记不清老师说的是途径哪个国家哪个地方拍下的,一张图,上面是黑色的粗大的树干,下面是黄色的氤氲的小花,一冷一暖,对照鲜明。
书房里
走进书房的时候,书柜高至房顶,每一面墙上都有书,我很向往有这样一个书房,置身书海是幸福的。在书房里,老师谈到冰心,钦佩她的骨气,说九十几岁的她与学生站在一起,大概与学潮有关,说郭风不如她。随后拿了一些黄色牛皮纸包着的资料要与我们分享。我站在书房里,望着一本本的书,心向往之。
喝茶与聊天
下楼,老师放下资料,让我们围坐一张长形的桌子。开始给我们泡茶,他先煮了水,拆了小包的铁观音,放在一个白色小壶里,随后用镊子夹出三个茶具,水开倒入壶中,又把茶水倒入另一个有透明的小壶里,这把小壶上有一个小小的过滤茶叶的漏斗,最后再把茶水倒入我们的小小的茶具中。我第一次觉得茶这么香,大概是茶具之小,真是在品茶。拿着暗色的茶具,闻着茶香,听老师们的对话,十分和谐的场景。
诗人的手稿
喝完茶,老师拿出黄色信封里的资料,是一些诗人的手稿、日记。看到舒婷的手稿,北岛的手稿,蔡其矫的手稿,那些或清秀或雄健的笔体。老师说老蔡的率性,我看到他的那一句诗“星辰万岁,少女万岁,爱情和青春万岁!”的时候,内心有很大的触动,那是那一代的人的青春,他们选择用诗歌来讴歌,青春是需要诗歌的,青春也是永恒的!
(2016年4月14日的旧文,那天是第一次去王老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