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深圳一男子夜跑猝死,夏季跑步要注意了!
前晚(7月10日)
深圳大运中心
一男子在运动时突然倒地不起
路人发现后对其进行心肺按压、人工呼吸等抢救,但遗憾未能出现奇迹,男子随后被送往附近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发后,有4位好心跑友对男子进行心脏复苏,参与救援的刘女士说,当时男子倒地,她看到大概上百人围着男子,但没有一人上前。刘女士虽学过一些急救知识,但仍然心里发虚,便向路人求救。随后,有3人加入了救援行动中,轮流对男子进行心肺按压,直至救护车来到为止。
经过1小时急救后,男子还是因为突发性心机梗塞猝死导致不幸离世。
由于刘女士整个急救过程中,并没有看到男子的家属。刘女士担心对方家属当时还不知情,便用手机拍摄了张男子躺在急救车担架上的照片,随后她将照片发到朋友圈。她的信息瞬间被大量转载,引爆了全城。

后面男子家人到达一样,得知男子是广东人,1970年出生,平时热爱运动,除了血糖稍高并没有其他疾病。
发生事故时
大部分围观市民可能都并了解急救知识
为了防止突发情况
下面这个心脏复苏教学视频你一定要认真看!
👇👇👇
这已经是今年国内报道对第4起跑步猝死事故了。
即夏季到来,高温对跑友造成了很多困扰!
👇5月的一天,在深圳湾公园,一名37岁的男子在进行15公里左右的长跑后晕厥倒地。送入医院救治后,医生检查发现,患者深部体温41度,患有高热、意识障碍、低血压及急性肾功能损害,诊断为“热射病”,收入ICU进一步治疗。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
夏季跑步,人的身体会发生那些变化?
心脏功能和肌肉收缩会收到一定抑制
我们在运动时,骨骼肌需要足够的血流量来运输氧气和营养。
然而在热环境下,大部分血液被运输至皮肤表面用来散发热量,导致肌肉血流量较少,肌肉工作能力下降,乳酸堆积,导致肌肉酸痛。
夏季跑步出汗较多,血容量下降,心率加快等,因此心脏收缩能力也会下降。
出汗量增大
在热环境中跑步,出汗成为了主要的散热方式,出汗越多,水分流失越多,电解质也会产生一定丢失。过度出汗可能会导致人脱水或者电解质紊乱。
耐力减小
不论你是否接受过训练,在高温运动环境下跑步都会耐力下降,有氧能力水平较高的相比之下耐力表现更好。
针对以上针状,在夏季跑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逐步适应,不要跑的太快
夏季气温升高,空气湿度增大,很多跑友还没有跑步就开始出汗,一旦跑起来心脏呼吸的压力都会比较大。因此,夏季应该放慢跑速,让身体逐步适应。
补水!补水!多补水!
建议在跑步前一次性饮水500~800毫升,跑前体内水越充分,脱水风险越低。跑步过程中可以少量多次的补充水分,跑步1小时内补充白水就好,跑步超过1小时需要补充含有电解质的运动饮料,补充水分应大于汗液。
跑前给身体降温
给身体降温有2种方法,第一种是降低体表温度,比如喷洒冷凝水雾,这在马拉松比赛中经常使用;第二种是降低核心体温,比如饮用冷水。跑前给身体降温可以降低机体的核心温度和体表温度,提高在高温环境下身体机能,通常适用于比赛前。
减小运动量
在热环境中运动量保持在日常运动量的70%—75%,比如说平常跑10公里,那么在热环境中只需要进行7-7.5公里的距离就可以。
避开绝对高温跑步
夏季尽量避开中午,下午这些太阳高照的时间跑步,这些时段是非常容易中暑的。尽量选择较为凉爽的清晨或傍晚跑步。
感到不适,缓慢停止寻求帮助
如果在跑步过程中感到身体不适,请停止跑步,找阴凉处休息。可以向周围跑友寻求帮助,必要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