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八大世界遗产景点大全

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岛国,在南亚次大陆南端,西北隔保克海峡与印度半岛相望。接近赤道,终年如夏,年平均气温28℃。风景秀丽,素有“印度洋上的珍珠”之称。全国分为9个省和25个县。“斯里兰卡”在僧伽罗语中意为“乐土”或“光明富庶的土地”,有“宝石王国”、“印度洋上的明珠”的美称。斯里兰卡拥有美丽的沙滩和纯净的海水、千年的古城、荷兰的城堡以及丰富的热带动植物。斯里兰卡是世界三大产茶国之一,盛产锡兰红茶,遍布绿色植被,老式小火车轰隆隆穿过的高海拔茶园仙境,也别有一番风味。斯里兰卡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是却有6项世界文化遗产,2项世界自然遗产哦。下面,就请大家跟着小编的脚步一起来看看斯里兰卡的八大世界遗产吧!

斯里兰卡八大世界遗产之康提古城Kandy:(1988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位于斯里兰卡中部,距离首都科伦坡120公里。康提古城,以佛教圣地闻名于世,是辛哈拉国王统治时期的最后一个首都,在l5年被英国人征服之前,曾享有2500多年的文化繁荣。1998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康提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康提是兰卡第二大城市,依山傍水,地处热带植物生长地带,气候湿暖,景色秀美,再加上大量古迹遗址,这里一直是旅游者的圣地。
自然地理:坐落在海拔500米生长看稀有植物物种的群山怀抱的古城中,地处热带植物生长地带,气候湿暖,景色秀美,古城中还有佩拉德尼亚植物园,再加上大量古迹遗址,这里也一直是旅游者的圣地。
历史文化背景:传说西元前佛牙在一场战乱中,由印度羯陵伽(Kalinga)国的艾玛玛菈(Hemamala)公主将将圆寂的释迦牟尼佛的一颗佛牙藏在发簪中,从印度带到斯里兰卡避难,此后一直珍藏在这里,成了几经激烈烽火战争的锡兰岛民赖以寄托的精神遗产。佛牙寺始建于15世纪,后经历代国王不断修缮扩建,以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的佛牙而闻名。
主要内容:整个建筑规模宏伟,主要入口处在西门,周围有护寺河环绕,寺院建在高约 6 米的台基上,分上下两层,厅堂套厅堂,结构复杂,其中主要有佛殿、鼓殿、长厅、诵经厅、大宝库、内殿等。核心是二层的内殿,供奉国宝佛牙。内殿正中供奉着一尊巨大坐佛,金光灿灿,佛前朵朵莲花和佛烛桌案,香火缭绕不绝,殿左侧的暗室则为安放佛牙之地。暗室里有一座 7 层金塔,金塔内又有 7 个小金塔,一个罩着一个。每层小金塔内藏着各国佛教徒供奉的珍宝,最后一个小金塔不到 1 米高,塔顶饰有一枚钻石,塔里有一朵金莲花,花芯有一玉环,长约 5 厘米的佛牙就安放在这玉环的中间。
每日早、中、晚 3 次在震慑人心的鼓乐声中,由 3 位高僧,分持 3 把不同的门匙开启内殿大门,进入内殿,举行隆重的敬拜仪式,仪式之后再开启内殿拱门,让信徒与游人从门外鱼贯瞻仰供奉佛牙的佛牙塔。佛牙寺四周有高墙围绕,围墙四角各建有一庙,即纳特(观音)庙、摩诃庙、卡多罗伽摩庙和帕蒂尼女神庙,据说这 4 座庙是为了保护佛牙建立的。
每年 7、8 月份都在这里举行隆重佛牙仪式,人们举着火炬、击鼓、舞蹈,还有上百头披着节日盛装的大象参加盛大游行,热闹非凡。佛牙寺保安严密,门口由军警把守,所有入寺者均须经过检查,入寺者一律脱鞋,服装必须端庄。黄昏时分的敬拜仪式,吸引众多的信徒与游客,夕阳沐浴下的佛牙寺,焕发着祥和的光彩。









想了解更多请点击以下链接:
斯里兰卡八大世界遗产之西古城阿努拉德普勒Anuradhapura:(1982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阿努拉特普拉Anuradhapura 位于斯中北部,建于公元前377年。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0世纪一直是斯里兰卡的都城。斯里兰卡的佛教传统起源于此,因佛教而产生的具有独特魅力的斯里兰卡文化也起源于此,两千多年前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之子马亨德长老将佛教传到斯里兰卡,阿努拉特普拉就是最早的佛教圣地。之后兰卡历代王朝都在此修建了大量寺庙和佛塔,后来阿努逐渐衰落,直到19世纪才重新被发现。现在阿努拉特普拉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不过阿努并不是和现代生活格格不入的孤零零的古迹,无数兰卡普通民众还生活在这里,去菩提树、古寺,大塔顶礼膜拜仍然是人们生活中的寻常之事。这也是古城阿努的魅力之一。



阿努拉德普勒,在北部阿鲁维河畔,是阿努拉德普勒区的首府,为斯里兰卡的传统首都,它以保存了许多古代斯里兰卡文化及古迹而闻名于世。它从西元四世纪开始,一直到西元十一世纪,都是斯里兰卡的首都。它的古城被指定为联合国世界遗产。相传2000多年前,印度阿育王的女儿僧伽蜜多来到斯里兰卡弘扬佛教,带来了当初佛陀释迦牟尼静坐7天7夜成道的那棵菩提树的一根枝干,这根枝干被栽种于阿努拉德普勒,经过两千多年,他已然枝繁叶茂。因此阿努拉德普勒也成了全国佛教圣地。它的老城区已辟为考古园地。周围有著名的佛塔和佛像。还有建于公元五世纪可供灌溉的水库。









想了解更多点击以下链接:
斯里兰卡八大世界遗产之东古城波隆纳汝沃polonnaruwa;(1982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波隆纳鲁瓦(polonnaruwa)位于斯里兰卡东北部,是斯里兰卡第二个王朝的古都,鼎盛于公元11-13世纪,后遭遇外敌入侵到14世纪逐渐没落而荒废。直到20世纪初这里又建立起现代化的城市。这里目前遗留的古迹大部分都建于公元12世纪时期,古城建筑规模宏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斯里兰卡第一个王朝建立在西古城阿努拉特普拉,之后斯里兰卡遭遇了数次来自印度王朝的入侵。1070年当时的维杰耶巴乎一世国王打败了来自印度朱罗王朝的入侵者,重新统一了兰卡。他为了王朝的稳固,出于战略考虑,将首都迁往远离印度的东部波隆纳鲁瓦。
虽然这座城市是维杰耶巴乎一世所建,但是在史书上真正的泼隆纳鲁瓦英雄却是另一位伟大的国王,帕拉克拉马巴忽一世。在这位国王的带领下,修筑了如大海般巨大的水库,他大力发展农业,在11世纪晚期波隆纳努瓦步入了兴盛时期。不过好景不长,之后的国王都没有前世国王的非凡勇气和智慧,甚至还和南印度的势力有染,在1284年南印度又一次入侵之下,僧伽罗王朝再次放弃都城迁往更为内陆的Dambadeniya。




波隆纳鲁沃古城Polonnaruwa(1982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波隆纳鲁沃古城,位于斯里兰卡国中北部,距首都科伦坡东北216公里处。公元933年,波隆纳鲁沃城成为斯里兰卡的首府所在地。在波隆纳鲁沃古城里,不仅有考拉斯时期的婆罗门教遗址,还能看到帕拉克拉马一世十二世纪时修建的神话般花园城市的遗迹。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波隆纳鲁沃古城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想了解更多请点击以下链接:
斯里兰卡八大世界遗产之丹不勒石窟寺Dambulla Cave Temple;(199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丹布拉石窟寺 (Dambulla Cave Temple) 始建于一、二世纪期间,位于丹布拉市南部的一座巨石山上,丹布拉石窟寺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以其精美的壁画和石刻雕像千百年来吸引着朝圣者的注视,丹布勒金寺,是斯里兰卡的朝圣之地,拥有220年的历史。这座佛窟包括五所圣堂,是斯里兰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洞穴庙宇。覆盖面积达2100平方米的壁画及157尊雕像,极具宗教艺术价值,展示了佛教艺术的魅力,公元前一世纪国王Valagam Bahu为了躲避难南印度人的入侵到这里避难,当时受到了僧侣的帮助躲避搜捕,为了感恩,遂将用来躲避的石窟建成佛寺。后来的统治者陆续对这里加以修建,特别是17和18世纪末的康提王朝时期。



丹布勒金寺是斯里兰卡佛教寺窟,位于斯里兰卡岛的中部,距离科伦坡城东北149公里,位于古都康提北60公里处,建于公元前1世纪,是斯里兰卡的朝圣之地。丹布勒金寺是斯里兰卡一座比较典型的石窟式寺庙,坐落在一座石山的斜坡上。从山岩中凿寺,寺中有各种各样石刻佛雕像和其他雕刻,并遍布壁画。这里珍藏着面积达2100平方米的壁画和157尊雕像,极为珍贵。佛窟包括五所圣堂,是斯里兰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洞穴庙宇,极具宗教艺术价值,展示了佛教艺术的魅力。





想了解更多请点击以下链接:
斯里兰卡八大世界遗产之锡吉利亚古城狮子岩Lion Rock:(1982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东北约170公里的地方,有一座锡吉里耶古城(Ancient City of Sigiriya),有一处斯里兰卡访问量最大的历史遗迹,它是建筑在高约200米的狮子山红色岩石之上的一个空中宫殿,叫做锡吉里耶“狮子岩”(Lion Rock Sinhala),狮子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与同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柬埔寨吴哥窟和印度阿旃陀石窟齐名,关于狮子岩的来历,有一段历史传说,斯里兰卡王朝的迦叶波一世国王,想把王位留给后妃所生的幼子莫加兰(Moggallana),但国王的大儿子卡西雅伯(Kashyapa)联合军队发动政变,杀掉了自己的父亲,公元477年卡西雅伯登基,莫加兰逃到印度。为了逃避弟弟莫加兰的报复,卡西雅伯选择离首都约70公里处的一片草原上,有一处狮子岩,决定把这个易守难攻的地方作为自己的王朝和宫殿。



锡吉里耶,斯里兰卡古城,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东北约170公里,位于高约200米的“狮子岩”上,以锡吉里耶壁画闻名于世,锡吉里耶壁画是斯里兰卡历史上唯一流传下来的非宗教题材壁画。堡垒式城池。建于5世纪达都舍那王朝时期,据说是达都舍那王朝斯里兰卡王朝王子卡西雅伯弑父篡位,其兄莫加兰逃亡印度。为防莫加兰复仇,卡西雅伯遂在“狮子岩”修建该城。









想了解更多请点击以下链接:
斯里兰卡八大世界遗产之霍顿国家公园Horton Plains National Park:(2010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斯里兰卡世界八大遗产之一的中央高地中的一处。霍顿平原海拔2000米,面积达3160公顷。斯里兰卡独立以后,因为霍顿平原多种地貌,植物,生物的多样性,1969年霍顿平原被定为野生动物保护区。1988年政府规划为国家公园,可供游人徒步游览, 在英国殖民期间,以英国驻锡兰总督威尔默特•霍顿的名字命名该地区,直到1969年霍顿平原才被指定为野生动物保护区。因为霍顿平原生物多样性,1988年政府把其规划为国家公园,可供游人参观。霍顿平原覆盖面积达3160公顷,大片面积被云雾林所覆盖。2010年7月,斯里兰卡中部高原,其中包括霍顿平原国家公园、亚当峰所在的山顶荒野保护区和Knuckles 山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斯里兰卡高地坐落在斯岛中南部。遗址由维尔德尔内斯峰保护区(Peak Wilderness Protected Area),霍顿平原国家公园(Horton Plains National Park)和那科勒斯保护林地(Knuckles Conservation Forest)组成。这些山地林生长的地区海拔高达2500米,拥有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包括西部紫脸叶猴(western-purple-faced langur)、灰瘠懒猴(Horton Plains slender loris)和斯里兰卡豹(Sri Lankan leopard)等濒危物种。该地区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的超级热点。





想了解更多请点击以下链接:
斯里兰卡八大世界遗产之加勒古堡 Galle fort:(1988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505年,葡萄牙人开始定居于该岛,1507年,他们在加勒建立起交易站,并建造了圣克罗伊的小型城堡。16世纪末,葡萄牙人暂时迁到科伦坡,其后不久,又返回到加勒老城,在半岛的北端,地峡的一侧,建立了城墙壁垒。1625年,由于岛屿受到了荷兰人的威胁,城堡上又增建了三个壁垒。荷兰军队占领了葡萄牙人的军事要塞,使其成为强有力的堡垒。此外,他们环绕着岛屿,修筑了城墙,并用一段双层的城墙封锁半岛靠近地峡的一侧。18世纪,加勒老城享受了一段没有任何外来侵害的宁静祥和的时期,英国、法国、丹麦以及西班牙等帝国对这座处于印度洋边缘的荷兰壁垒垂涎已久。1796年,在英国的统治之下,加勒老城最初的行政地位维持不变,随后,于1802年受到了法国亚眠城的摧残,半岛沦落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这种地位一直延续到1948年,于198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城堡设有两个主要入口,一个是通过兹瓦特棱堡的大门,该棱堡是城堡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之一,始建于葡萄牙人占领时期。古城堡用一系列交叉的道路系统构成严谨的网格状平面布局,带有巴洛克风格的大教堂位于城堡中心,成为人们视线的焦点;是斯里兰卡建造的第一座新教礼拜堂。设计人是建筑师亚伯拉罕·安东尼斯,完成于1775 年。教堂采用十字形平面,中厅较长,耳堂较短,教堂未建中心塔楼,但在东西两侧山墙设置了三角形山花,布置有丰富的线脚和双重漩涡饰,表现出斯里兰卡本土的影响。室内由于朝向西面的长长的竖窗和朝向其他方向的圆窗而显得光线明亮。高高的拱顶天花饰以天蓝色,点缀以银色星星,表现出深旷的天空图景。室内六角形的布道坛是斯里兰卡此类最好的作品,装置有悬出墙外的巨大反射声板。沿墙则布置有一排排靠被长椅。在教堂下建有一座小型墓室,用以安葬教会内的一些要人。






加勒出名并不是由于海滩,而是城堡,加勒古城以及古堡已经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加勒老城距离科伦坡大约100公里,约3小时车程,正好处于印度洋腹地。加勒老城及其城堡建筑在岩石半岛上,这个半岛是个天然的港口,三面环海,地理优势不言而喻,这使加勒成为大航海时代从欧洲前往远东的重要枢纽之一。






想了解更多请点击以下链接:
斯里兰卡八大世界遗产之辛哈拉加森林保护区Sinharaja Forest Reserve;(1988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位于萨巴拉加穆瓦省和南方省交界处,自然地理:地处斯里兰卡西南潮湿地带,是斯里兰卡唯一存活的一片原始热带雨林。这里山脉蜿蜒起伏,复杂的排水溪呈网状分布。森林的红黄灰壤中有一些有机物的沉积,归因于有利的气候条件。微生物群落使有机物迅速分解,被树木吸收后进入再循环。根据近60年的气象记录,辛哈拉加森林保护区平均气温为18至34度。四月气候干燥,五月至七月盛行西南季风,十一月盛东北季风,辛哈拉加森林保护区在1936年为世人瞩目。它被视为岛上唯一的未开发的热带雨林,辛哈拉加森林保护区是斯理兰卡最后一个原始热带雨林。60%以上的植物是珍稀植物。辛哈拉加森林保护区由土地和国土发展部所属的森林局管理。人们意识到必须尽可能的保护它,安德鲁,玛瑞德等人推行保护区限量伐木的措施,同时它被列为世界野生遗产基金和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开始着手对保护区进行科学研究科学研究者和游客可以利用保护区外库达瓦的森林局大楼。所以它被列为世界野生遗产,这个地区同时也受到森林保护法的保护。1998年10月21日被命名为世界野生遗产,1978年列为生物圈保护区,1988年载入世界遗产名册。










辛哈拉加森林保护区为斯里兰卡的国家公园之一。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生物圈保护区及世界遗产。辛哈拉加森林是斯里兰卡的世界野生动植物遗产地,这里是一片魔法森林,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辛哈拉加之名来源于神话,传说中森林中曾住着狮子王辛哈拉加,每晚都发出可怕的吼叫声。后来众神委派巨人去讨伐,巨人用大石头击毙了狮王。每年1月至4月初和8月至9月,是这里的旱季,也是参观森林的最佳季节。辛哈拉加森林中野生动植物丰富,不少是这里特有的珍稀物种,其中有140多种特有树木和植被、21种特有爬行动物和 16种特种鸟类。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想要了解更多请点击以下链接:

斯里兰卡康提卡雅酒店欢迎朋友们!
需要了解斯里兰卡更多请点以下链接:

旅游 组团 当地信息
关于斯里兰卡的吃喝玩乐
均可微信咨询
推荐:斯里兰卡象岛国际旅行


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提醒朋友们:
外交部领保中心祝您平安:请遵守斯里兰卡法律和习俗;留意天气和灾害预警,加强防范和自我保护,采取防蚊措施;随身携带身份证件、贵重物品,谨防盗窃。斯车辆右舵左行;禁止携带违禁品进出境,携带沉香木,五层龙,海参等出境无许可将受处罚,为了您自身的安全,乘坐火车时,切勿“挂火车”、不到不熟悉的海域游泳,特别是美瑞莎海滩,不参与危险性的游玩项目。
斯里兰卡报警电话:(全国):119、118;警察局(科伦坡):011-2433333;旅游警察局(科伦坡):011-2421052。
驻斯使馆电话0094112676033。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86-10-12308/59913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