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热难耐,岁月从不温柔
【一家人的米粉店】
我吃不了面食,时常会跑去米粉店以粉充面,打打牙祭。
路口这家米粉店,听说这块区域还没开荒建设的时候就在了,是一家子桂林人在经营。
点单的时候他们说着广西普通话,相互沟通的时候他们说着我完全听不懂的方言。
晚上加班回家,路过进去吃碗米粉的时候,能看到他们在店铺一角摘菜,拣鸡蛋。店里有个刚会走路的小孩子,油光光的衣服,脏兮兮的脸蛋,见谁都笑,不认生,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蹒跚到鸡蛋筐前,用小手拿起一个鸡蛋,然后敲碎。
客人和家人都笑起来,这孩子就像是店里的一枚初生的太阳。
他们家的米粉很好吃,还有牛肚,鱼丸,牛肉丸,酸豆角,笋尖都很美味,当然不能少了超级给力的辣酱。我每次点外卖的时候都会备注多放一份辣椒酱。有一天店里的一个小兄弟来给我送外卖,手里拿着一个报纸包的瓶子,递给我:“那么喜欢吃辣,送你一瓶酱咯。但是慢慢吃咯,太辣桑(伤)胃的。”
几个小兄弟长得都很广西,我也分不出谁是谁,他们会轮流跑堂、送外卖。
不管是长相还是口音,外乡人三个字就像是烙印一样刻在他们脸上。但是他们在这个地方生活了第三代,不知道为什么,我脑子里总会想到坚强旺盛的小草。
每个兄弟都在店里给我端来过米粉,每个兄弟都到家里给我送过外卖,每次他们转身前都喜欢说一句:“祝你用餐愉快。”
【快乐的黑车司机】
她的头发烫着,廉价的染色膏掉色厉害,只剩下泛泛的土黄色,一直是不变的长度,让我怀疑她是不是戴着一个假发套。她的脸肉肉的,黑黄里泛着红,脸颊红得尤其厉害,这样一个浑身都是打工者标签的中年妇人。
她每天在我们小区门口趴活,嗯没错儿,开小黑车的。是摩托车那种。
大家都叫她朱师傅,河南人,除了早晚高峰开黑车,剩下的时间给别人家里做钟点工。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
我不开车上班的日子,总会在小区门口看到她,一个眼神儿她就把车溜到你面前。
不同于其他摩的,朱师傅开车又稳又好,红灯从来不闯,看到身边飞奔过去的摩托车,朱师傅都会摇摇头自言自语的说:“快的跟炮弹似的,最后还不是炸死自己。”这个时候,你坐着她的车,看着那颗戴着头盔胖胖的脑袋,靠着她结实圆圆的身体,心里莫名的踏实。
朱师傅有时候会跟我聊天:“我老公也开摩托车拉活儿,这天热了都不爱坐男人开的车,但是都爱坐他的车,因为他每天都换衣服,人家就是相中他干净。”
聊起孩子,朱师傅脸上都是藏不住的笑:“我女儿又高又瘦,在学校里被老师推荐去做模特,可我这闺女犟,不做模特自己去学服装设计,你说服装设计是不是就是裁缝?”“我儿子长得可洋气了,白白的,不像我这么黑,人家看到他都说他长得像城里人,一点儿也不像俺们农村人。”
这些年朱师傅的儿女都工作了,一个在外企,一个自己开公司,在老家她盖了房子,还有块地,生活毫无压力,没有后顾之忧。
尽管这样,朱师傅的日子依然过的像上班打卡一样准时无误,不,应该是像在老家种地一样规律无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用手帕的外卖小哥】
他每天都神采奕奕,每天都是。
干净的头发,毫不油腻的面孔,衣服干净整洁,有一次我还看到他掏出一块手帕擦汗。
公司大厦的外卖不能上楼,只能自己下来取。大厦有两个门,每次外卖打电话过来,模版式的话术一定要说清自己站在哪个门,不然送餐高峰期的时候,大家都浪费彼此的时间。
这个小哥只两次就记住了我从哪个电梯出来,每次我一走出电梯,就看到他面带微笑站在闸机口那儿等着,我不需要再刷卡出去。
小哥永远面带一丝谦卑的微笑,不多言,可这份谦卑中,又透着一份对生活的追求和认真的经营。
有一阵子没点外卖,重新又点的时候,竟然很希望是他来送餐。
但没有这么多如愿以偿。
又过了一阵子,某一天下楼取外卖又见小哥,却没有站在闸机口等我。
我走到大门口看到他,他笑着迎上来,第一次开口聊起来:“我来跟你道个别,我要去上学了,以后不送外卖了。”
我:“哇哦,好棒!祝贺你啊!”
小哥:“嗯,学设计,我已经攒够学费了,报了个夜大班,我也算读大学啦。等毕业了回老家,开个广告公司。”
我:“真不错!”
小哥:“那我走啦。您以后按时吃饭,你们白领都太辛苦了,赚钱多,也挺遭罪的。”
我:“哈哈,好!祝你一切顺利~老家哪里呀?”
小哥:“山东。”
我:“老乡,再见。”
【按摩店的十号姑娘】
“十号点钟——”前台阿姨在喇叭里大声喊着。
我坐在干净整洁的房间里等着她。我不知道她的名字,我只知道她是十号。
轻轻的步伐,轻轻的呼吸,轻轻的影子,轻轻的用手指触碰着墙壁,黑暗中便有了方向。
她穿着一件深棕色的制服T恤,衣服宽大,把她小小的身体包裹在里面。
我主动跟她打了招呼,好让她听到我的声音,知道我在屋里的位置。
她顺着声音走近我,喊了我的姓,问我是不是老毛病,然后开始上钟。
我起初是怀疑的,我以为她只是出于职业习惯,跟客人寒暄假熟罢了,后来才惊讶她是真的只要听过你的声音就知道你是谁。你大概多久没来了,你的哪里不舒服,哪儿经常疼,甚至聊天的时候你跟她说起的每一个细节她都能记得住,你是哪里人,在哪里工作,有没有小孩,曾经失恋暴饮暴食,曾经丢了钱包挂失了卡,这些她都能记得清清楚楚。
她轻轻按了一下口袋里的小钟,里面传出轻微的语音报时。然后从另外一个口袋里拿出一个口罩,戴上,遮住了半张脸。我只能看到口罩和刘海中间那一隙空间,坚挺的小鼻子,微闭的双眼,长长的睫毛,还有口罩下面挺直的脖子。
她那么瘦,可是瘦瘦的双手却那么有力。
因了她,我愿意经常去这个推拿小店,愿意过些日子就去让她推推按按,每次还会问她我瘦了还是胖了,好像……好像是去约会一样。写到这里,我的嘴角上扬,都是这个姑娘带给我的快乐记忆。
我认识她有十年了吧,看着她从东北一个人来闯荡,到恋爱,到结婚。
有一天她破天荒的主动开口跟我聊家常,她要结婚了,老公是上海人,和她一样也是盲人,结婚以后跟公公婆婆一起住,可以照顾一下他们的生活。“他能模糊的看到一点光,比我好,我是什么都看不到。我们俩不打算要小孩了,担心遗传给孩子,生出来个小瞎子。”说完她咯咯咯的笑了。摘下口罩咧开嘴,漏出一口小白牙。
酷暑的空调按摩房里,我看到一个充满美好的灵魂站在我面前,周身散发着温柔幸福的光。
那张笑脸是她的年纪,二十七岁。
这是我身边的故事,故事里的主角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憧憬,却都一样平凡的微不足道。
他们或在自己本就平凡的命运轨道上转着,或囿于一份并不如意、或不值一提的职业。
会不会很瞧不起这些人和事?
瞧不起也无可厚非,这个社会就是这样,没有钱,好像连做梦都不配拥有,那些超现实主义的平民梦只是电影里的桥段,我们有的只是丧丧的剧情钩织的现实,每天睁开眼睛就是不得不遵循的奔忙。
这就是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呀。

终是熬到了这样一个自己都尴尬的年纪,熬到了这个被迫放弃了自己梦想的年纪。
曾经的很多优秀过往,都变成了现在不愿意去回忆的痛楚。
小时候都写过一篇作文——我的理想,现在回忆起来,怎么也想不起来当时写的是什么了。
那时候还不懂,不懂理想是个什东西。
但是不懂又怎样?那时候的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就对了。我们坚信自己会与众不同,坚信自己一定会看到一个无与伦比的未来。
真的长大了,才发现人生不是一篇作文就能写尽的简而易懂,那些看似很轻易就能描述的、清楚的理想,像视力表中越来越往下排列的字符一般,都变成了越来越模糊的遥不可及。
最终和自己伴随一生的只是,微小而平凡的身份。
最终我们都变成了,“就这样吧”的大人。
想要成为钢琴家的人在卖着保险;
想要成为格斗选手的人在为客户解决纠纷;
想要成为新闻主播的人在百货公司卖着东西;
想要成为西点师的人在前台登记出入人员。
每天起的比别人早,每天睡的比别人晚,每天都很忙很忙。那么努力,那么拼命,却离自己最初的理想越来越远。没背景,没有钱,就连残存的青春也开始余额不足。
不知道应该麻木还是委屈,日子过的像行军,没时间细想这些体味。
我也是这样的人,我们都是平凡的普通人,对于普通人而言,人生的定数大概就是怀揣着各种各样的不甘与遗憾,在“平庸之辈”的康庄大道上一去不返。
可是梦想还没全部忘干净,不是吗?我们曾为此努力,为此不顾一切,就算我们现在甘于现状了,我们依然不该装作对未实现的梦想无动于衷,毫不在意。
这个丧文化横行的社会,正能量和安全感一样,都得自己找。
迷路了又怎样,还可以看风景呀。

开篇的四个故事,相信一定也有你熟悉的人和事,每天每天充斥在你的世界中。
就是有这样一万个看似不如你的人,他们可能没有梦想,可他们从来没有停下来。
他们每天都在努力,他们的努力不是为了做人上人,他们只是努力留在自己喜欢的城市里,努力做上自己能做的工作,努力成为一个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努力找回不小心丢失的快乐,努力看到自己被家人、朋友、客户需要……努力的一切都只是因为他们作为一个普通人,每天都能有那么一个瞬间,如此放松,或者,如此拼。
为了生存,我们选择屈服于现实。
工作不顺心也得干,生活不如意也得过。每天加班熬夜,只是为了多赚几个钱呗。
可就算是这么狼狈的生活又怎样,也依然值得我们好好过呀,也会有很多温暖的快乐,不时的蹦出来漏个小脸。
我们的身边,最不缺的就是毒鸡汤,充斥着功利性文化,那么势利,那么成功学,让我们要逆流而上,向着人生顶尖去奋进勃发。
可是抬起头看看,最终到达金字塔尖尖的,又能有几人呢?
现实没有对不起谁,是我们自己总被现实牵着鼻子跑,总习惯抱着时代的悲哀,幻化成自己的苍凉。有时候,像身边这些你不曾侧目的人那样,趁着还来得及,把梦想变成一个小小的心愿,放下身段去做一番努力。
唱了这么久的配角,站在自己的舞台上,总要做回一次主角。
成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
虽然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是啥样的,可总不会太糟,就试一下好了。

给大家推荐一本诗集——《请不要灰心呀》。
诗集的作者是一位老奶奶,99岁的日本老奶奶柴田丰。
柴田奶奶出生于一战,成长于二战,父母离世,丈夫失踪,在防空洞中给孩子喂奶,在原子弹中流离失所,战后重建又逢经济泡沫,再嫁的丈夫因病去世,最终独自一人住进了养老院。
这一年她92岁。
开始写诗。
《请不要灰心呀》
我说
你不要唉声叹气地
诉说着自己的不幸
微风和阳光
并不偏心
梦
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你看看我
也有过伤心往事
可我依然觉得
活着挺好
所以我说
你也不要灰心
不要气馁
【后记】
背单词的时候,前几页最难啃
跑步的时候,开头那段路最喘
学琴的时候,练音阶时最无趣
……
大概,凡事都如此吧
我们不停的需要一些精气神儿来补给一下
梦想也好,平庸也罢,都是一条单行道
走上来了,就好好走下去
不回想,不回望
不回答,不回旋
反正,也不回头了

以上文字及图片均为绿油油的小糖沫原创,转载请告知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