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夏天的歌
查看话题 >我喜歡的剛好你也喜歡的《魚仔》| 第29屆金曲獎最佳作曲和年度歌曲
第29屆金曲獎剛落下帷幕,今年入圍有不少自己喜歡的音樂及音樂人。而這次我最期待的音樂人盧廣仲入圍了四項,最佳作詞、最佳作曲、年度歌曲、最佳單曲製作,這幾個獎全都落在了同一首歌《魚仔》這首歌上。

記得我最早寫的一篇關於盧廣仲的文章,便是從《魚仔》開始的。那時候《花甲男孩轉大人》這部電視劇正火熱,作為主題曲的《魚仔》當然也是傳唱度蠻高。不少人也是因為這部電視劇而聽《魚仔》,也重新認識盧廣仲。
不得不說《花甲》在台灣取得的反響之大,也讓這首主題曲有了更深的記憶的點。上兩個月朋友在去台灣遊玩的那一個禮拜,每去到一個地方便給我發來訊息:「我在某某地方某某店,又聽到店裏播盧廣仲了。」在《魚仔》入圍的四項之中,最終取得的年度歌曲也有點是意料之中。

雖然最佳作詞人最終沒有拿到,但對於廣仲來說也是一大肯定。從剛出道的《早安,晨之美》,許多人對他的寫詞功力就停留在「對啊對啊」。這樣簡單直白的詞,也與他給人的形象蠻契合的,簡單地快樂著,但他是有默默在進步。
《魚仔》的詞是國語和閩南語的雙重組合,當中能看出也是下了功夫,閩南語「遊」的發音和國語的「想」的發音相近,在押韻的同時,所表達的意境上也連貫自然。語言是一種神奇的東西,使用不同語言的人們,剛開始可能不能聽懂它們的意思,但當了解含義,也能感受到它當中的奇妙之處。

作為劇目主題曲,劇中基本上講閩南語,歌曲的語言選擇上也靠近了劇目的設定;內容上,廣仲飾演的長孫花甲與阿嬤的深厚感情,以及阿嬤彌留之際發生的種種,到阿嬤過世的不捨,《魚仔》都可以很貼切表達。
而將歌曲從劇目中抽離,它可以是一個經歷成長轉變的年輕人對自己某些信念的說話,也可以是一個孩子對家人的心裡聲音,或者一個人對離開的另一半的訴說⋯⋯或者有更多的可能,每個人聽到的,都是不同的魚仔故事,也都是自己的魚仔。

整首詞當中我蠻喜歡「你在的世界,會不會很靠近水星。」這一句,整首歌的意象是魚仔,魚生存需要水,雖然實際水星上面沒有水,但拋去科學光從字面上看,這裡用水星,比金星、火星要來得合適。
廣仲作詞的功力不僅僅體現在《魚仔》這首歌上,無論是之前的《What a Folk》這張專輯中,還是《魚仔》之後的《幾分之幾》,都能發現詞中的巧思。他能用他天馬行空的小想法,傳遞細膩的表達。

今年是廣仲出道第十週年,碰巧與他第一次參加金曲獎拿到的其中一個獎項重疊,那就是最佳作曲人獎。他在作曲方面一直比作詞要來得得心應手,過硬的吉他功力,彈指間就能夠變出美好旋律。
像頒獎人黃子佼所說的,可能不同地方的人會語言不通,但一些好的旋律總能流芳百世,讓聽到的人一樣快樂、一樣感動。
無論是從早期簡單的歌詞也好,到後來慢慢豐富的表達也好,廣仲寫出來的歌曲,總能讓喜歡他的音樂的人,有一個相互碰撞的點,常常,聽到他的音樂就讓人覺得很快樂。

獎項只是一個階段性的標誌,也不能代表絕對的好壞,但其實音樂本身就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合不合聽的人的耳朵,喜歡或者不喜歡。
《魚仔》在這一年多來的聽眾反應,俗套一句,聽過的都說好,哈哈哈。當然也希望以後小隊長能拿一個最佳作詞人獎,他可是不止有「對啊對啊」~

有一段時間沒有認真地寫音樂文了,但我沒有要把這一篇文字定義為樂評,我只是想把我覺得好聽的音樂分享,或許閱讀到此地你正好沒有聽過又正好看到這篇文章呢,給這些好音樂一個去了解它們的機會。
這時候借用廣仲在領年度歌曲時的致詞:「我覺得在寫歌的路上,有一種最浪漫的狀態,那就是剛好我喜歡的你也喜歡。」再合適不過了,剛好我寫的,是我喜歡的音樂。

雖然地球擁擠,但是我想我不會渴望住在外太空,因為真空不能傳聲,就聽不到好聽的音樂了。再次恭喜廣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