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白淡斑心得
查看话题 >我是如何一步步放弃美白的~
也是交了很多美白学费的
从小我就比别人黑,除了基因的缘故,更多的是小时候被太阳晒太多了。
1 小学期间的暑假,我是从来不会宅在家里的。吃了午饭就往外跑,去邻居找小伙伴玩(虽然有时候她可能不太欢迎我)。烈日当空我也不怕的,如果她不愿出门就在她家玩,如果她愿意我们就会去找更多的小伙伴。乡间的童年乐趣可比城里丰富多了。
2 尽管打小比别人黑一度,我也不在意的。大学军训虽然买了防晒,但是那会儿哪儿知道一次必须用一枚硬币的量啊(防晒用不够量是没啥效果的)。
真正让我意识到需要美白是大学的时候听人说“一白遮百丑”,另外大学期间开始爆痘,手贱掐出很多痘印~
于是开始捣鼓护肤的各种,多年的学费交下来,心得是有了,但我还是放弃了变白的美梦:
第一 最重要的是防晒。
尽管 现在很多防晒都是人手一只,并且大家也都知道防晒需要够量才能保证其宣称的SPF值。
但实际上最好的防晒是衣服。
我身边确实有这么一位肤白貌美的四川女孩,我观察过她的习惯:即便天气热到我都发现她出汗了,她依然坚持一件薄薄的开衫或者外套(深色)。短裤或者短裙几乎没有见她穿过。可能她没有擦防晒的意识,也不喜欢戴帽子,只有脸上略微有些浅斑,但依然不影响她的美貌。
遮阳伞也是国内一大特色, 但是挡不住环境漫反射进来的紫外线。但有胜于无吧,不嫌麻烦可以带着。
衣物帽子墨镜几乎可以隔绝95%的紫外线。
而防晒霜只是不得已为之的一个选择。 其防晒能力是不是真的抹够量就能安心? 其实谁也不知道。

看我的自身,常年长裤小腿也没白到哪儿去,但确实比只抹防晒的胳膊好很多
第二 做好防晒后用什么来增白?
最简单粗暴的是注射,但是据我所知,这种方式白的快去的也快。
然后就是各种美白丸,口服液,美容液。 这类产品我吃的少。
但是我大学的时候有一段经历就是逼着自己生吃一个月的西红柿。那段时间皮肤状态确实有所改善(之所以能确定是西红柿的功劳主要是因为那会儿生活费还不能支持我胡乱换护肤品)。可是时间久了对西红柿产生了反感,到现在都在排斥生吃西红柿。
结论就是:任何口服美白的产品或者饮食习惯,都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一旦断开,还是会变黑。
另外就是外用护肤品类了。
这里毫不避讳的推荐两款VC精华,都是我实实在在用过的,一个是Dermacept 美白精华

VC+VE 配方,质地是水似油,有三个浓度可以选择。那会我是从10% , AHC的美白 精华(15%),再到20%这么用的。

虽然是小小一只,但用起来不能心疼的,一次满满一滴管,开封以后精华液是浅黄色的,半个月以后就变深色了,效果也会打折扣,所以不能省的~
但是呢只要一停用,皮肤状态还是会倒退的。
另外一支也是VC Dermophisiologique 25%高浓度活力VC精华单脂包裹美白抗老抗氧化

这只是我最近正在用的,准确来说是上个月开始用的,因为从成都旅游回来晒黑了(景区高原紫外线强)想要弥补一下。这款没有搭配VE,浓度更高,但是使用起来方便,再加上包装设计不容易氧化,所所以分享一下。
其他美白护肤产品也用过一些,但是印象都不怎么深刻,不提也罢。
最后说说我为什么要放弃美白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审美观的改变,尤其是举铁健身之后,开始欣赏外国的健身模特,发现深色(小麦色/古铜色)肌肤也是很好看,并且很显肌肉线条(比基尼比赛的时候会专门上颜料)——由此开启了我喜欢自然健康肤色的时光。百花争艳,白只是其中一种,何必这么钻牛角尖~
第二是我意识到我怎么美白,都不会太白。毕竟我打小就比别人黑,即便是大腿根儿最白的位置,也比不过别人的大腿根儿。所以哪怕我把自己捂个三五年,也只是个大众白,没啥特色的~
第三我发现紫外线无可躲避,尤其对于一个喜欢运动,喜欢出去玩的人而言,我自问做不好第一步的防晒,任何美白产品都是白搭。而且每晒黑一次,黑色素的沉淀就会将肤色拉黑一个层次,什么美白手段都不能恢复如初,所以稍不注意,我都是一年比一年黑。
也不是完全的放弃美白,至少脸上的防晒霜还是要涂的,聊胜于无嘛(晒黑没事,晒伤就不行了)。 比起变白,我更希望保持皮肤的弹性,不长皱纹,肤色均匀不显老,然后活力满满出去浪就可以啦~
反正不管怎么选择,开心最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