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真实故事改编。
冲着徐峥的名气去看了这部电影《我不是药神》,电影讲诉了一个卖神油的市井小民程勇,为了赚到父亲的手术费用而奔赴印度走私白血病药物的故事。
电影的开始,是一间破乱的,堆满杂物的,看起来没有什么生意的卖神油的小店,伴随着印度特有的音乐,令人不禁怀疑这是不是一部印度电影。神油的老板——程勇,离异且有一个儿子,他靠神油店微薄的收入勉强度日。电影的开头,清楚交代了程勇的现状,交不起房租要被强制锁门的神油店,有一个需要被人照顾的卧床的老父亲,以及即将被前妻带往美国生活的心爱的儿子……
程勇父亲意外跌倒需要一大笔手术费,这使他想起来不久之前来找过他的白血病人——吕受益。这是一个患有慢粒性白血病的慢性期患者。临床医学上将此病分为三期,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在慢性期时,患者尚且可以通过药物维系生命,而到了加速期和急变期一切都回天乏力。所谓的药物,便是贯穿全电影的——格列宁。
吕受益找到程勇并且告诉他,他已经找人鉴定过印度格列宁和大陆格列宁成分相似度高达99%,价格却便宜很多。大陆格列宁4万元一瓶,这是一个大多数家庭都支撑不起的数字,而印度格列宁进价只需500元,这不仅仅是白血病人的希望,也同样为陆勇找到了生活的出口。他远赴印度采购格列宁,以4000的价格卖给本市的白血病患者。

在买药卖药的过程中,程勇认识了许多白血病人,也与一些人组成了卖药团体。吕受益是其中之一,还有女儿患有此病的单身母亲刘思慧,会英语的教堂牧师杨牧师,以及得了病不想连累家人的农村小伙子黄毛。电影的这一部分,演绎了白血病人与其家人为了能让他们活在世界上,用尽各种各样的办法努力赚钱,买药,看病。有一句话说这么说的:在大病面前,生活的长度取决于金钱。
卖药的时期并没有维持太久,赚到了钱的程勇,也同时认识了一个卖假药的人——张长林。张长林希望程勇能将药物的生产商告诉他,并将大陆代理权交给他,为此他不惜报警搜程勇的神油店。一来二去,赚到了钱的程勇也决定收手,毕竟他不是专业卖药的,他害怕自己有一天会被警察发现,还不如趁早收手。
大陆代理权给了张长林,卖药的团体也散伙了,大家又成了彼此没有交集的个人。程勇也开始拿赚到钱办了个服装厂,生意蒸蒸日上,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就在这个时候,吕受益的妻子来找到陆勇,哀求他去一趟印度,为吕受益再带一次药。
这时,程勇了解到,张长林人心不足抬高药价被警察通缉。而吕受益也进入了急变期,在医院里,陆勇见到形容枯槁的吕受益,一次次忍受着化疗的痛苦,他很想自杀但是每次看到妻子和年幼的儿子又咬牙为他们多活几天。就这样,伴随着程勇决定去印度再次带药,他的卖药生活也开启了第三部分——他以500元的原价,不仅出售给市内患者,也愿意贩售给全国的白血病患者。
电影的高潮部分就此拉开序幕,警察全城通缉张长林并想抓住“假药”贩售点,警察抓住了持有药物的白血病人无果,警察抓住了张长林无果,最后警察包围了被保安举报的拿药点,黄毛为了保住陆勇独自开车引走警察的追捕,最后却丧命在大卡车的轮子底下。
电影有几个很触动我的部分,一个是吕受益邀请程勇到其家去,跟程勇说,儿子还那么小,很想看着他长大,现在有了便宜的药物,他没准可以活着看到孙子的降临。然后吕受益的妻子烧了一桌子的菜,他们就想普通的朋友那样,吃菜喝酒说笑。看似平静的生活,实则却是靠着药物无力维系着的,只要药物一断,生活便支离破碎。

还有一个是警察抓住了白血病人,想让他们说出药贩子,但是所有病人都缄口不言,一位老太太对周一围扮演的警察曹斌说,谁家还遇不上个病人,你能保证你一辈子不生病吗?电影在此展现了白血病人们对生命的渴望,即使卖车卖房有一线希望都要努力活下去。

电影的最后,陆勇被在警车上被押走的路上,两旁道路上站满了白血病人,他们纷纷摘下口罩,像是送走救他们性命的大英雄,至此,陆勇已经成为了真真正正的药神。


我曾经看到过一句话:强者自渡,圣者渡人。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能自渡已经很不容易了,怎么还能去做到渡人呢,《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是以真实故事改编,我了解了现实背景程勇本是家底殷实的商人,因自己患上此病而散尽家财,当他从韩国病友口中得知印度有便宜的药物,他不仅仅是给自己买药治病,更是大批量进购给其他病友们,最后也没有判刑。这是一种无法用高尚来形容的品德,一种不仅仅用善良可以一笔带过的性格。
大陆很久没有这么好的电影了,虽然有人说电影在传播一种错误的观念,有人说如果人人都选择盗版药,那么又由什么来推动时代的进步。但是无论是什么领域,如果不能以善良的方向为最终目的,那么所有荣耀都将是冷冰冰的一座奖杯而已。
电影的感动不仅是来自于白血病人对生命的渴望,来自程勇对于素不相识的患者的救助,更是有这么一群愿意用心演戏的好演员,来打破大陆烂片遍地的困境。
最后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对于疾病患者的帮助,也希望中国能有越来越多有内容有意义的电影。
2018.7.15
(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