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艺术大赛拉入大众评审真的靠谱吗
大众评审有必要存在吗
对于一个原创艺术的赛事,大众评审真的有必要存在吗?

吃瓜群众的对原创创意的审美能力其实堪忧。大众熟悉和习惯的是唯美、具象写实的艺术风格,追求的也是审“美”体验和视觉享受。而当艺术表现出来的是夸张的、抽象的、甚至是丑陋的时,大众从中既看不到“美”,也看不到技术。这就导致了吃瓜群众“看不懂”某些当代艺术,一些优秀原创作品被忽略。可难道不被大多数人喜爱的作品就应该被埋没吗?大众评审到底意义何在呢?
原创艺术也需要商业价值
大众评审,体现的是其实是作品的商业价值。比如,当平常人要在房间挂一幅画时,大多数会更愿意选择梵高的向日葵,而不是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虽然格尔尼卡同样拥有不可否认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大众的选择并没有衡量艺术价值的高低,但体现了很重要的一点:商业价值。原创艺术如果具有商业价值,对创作者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向日葵 梵高

格尔尼卡 毕加索
拉入大众评审的CECA
CECA(TCP策展传媒奖)在评选中拉入大众评审,这个做法就是为了引导创作者考虑作品的商业价值。这个大赛的赛制是否靠谱呢?
参赛者要入围,首先要经过评委会专业评审,入围后便可get一系列国际一流资源支持,包括跨媒展览、报道、作品潜在收藏机会等,这些无疑都是年轻创作者最需要的。最后才轮到大众评审发挥作用,与没有被大众Pick的作品相比,创作者只是少了一个奖杯。

你喜欢的我都有
这种先专家再大众的评审赛制其实为那些一腔热血的年轻创作者提供了更多机会,让风格不同的优秀作品得以和大众见面,也间接引导大众对优秀原创艺术的赏析。不难看出,CECA的重点在于对初级、中级创作者的扶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