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要离开一座城市?
查看话题 >那些逃离北上广的父母们,到了新西兰又焦虑什么?

到新西兰没多久,已经认识了一些朋友,大多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小家庭,带着幼小的孩子,大家背景相似,移民的理由也都差不多。
上周,和朋友杰文斯一家一起参加风筝节。杰文斯一家来自北京,两个孩子黑黑的皮肤,流利的中英文,看来已经相当适应新西兰的生活。
十岁的哥哥埃德蒙,手里捧着野餐装备的箱子,远远走在前面,
五岁的妹妹丽贝卡,和豆子公主叽叽喳喳聊个没完,像两只快活的小云雀。
天下着雨,冷风嗖嗖,踩下去一脚水,馒头先生坐在婴儿车里,忽然连连打起了喷嚏。
我们一阵紧张,杰文斯笑着说:“没事儿,在这儿孩子不会生病,空气好,病毒少,就算着凉也就是打两个喷嚏流点儿鼻涕......”
2014年,杰文斯一家因为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决定离开北京。
天上各色风筝高低起伏,地上各种肤色的人群挨挨挤挤,孩子们快乐地四处奔跑。

“孩子们真开心啊!”
“可不是!出来不就是为了他们?”
“读书也轻松吧?”
“我们那区,对应的公校很好,不用费劲上私校,确实轻松,连书都没有。但话说回来,开心归开心,真没教什么。整天就是玩儿......哥哥快上中学了,不能一直这么轻松下去,我们最近也给报了补习班,韩国人办的,打算好好突击一下,中学可能还得去读私校......”
新西兰好的私校华人学生通常都很多,有的比例甚至接近一半。那天在华人超市,看见布告栏里贴满了五花八门各种补习班广告,恍然又回到了国内。
放了一会儿风筝,雨越下越大,我们匆匆结束聚会,各自回家。晚上,上海妈妈玛丽带着儿子大卫来串门。
玛丽的先生还在国内,她自己带着孩子过来打头阵。
“毕竟国内机会多,我老公至少等退休以后再来吧。”
说起移民的原因,玛丽的语速变得很快:“累呀!为了孩子上学,我们全家有房不能住,搬到离学区近的地方租房子住,只有周末才回家,再说现在的上海,也不安全了......”
大约经常听妈妈这样絮叨,大卫这时候忽然跳起来捂住妈妈的嘴,“妈妈你别说了!已经出来了,别再提国内的事,我不想听!”
玛丽叹了一口气,“但说实话,新西兰可能也不是我们最终的选择,我们还会去英国和爱尔兰看看,比较一下再做决定。毕竟,新西兰自然灾害太多,我这两年太累了,特别容易焦虑......”
送玛丽母子离开,豆子公主也开始发愁:“爸爸,新西兰真的会大地震吗?外一地震来了,把房子震坏了,我们住哪儿?外一房子塌下来,我们都在家,一下全死了怎么办?”

早晨出门,遇上物业经理克雷格,关心地问起我们豆子的学校定了没。一听说我们要去教会学校,他连连摇头。
“我劝你们还是再考虑考虑,要是我的孩子,我绝对不会送他去教会学校。你们想想,现在这世界多疯狂,啊?那些穆斯林......当然我不是说所有穆斯林都是恐怖分子,但,你们明白的,确实存在这种危险因素啊!送孩子去教会学校,天哪!这太危险了!”
老婆在一旁听着听着脸就白了......
逃离一种焦虑,又陷入新的焦虑,这感觉大概就跟围城差不多。城里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到底里面好还是外面好?问谁谁也说不准,只能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乘着豆子还没正式开学,经过一番慎重的考虑,我们一家人终于决定!!!!!

先四处玩几天再说。。。。。。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头坐。
本周全家都在惠灵顿,下周继续更新。
来自微信公众号:
豆子公主和爸爸
100%男人全职带娃苦辣酸甜
微信号:babadouzi
更多文章:
-
爱吃芋圆红豆沙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8-05 17: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