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行戒断微信:第2天
这是强行戒断微信的第二天。昨天晚上我老公在看球的间隙帮我发了个朋友圈广而告之,所有有他微信的朋友基本上都知道我的微信已死这个事情,省了我很多一一通知的工夫。有朋友测试过,给我发微信一切正常,跟以前一样,所以如果没有通知到的话,他们会以为我突然失联,或者故意不答复,但不会想到是我的微信被封了。
有必须联系的朋友,已经通过支付宝联系起来了。毕竟翻墙还是很麻烦的事情,所以Telegram、Signal之类的都没有去试。跟家里人要视频通话,试了下skype,非常卡,所以暂时没有找到替代方案,还是得借用儿子的账号。有通过豆瓣知道我遭遇的朋友,纷纷发来联系方式,我也开始通过邮件给朋友发手机号和最新的电邮地址。我师兄最淡定,回我一句:“不过也好,试试回到微信前的生活。”
昨天在豆瓣看到一篇有趣的公众号文章,我在豆瓣转发的时候随口说了一句:“不能转发朋友圈,好难过。。。” 说实话并没有那么难过。真正怀念的是以前的豆瓣,可以就一个话题讨论起来,而不是看到一串“转发”,“赞”。
我的微信现在的状态是能收到信息,甚至能看到朋友圈更新,但是无法打开任何链接,也无法回复、点赞、评论。我老公评论:你现在是僵尸号。因为我能看到更新,所以一直忍不住打开微信去刷更新。即使不能回复,似乎看着微信里发生的一切也是好的。但因为无法回复,所以在微信上用的时间肯定比以往要少。但心理上,似乎还没有与之断绝联系。当然,戒断都是很难的事情,习惯不是一天养成,也不会一天改变。
今天有一个新发现。因为放不下我关注的那些公众号,而且也看得到朋友圈转发的一些公众号文章的标题,我就希望通过搜索引擎去找那些文章,虽然麻烦一点,但还希望能看到信息。这时我才发现,百度、必应、谷歌都不能通过公众号文章的标题搜到那篇文章。换言之,微信公众号文章是一个封闭的世界,只能通过订阅获得链接,通过朋友圈分享而获取。一旦微信让这些公众号文章的链接失效,在这个圈子之外的人是完全没有办法获得信息的。我从来没有意识到我们已经被微信绑架到这种程度了。那么多在公众号上进行知识生产的人,他们生产的知识是依托于这样一个如此脆弱又极易掌控的体系。想到越来越多的豆友放弃豆瓣日记转战公众号,我真觉得难过。也许我是错的,我只是没掌握正确的技术,如果有人知道如何搜索到公众号上的文章,请告诉我。
今天傍晚,收到一位相熟的老师电话,问我微信账号的事情。我还以为他是来安慰我,结果发现是今天下午他的号也完了。问了经过,原来他也就是习惯性把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发到小群里。其实他和我是一个微信群的,昨天我的遭遇已经托朋友在那个群里说了,他也知道我被炸了。我问他,你都知道我被炸了,怎么还不注意呢?他说:“我以为你说了违禁的话,我想想我也没说啥啊。” 是啊,我当初看到别人的微信被炸了,也觉得离我很遥远——要说多出格的事情才会受到这种极刑?事实证明,并不遥远。
这位老师问我怎么办,我跟他说已经多方打听过消息了,确实是永久禁言。现在的选择也无非就是不用微信或者重新去找个手机号来再注册一个微信。我问他怎么选,他说他也打算不用微信了。其实微信变得必不可少也的确就是最近几年的事情,我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还在用飞信呢,现在事无巨细全是微信——因为人人都用,也就变成人人都必须用了。
所以,我反而好奇,不用微信,到底可以不方便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