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是不算数的
电影《大鱼海棠》里的一个片段,关于“遗憾”。
这段台词是这样的。我告诉你什么最可悲:你遇见一个人,犯了一个错,你想弥补想还清,最后你才发现根本无力回天,犯下的罪过永远无法弥补。在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是如期而至,最悲伤的事情是那人已远去,你思念千万遍而不得。所有的眼泪都有一个名字,最苦涩的那种,叫做遗憾。
如果生命可以重复,我们是不是可以在选择的岔路口作出不同的决定呢?那么“遗憾”是不是就可以被改写呢?

尼采,在他的第一部学术著作-《悲剧的诞生》中,就已开始了对现代文明的批判。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尽管物质财富日益增多,人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僵死的机械模式压抑人的个性,是人们失去自由思想的激情和创造文化的冲动,现代文化显得如此颓废,这是现代文明的病症,其根源是生命本能的萎缩。尼采指出,要医治现代疾病,必须恢复人的生命本能,并赋予它一个新的灵魂,对人生意义做出新的解释。他从叔本华那里受到启示,认为世界的本体是生命意志。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再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马上经历,仅次一次,不能准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曾在社会上掀起一阵狂潮,一是情感的桥段比较新奇—比如男主情场浪子托马斯说:不是我对她不好,是(我的)记忆对她不好。
二是这本书的吸引我的点,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在于文学典型意义思想和哲学上的企图心,写小说少有人夹叙夹议的,写着写着就开始自言自语(动机 哲学 历史因素),几乎像一个小说评论家。按道理讲这是犯了小说的大忌,无关的内容会显得累赘繁琐,会感觉这作者是不是文学驾驭功力不足。但实际上,作者的思考,这些形而上的想法,却是与小说人物紧密相连的。
首先,这本小说最重要的一个哲学概念也是很多人会觉得头大的,第一页第一行就出现的尼采所说的永恒轮回——最有名的、很有可能是错误假设的一个概念:假设时间永恒,是无限的,产生物质基础的能量是有限的,消耗产生,毁灭的都会再次降临,消失的会再现,死去的会活过来,历史会重演,这种重复像什么?就好像西西弗推石块上山,无聊、空洞、无意义、沉重,人生意义是什么?走向一种虚无:悔恨过的事还会再发生,犯过的错还会再犯,是不是一种最虚无的人生?尼采认为,真正的意义开始于你下决心,下意志敢于承担这份沉重,在轮回中可能要压垮你的沉重。米兰昆德拉一开头就提出了这个概念,所以整本书应该是对它的阐述了,但是,正相反,他认为不断的重复其实是有意义的,相反的,没有重复,什么事情都只有一次这种事情是没有意义的,如果说循环使人感到沉重的话,那么只有一次就是轻如鸿毛了,它没有意义,轻到让人无法承受,题名的由来——“只有一次的事情反而会让我们的人生轻飘飘的”。
男主角托马斯只有一次是不算数的,让人得不到任何经验、总结教训,只经历一次的话我们怎么知道我们做的决定,牵涉到的思考和抉择是正确的?当人生的所有东西都不能评价,比较时,怎么去做才是有意义的?就像物理定论是经过无数次实验总结出来的结果,一次是不足以证明结论的。
尼采的永恒轮回是机械式的重复,今天过着明天的生活,明天过着后年的日子,日复一日,一眼望穿,所以这种轮回是颓废的。而昆德拉的轮回是长远的,是重复的选择,你不能确定你现在的选择是否是正确的,一步一人生,蝴蝶效应般。比如高考的志愿表,选择的职业,结婚的对象……你不能确定哪一个才是对的,这种不可重复性是令人绝望的。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像是一张草稿,一般而言,草稿、草图是为了替一幅更完整的画做准备的底稿。人生的草图为什么而准备?更完美的话去调配?没有。因此,只有一次的人生反而是没有意义的。
这就是作者想要传达出的轻,与尼采所说的永恒轮回所带来的虚无沉重正相反。正因如此,托马斯信封一句德语格言:只有一次是不算数的。
生命不可更改性、不能重复,于本人,是莫大的悲剧,但于历史而言,却是莫大的幸事。历史不会重演,这使得我们能够从历史本身看到如此缤纷多彩的故事,这构成了它独特的魅力。昆德拉说,命运的不可重复,是一种“轻”,因为一切都是偶然性的,不存在定则,生命也不存在即成的章程,不用背上命定论的重负,所以称之为“轻”。但这种“轻”,于个人而言,又是那么不幸,因为倘若我们遇到的所有人都是偶然性的,我们最亲爱的人也是偶然,想象我们命运被偶然支配,多么不牢靠。失去了命定的重量,人会获得快乐吗?
许多历史学者,在谈到历史本身的时候,习惯用一种哀叹和惋惜的曲调说,历史是有规律的,是可重复的。倘若历史在不断重复着,我们今天探讨的命运之轻重就本能的丧失根基性的东西了。昆德拉不厌其烦言说的轻和重,就变得不那么有意义了。但好在我们不能自证历史本身,所以这就留给文学以想象的余地。我始终觉得,科学和严禁的体系是文学的敌人,因为它埋葬了想象的空间,只剩下冷冰冰的规律。而历史规律的未知,给了偶然的可能,也给了自由意志栖身之所。昆德拉的重和轻,本身意指的就是一种命定论和非命定论。责任、天赋都是命定的东西,所以是重,而抛弃这些,就是轻。
这部作品的主旋律,就是剧中人物不断摇曳在相信命定还是非命定之间。这种命定与非命定的探讨,又带来了自由意志的概念。倘若我们相信自己应当对许多东西负有责任,我们背上命定的重负,这就是我们选择重。
而我一直认为,生命无非是:血与骨,灵与肉,尘与土。孰轻孰重?
——Juan
2018.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