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拾忆之路:父亲篇
闲暇无事时再度翻看鲁迅的《朝花夕拾》,我却是被这本书的名字吸引了目光。早上的花朵留到晚上再来捡取,会不会错过花朵盛开时的美好?同样,年老时再来回忆年轻时做过的事,会不会遗忘掉一些本不该遗忘的动人瞬间?所以,我现在就要开始回忆那些发生在我身上的美好记忆,并用文字把它们记录下来。
首先我最想记录的就是我的父亲。
初二那年,我的爷爷、我父亲的父亲去世。那是我唯一一次看见父亲痛哭流涕的样子。我忽然想起了曾经在《读者》上看见的一句话:“孩子,妈妈从今以后没有妈妈了。”父亲此刻的心情一定与那位兼具母亲和女儿双重身份的女士别无二致。几个月后,我看见父亲在电脑键盘上敲击着什么,走进去一看,发现他在写《父亲对我做过的20件事》,上面写的都是爷爷和父亲的点点滴滴。我感动之余暗下决心:我不想等身边的亲人离开我后才开始回忆或是后悔,我要在年轻的时候就把我们的点滴日常记录下来。
没有想到,等我真正开始静下心来写这篇文章,已经是五年之后、我的大一接近尾声的时候了。眼看着父亲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自责于自己的偷懒粗心之余,我打开了电脑。那么,在南京连续好几天四十多度的高温下,就让我在记忆的长河的自由遨游吧!
1.父亲曾经对我说:“其实我不喜欢说话,但是对于你,我说什么都不嫌多不嫌累。”
2.父亲的电脑开机密码、手机支付密码都是我的生日,但他从来都没有跟我说过,都是我趁他不注意时偷偷用他的电脑手机后发现的。
3.父亲的性格温和,20年来他从不曾打过我一下,也很少批评过我,大多数时候,他会选择跟我聊天来达到他的教育目的。
4.我的成绩平平,高三时更是莫名其妙地产生了厌学心理,最后不得不选择传媒艺考这条道路。父亲也没有说我什么,更是尽全力满足我的要求:买古筝、上培训机构、送我去各个学校考试……那天从最后一个学校考完试出来后,我坐上车,父亲问我高考结束后想去哪里玩,我有气无力地回答还不知道能不能考上,他很沉稳地说了一句:“我等你,无论是今年、明年还是后年。”
5.高考的最后几个月真的很辛苦,每天下了晚自习回到家差不多已经快10点,还要接着看书。父亲总是在小区门口等着我回来,然后带我去吃附近小店的小馄饨。在我吃馄饨时父亲也不跟我说话,只是静静看着我,让我都不好意思起来。现在我再也吃不到那么好吃的馄饨了。
6.大学生活并不如我想象中的那样轻松,尤其是access数据库等课程让我焦头烂额。那天我在上机模拟练习后简直心如死灰,缓缓走出机房时我打电话告诉父亲这周我要准备期末考试,不回家吃饭了。我尽量保持住欢快的语调,所以父亲并没有感觉到我有什么异常,只是嘱咐我好好照顾自己,一句“吃好一点”让我顿时潸然泪下。
我感到很抱歉,本以为自己能写出长篇大论,不曾想只能回忆出这一点点。许是我没有细心观察,许是父亲真的太宠我,让我把他的付出都当做了理所当然。那么,就让我从现在开始做个有心人,开始我的拾忆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