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育
查看话题 >步入大学,我要不要加入学生会?
今年是首批“00后”参加高考,时间哪里会饶人呢?
毕业了的我们都愿意说:大学时代是最美好的。
这么美好的时间,为什么初上大学的同学们,要纠结“我到底要不要加入学生会?”这样的问题呢?
大部分纠结点在于“学生会是否很难进入”“学生会的经历是否对以后工作有帮助”“学生会真是否是黑暗的小社会”,既然又即将有一批弟弟和妹妹们面临这样的问题,再加我真的实在看不下去学生会以“小职场”的名义来误导学生,所以我想谈一下我的一些想法,我对学生会还是存在一些偏见的,所以角度多是负面,希望看文章的人,可以多思考来正视这件事情。
首先,我们可以来讨论下,我,为什么要加入学生会?
我把原因大致分为四点:
第一点就是我要增长见识。身处学生会,因为本身工作缘故,督促你会更多的接触老师、学长学姐、以及事件,本身这就会被动扩大你的圈子,以及在沟通和交流中有所感悟。
第二点就是我要锻炼自己。工作本身会给你在体力以及脑力方面都有所进步,沟通能力、组织能力、逻辑思维、是必不可少会锻炼到的,如果在情商和逆商上有所进步,那是物超所值。
第三点就是我要燃烧自己服务大众。这也应该是有小部分人会提及的原因吧。
第四点就是我要得到收益。其实说的直白些,就是拿到奖学金或者就业机会等经济收益。
人性本善是我一直坚持的一个观点,所以我宁愿认为大多数学生在加入学生会的时候都是抱着一些积极向上的态度,所以为了美好的度过一个一去不能再复返的时光,有几个坑,请加入学生会的同学们一定要避开:
刚进入大学你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观点分歧。学生会的学长学姐会劝你加入,而不在学生会里的学长学姐,会说千万别加入。你是应该认为会内的人当局者迷还是认为会外的人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当我做了学姐的时候,我更愿意给学弟学妹的建议是:别加入学生会,加入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或者你感兴趣的社团。
在什么年纪就要做什么年纪该做的事情。
大一的时候我才18岁,好像没有想很多的去面试了学生会,之后某一天收到通知说,要跟学生会的学长学姐们吃饭,之后就有一个男生出来,事先安排座位,谁挨着会长做,谁挨着某某部长,谁负责倒酒,我站在那一脸懵,大家都在积极讨论祝酒词以及座位安排的时候,我只想赶紧回宿舍跟室友八卦这件事情。
过去了8年时间,我仍旧认为18岁的小孩子,是不是太市侩了一些,端起酒杯,在百度上刚刚背下来的小词说的还不是很溜,但也坚持说完,部分学长学姐一副官老爷的样子模仿的惟妙惟肖,那时他们也才20出头。
20岁的年纪是应该要看世界要恋爱要学习吧,怎么会有这样子一股官僚气。
人要爱惜自己的羽毛
大学里有一件非常大的收获就是你的同学。虽然我们不应该从嘴里来认识一个人,但口碑真的很重要。
有谁会喜欢监督以及监控自己同学的学生会成员呢?同学但凡不支持其工作,就视同学为“毒瘤”。想想这也不怪他们,因为那个地方给他们太多廉价的成就感。
想想当年某会长追求学妹竟然托人带话:因为自己地位不同其他人,你得先同意,我才能告诉你我是谁?谁想到,学妹根本不吃那套。
想想当年我们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被教育:“行,等着你有用我那一天的?”的时候,谁又想到,我们还真就权益也争取到了,到毕业也没用到他。
不可否认,在学生会里会有一些特权,又或许会更好的得到老师的帮助,但这短暂的经济收益,是我们应该所拜倒的东西吗?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珍惜时间是第一要义
在学生会工作过的人都知道,学生会会占据学生大部分的时间。翘课,不参小集体活动的很多,但是,不可否认,大部分学生会内的人在这些被占用的时间里都是在做体力活、零散活、跑腿活或者闲聊。如果,你不能做handle这件事情的人,你能得到什么呢?是听一群没有真正走进社会的主席部长给你讲混社会,还是坚定的认为这就是“小职场”,要把人情世故玩明白?
在你去“为同学服务的时候”,你的同学已经开始做兼职,做实习,学英语,和同学聚会玩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当然,不可否认,学生会是会给你带来积极影响的,比如在看到同学在背地里拉帮结伙,撕的热闹的时候,我感悟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