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的北洋三部曲------------传统的说书人的传奇
对北洋的理解是社会混乱,每个人都想着救国图存,而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张作霖的抵抗,孙传芳之类的。这个时代还没有共产主义,也还没有孙中山的这些思想。而姜文的作品主要集中在北洋三部曲。北洋三部曲是指《让子弹飞》、《一步之遥》和正在热映的《邪不压正》。 姜文的作品影迷都很了解,是癫狂的,是能爽到的,是黑色幽默的。黑色幽默是指黑色的事情,但是由于命运感或者是宿命,主角往往吃瘪,而要实现黑色幽默是要基于讲好故事的能力。 姜文的作品很像传统的说书人,在茶馆里讲述着前朝的轶事。 姜文的作品想表达对于家国天下的思考。 《让子弹飞》的故事,就是打倒地主恶霸的故事。男主张牧之也不是普通的落草为寇的人,而是从正经讲武堂出身的武人,因为看不惯时局干起了大盗的营生。佯装身份来到了鹅城以后,看不惯当地最大的地主黄四郎的作风,与之反目。但是在最后,获得胜利的张牧之兄弟女人都离开了他,张牧之身骑白马,逐渐远离了屏幕。也许深藏功与名才是对于鹅城最好的结局,还是鹅城需要新的统治方式?这才是《让子弹飞》让子弹飞一会儿的主题所在。 《一步之遥》的故事,是前清遗老马走日受大帅公子武七所托,要有体面地花钱,用来提升自己的档次,花国总统选举顺利举行。上届的花国总统完颜英顺利再次当选。没想到马走日和完颜英在当晚庆祝的时候,完颜英身亡,马走日成为了嫌疑最大的人,瞬间就成为过街老鼠,仓皇出逃的马走日成为了媒体黑的对象,剧院也上演了枪毙马走日的戏剧,马走日的结局也是看不惯完颜英被黑,现身了,所以就被真的枪毙了。马走日的感情纠葛有武六和完颜英。而马走日是缺少担当的前清遗老。我不认为电影中有政治隐喻,虽然电影中形形色色的人有洋人、遗老、new money、花国人,但是每个人都的做法都不能代表那个时代的人。 《邪不压正》的故事,是李天然回来复仇的故事,在国内,李天然遇到了京城第一裁缝关巧红和七十岁的唐静仪,李天然对关巧红一见钟情,接着发现关巧红跟自己一样的痛苦经历,在关巧红的鼓励下,一步步战胜了自己的懦弱,最后复仇成功。 总的看来,北洋三部曲的还是维持了姜文一贯的风格----黑色幽默,主角身上都有不忘初心的坚强感。即使是李天然,都有着自己的执着,。在《邪不压正》中,开始有了对于那个社会的嘲讽,例如美国人凭借着一个护照就能够阻挡日军前进的步伐,还有李天然不停地要让自己的仇人亲口说出是自己杀了师傅才最终复仇,这能理解成为那个时代人民思想的混乱。这么多那个时代的梗,让有点近代史常识的人看着爽快不已。 姜文电影场面调度的风格,是虽然情况不羁,但是画面的重点非常突出。例如《邪不压正》中,李天然在瓦片上的上蹿下跳画面中就只有这个场面,没有多余的信息。者需这就是导演功力的体现,对电影媒体要表达的多与少都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作为中国本土导演最有个人风格最强烈的导演,期待姜文能够为国产电影贡献更多的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