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于晏:自律的人生最可怕!
我就是没有才华,所以才用命去拼。
连导演姜文都理直气壮地坦言:彭于晏这身比古希腊雕塑还漂亮的肌肉,不拍难道留着过年啊?
他最让我吃惊的地方是他能管控自己。
有场戏,他说:导演,这场戏是不是要像李小龙一样?我说对,腹肌人人都有,但皮下脂肪要瘦到6%。
彭于晏说给我点时间,我能做到,他真的做到了。能用脑子管控身体,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彭于晏不是一般人。
阳光的微笑,健硕的肌肉,精湛的演技,迷人的颜值,
从《翻滚吧!阿信》开始,这位男神真正走进了大众视线。既卖得了萌,又耍得了贱,更要命的是,每拍一部电影,他就解锁一项新技能!
2005年《海豚爱上猫》他为了演好角色,专门学习了海豚训练,还获得了海豚训练师资格证,并将经验写成了一本书:《彭于晏的海豚日记》。
2007年《我在垦丁天气晴》,为扮演好冲浪高手的角色,他找教练学习冲浪,最后本色出演。
2009年和陈意涵一起拍《听说》,因为要扮聋哑人,他甚至去学会了手语。
2010年,为了《翻滚吧!阿信》,28岁的他苦练了八个月,每天吃清水煮菜保持身材,每天10个小时以上的体操练习,单杠、吊环、鞍马···以至于后来体操的所有项目他都学会了。并因为这部电影,入围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2013年《激战》开拍前三个月,他又开始了魔鬼训练,每天和轮胎铁链打交道,终于练成3%体脂的完美身材,解锁综合格斗,泰拳、巴西柔术、锁技,无所不能。
后来为拍《黄飞鸿》,他推掉了半年的通告和活动,专心练拳,每天10个小时,
掌握了工字伏虎拳和虎鹤双形拳,在拍摄过程中,完全不用替身,亲自上阵,看着就觉得疼。
再到《破风》,这位不要命的男神,每天骑车6、7个小时,身上的擦伤甚至没好过,最终,通过自身努力,考取了赛车手证,把自己练成了专业的骑手。
《湄公河行动》又是一次突破,他特地接受泰国皇家御用保安特训,掌握了射击技能,认真了解每一种枪的性能和自卫术,还在拍戏间隙学习泰语和缅甸语。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印证他说的那句:
“我就是没有才华,所以才用命拼!”
1982年,彭于晏在台湾澎湖出生。父母亲很早就离异的他,从小跟着母亲和外婆生活。
小时候的他特别爱吃,一度是158cm、68公斤的小胖墩,而且天生就有哮喘病。有一次发病厉害,医生都说没救了,后来转到台北的大医院,才侥幸捡回一条命。
经历了这件事,外婆更加注意他的饮食起居,每天晚上八点睡觉,不准喝冰饮。因为一躺下来就喘不上气,很长一段时间,彭于晏都是坐着睡觉。
13岁,彭于晏跟母亲移民加拿大。读高三的时候,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略胖”,于是天天打篮球做运动,不仅体重骤降,连个子也窜到182cm。
外婆一直希望孙儿能成为明星,常常拿出周润发和成龙的报道和他说:“男生最重要的,是要为理想努力。”
然而直到2002年外婆去世,他都没能踏入娱乐圈。也许命运就在这一刻被安放,
因为回国奔丧,彭于晏被导演杨大庆看中,出演《爱情白皮书》。
在外婆的“帮助”下他迈出了第一步。
但是幸运女神并没有因此垂青于他,
之后连续七年,他演过不少角色,有主角,但大部分都是配角,一直不温不火。
2009年,彭于晏更是因为和前经济公司的合约纠纷,接不到任何工作,还欠了几千万的债,彻底陷入低潮。
他开始怀疑自己,觉得自己不够好,还不够好,所以得不到好剧本,赢不到粉丝。
就这样,彭于晏整夜整夜睡不着,吃不下饭,一直都在思考问题症结,思考到底能从哪里改善自己。几个月下来,消瘦得没有人型,甚至想退出娱乐圈。
然而人只有将寂寞坐断,才可以重拾喧闹;把悲伤过尽,才可以重拾笑颜,把苦涩尝遍,就会自然回甘。
懦弱的人,才会选择退出吧!
他决定背水一战,就以《翻滚吧!阿信》,来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如果一生只有一次翻身的机会,就要用尽全力。”
这场仗打得分外漂亮,彭于晏入围金马奖最佳男主角,跻身台湾一线名角。然而这只是开始。
《寒战》、《剩者为王》、《湄公河行动》……无论正派反派,都给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
因为他就是观众们想要的那个人。
导演林超贤非常欣赏彭于晏,他说:“这个年代很多人都想方设法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多的事情,没想到还有年轻人,肯花大时间做一件事。”
多少人匆匆跟在时间背后,忘记自己想要追求的是什么,如今得到的又是什么?
彭于晏自始至终都知道:他的时间是用来提升自己的,一分一秒都敷衍不得。
所有成就背后,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
自律的人,才值得更强大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