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作为一名医药人,我有话要说

身为一名在药企工作多年的人,我觉得自己很有必要去看一下这部电影。 影院出来后,心里五味杂陈。 电影催人泪下,揭露了患白血病的却又买不起药的普通老百姓窘迫的生活现状,把德国的药企因为卖2万块钱一瓶的抗癌药演成了不良商家,黑心企业。 我想分两方面写下我对这部电影的感受: 一是,为何原厂药(以下称原研药)那么贵,仿制药便宜,并且只有印度有仿制药 一个新药从研发到最终的上市,至少要经过10年的时间,需要耗资几十亿,这其中的费用包括人工费、设备费、研发费等等。 我们公司目前临床第二三阶段,采购设备都高达一个亿,临床前动物研究,三期临床实验。这些实验都需要时间和金钱。 实验成功后还要做各种认证检查,检查通过后才能上市。 而且并不是所有的研发药品都会上市,失败的很多,都是由企业自己承担风险! 所以,任何新药都有专利保护的,目的就是防止劳动果实被别的公司盗取,一般专利保护期是十年。 过了专利保护期就可以仿制首家公司开发的新药了!并且只要证明跟原研药的效果一致就可以批准上市,而且价格就可以很便宜,可以替代原研药。 那为啥印度就能仿制呢?一开始我以为他脸皮厚呗,他穷他有理。 后来博学多才的领导告诉我,因为印度最早是欧洲的殖民地,早年的时候欧洲研发新药用印度人做实验,死了很多人,有点像日本731,拿人做实验,所以让印度生产仿制药作为弥补! 所以说,万事万物都是平衡的,都是有历史原因的! 不得不说,其实国际大的医药公司,他们才是真的为人类做了很大的贡献,虽然卖的贵,但是药厂毕竟不是慈善机构,他是盈利的! 电影中把德国原研药的公司代表,刻画地特别盛气凌人,没有同情心,是一个只顾自己赚钱不管癌症病人生死的一个丑恶嘴脸。

我其实觉得挺无奈的 试想一下,如果不盈利,老板就不会投资,不投资就不会有人研发新药,不研发新药,癌症还是没得救! 第二点是医药人的实际现状 电影中有句话说得很好,有一种病是穷病,永远治不好 是啊,穷人不敢得病,因为治不起! 老太太说她得了病吃药吃掉了一套房子,还有没钱看病忍受不了疼痛选择自杀的! 现在老百姓都觉得药厂和医院很坑,就会坑患者的钱,其实都不是的,因为药厂要盈利,医生要赚钱,只能从药品上要价。 现状是,我们从事药品生产和研发的人工资低得可怜 填高考志愿我们都建议考生尽量不要选生物和制药专业,工资太低了 我们做药的有一句话,风险高,投入大,工资低 我们老板说:很多有钱人想投资制药行业,但是发现这钱不是那么好赚,要求严格,还要经历各种检查,算了,还是投房产吧。 曾经去苏州培训,一个老师开玩笑说:他原来是药企的高层管理人员,现在出来做培训,因为药企需要有情怀的人去,他是个俗人,干不了 药品是特殊的商品,风险很大,企业负责人被抓进监狱的有很多 我们很苦逼的,自己生产的药自己都买不起 现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已经开展了,正在逐步替代原研药了,就是说仿制药便宜,而且很多生物药品也都纳入医保。 但是呢,现在治疗癌症的药品还是需要很多的,这就需要研发。 现在中国的药,除了中药,其他的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技术,都是舶来品。 国外重视研发,做学术就是做学术,不过,我想肯定会有一天咱们国家的研发新药的能力和水平也会越来越好! PS:为何这个行业工资低我还要继续留下来呢,我觉得我想在这个行业有所发展,不想轻易放弃,而且我觉得自己从事的行业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