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马佐夫兄弟》摘录
Notebook for 卡拉马佐夫兄弟 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Dostoyevsky) 陀. (2014).
第一卷 一户人家的历史
- 一 费奥多尔·巴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 >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甚至恶人,要比我们想象中的他们幼稚得多、天真得多。其实我们自己也一样。
- 四 老三阿辽沙 > 如果上帝不存在,必须把它们造出来。 - 四 老三阿辽沙 > 他容易动感情。他心地邪恶,感情脆弱。
- 五 长老 > 促使现实主义者产生信仰的不是奇迹。真正的现实主义者如果不信神的话,总有勇气和办法不相信奇迹;即使奇迹以无可辩驳的事实的形式出现在他面前,他宁可不相信自己的感觉器官,也不承认这是事实。如果承认,也只承认那是一种自然的、不过在这以前他不知道的事实。在现实主义者身上,并不是奇迹产生信仰,而是信仰产生奇迹。一旦现实主义者接受了信仰,那么,正是根据他的现实主义他一定也得承认奇迹。 - 五 长老 > 不幸的是,这些青年并不懂得,在很多情况下,舍身也许是所有的牺牲中最轻而易举的,而从自己风华正茂的生命中拿出五六年来埋头苦学,做点学问,哪怕只是为了十倍地增强自己的力量,以便为他追求的真理服务,为他心向往之并且引为己任的大事业服务,——这样的牺牲对于他们中许多人来说几乎完全做不到,实际情况往往如此。 - 五 长老 > 社会主义不单单是一个劳工问题或所谓第四等级问题,而主要是一个无神论问题,是无神论在当代的表现以及恰恰在不要上帝的情况下建造巴比伦塔[ 2]的问题;建塔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从地上登天,而是把天挪到地上来。 - 五 长老 > 俄国老百姓饱尝劳累和忧患之苦,尤其是一贯遭到不公正的待遇,一贯身受自己的和人世间的罪过折磨,他们最大的需要和安慰莫过于目睹一件圣物或一位圣者,对之匍匐膜拜。 - 五 长老 > “如果说我们周围是罪过、不义和诱惑,那么地上某处终究有一位圣者贤人;他那儿有公道正义,他知道真理;这就是说,真理在地上不会消亡,那么它总有一天会来到我们身边,像预言所许诺的那样统治整个大地。”
第二卷 不该举行的聚会
-二 老小丑 > 对自己说谎和听自己说谎的人会落到这样的地步:无论在自己身上还是周围,即使有真理,他也无法辨别,结果将是既不自重,也不尊重别人。一个人如果对谁也不尊重,也就没有了爱;在没有爱的情况下想要消遣取乐,无非放纵情欲,耽于原始的感官享受,在罪恶的泥淖中完全堕落成畜类,而一切都始于不断的对人和对己说谎。 - 二 老小丑 > 一个人明明知道谁也没有冒犯他,而是他无端臆想自己受到了冒犯,信口雌黄故作姿态,夸大细节混淆视听,抓住只言片语大做文章,——这些他自己也知道,可还是动不动就怄气,怄得有滋有味,怄得其乐无穷,就这样直到真的怀恨在心……。
- 三 信女 > 老百姓的悲痛有长期积在心中默默忍受的;它深沉内向,无声无息。但也有向外宣泄的悲痛;它会以眼泪的形式迸发出来,从那一刻起便转为连带哀诉的号哭。这种悲痛尤其多见于女人。但它并不比无言的悲伤好受些。号哭只能痛快于一时,其代价则是进一步刺激和撕裂心中的创伤。这样的悲痛甚至不愿别人给予安慰,它自知无法解脱,索性以痛攻痛。号哭只是一种不断刺激创伤的需要。
- 四 一位信仰不坚定的女士 > 我对具体的人越是憎恨,我对整个人类的爱便越是炽烈。 - 四 一位信仰不坚定的女士 > 主要的是力戒作假,力戒一切弄虚作假,尤其要力戒向自己作假。 - 四 一位信仰不坚定的女士 > 既不要嫌弃别人,也不要嫌弃自己。凡是您觉得自己内心存在什么要不得的想法,那么,您自己发现这一点本身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把它净化了。您还要力戒恐惧,虽然恐惧只是一切作假的后果。
第三卷 酒色之徒
- 三 一颗炽热的心的自白(诗体) > 但是恋上谁不等于爱谁。即使恨某一个人,也可以同时恋上这人。 - 三 一颗炽热的心的自白(诗体) > 美是很可怕的、怪吓人的!之所以可怕,因为它神秘莫测;之所以神秘莫测,是因为上帝尽出些让人猜不透的谜。
- 四 一颗炽热的心的自白(故事体) > 谁要是踏上最低的一级,他迟早一定会登上最高的一级。”
- 五 一颗炽热的心的自白(局面倒了个过儿) > “她爱的是自己的高尚品德,而不是我。”
- 八 微醺之余 > 我相信,可不知信什么。
- 十一 又一个人的名誉扫地 > 他为何要打发我‘到尘世去’?这里安谧清净,这里庄严圣洁,而那边纷乱扰攘,那边一片黑暗,一下子就会走丢,就会迷路……”
第四卷 咄咄怪事
- 一 菲拉邦特神父 > 我们中每一个人对世上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无疑都负有责任,不单单因为万物皆有罪这一共性,而是每一个个别的人都应该对世上所有的人、也对任何一个个别的人负责。这种觉悟乃是修士之路,以及世间任何人的道路之终极。
- 二 在父亲那儿 > 人人都责骂放荡,可人人都过着放荡的生活,只是人人都偷偷摸摸,而我完全公开。
- 五 客厅里的怪事 > 局面如此错综复杂,有可能完全迷失方向,而情况不明是阿辽沙的心所无法忍受的,因为他的爱永远具有积极的性质。 - 五 客厅里的怪事 > 我将成为听取他祷告的上帝,——他至少欠我这么多,因为他背叛了我,因为我缘他而忍受了昨天的耻辱。我要让他终其一生时刻都看到,我这一辈子对他忠贞不渝,永远忠于我曾向他许下的诺言,尽管他对我不忠,背叛了我。
- 七 清爽空气中也有怪事 > 在咱们俄国,醉鬼都是心地最善良的人。咱们这儿最善良的人也总是最贪杯的醉鬼。 - 七 清爽空气中也有怪事 > 明明是她以自己的温顺向上帝祈祷拯救了我们全家;要是没有她,没有她柔婉的话语,我们那里会变成一座地狱,
第五卷 正与反
- 一 相约 > 对于一个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来说,人人都出来充当他的恩人,那是不堪忍受的……
- 三 兄弟间相互了解 > “爱生活甚于爱生活的意义?” “一定得这样,像你所说的超越逻辑去爱,一定得超越逻辑,那时我才理解其含义。 - 三 兄弟间相互了解 > “说实在的,阿辽沙,做一个俄国人有时候极不聪明,但是,毕竟无法想象还有什么能比现今俄国小青年所做的事情更愚蠢。不过有一个俄国小青年叫阿辽沙的,我非常喜欢。” - 三 兄弟间相互了解 > 如果上帝不存在,必须把他造出来。人果然造出了上帝。奇怪的并不是上帝确实存在,这一点并不神妙,神妙的是这一思想——上帝必不可少这一思想——居然会钻到人这样一种野蛮而凶恶的动物头脑中去,因为这个思想实在太神圣、太感人、太英明了,它给人类增添了太多的光彩。至于我,我早已拿定主意不去考虑:是人创造了上帝,还是上帝创造了人? - 三 兄弟间相互了解 > 纵使平行线将会相交,而且我将亲眼看到,不但看到,我还会说平行线相交了,然而我还是不会接受。
- 四 反叛 > 要爱一个人,必须让那个人躲起来;只要他稍一露面——爱就没了。” - 四 反叛 > “我想,如果世上不存在魔鬼,那么是人创造了魔鬼,是人按照自己的模样造出了魔鬼。” - 四 反叛 > 给了他们天堂,他们却要自由,明明知道会给自己带来不幸,还是从天上偷了火,所以不值得为他们惋惜。凭着我这可怜的欧几里得式凡人头脑,我只知道世上有苦难,却不知道谁该对此负责;只知道一切都是互为因果的,道理简单明了;只知道一切顺其自然便可保持平衡,——但这仅仅是欧几里得式的无稽之谈,这我知道,可是照此活下去我不能同意!
第六卷 俄罗斯修士
- 三 佐西马长老的谈话及训示摘要 > 锦衣玉食、香车宝马、官高爵显、奴仆如云已被视为不可或缺的需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甚至不惜牺牲性命、荣誉、仁爱,如果得不到满足甚至可以自杀。并不富有的人也在追求这些,而穷人欲望得不到满足又羡慕他人,便借酒浇愁。但酒很快将被血替代,引导他们走的就是这条路。我想问你们:这样的人是自由的吗?我认识一位“为思想而战斗的志士”,他自己告诉我,他在狱中烟草被没收,这件事竟把他折磨得差点儿没去出卖他的“思想”,但求把烟草还给他。而这位志士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却是:“我要为人类去斗争!” - 三 佐西马长老的谈话及训示摘要 > 所以说我们的民众仍笃信真理,尊崇上帝,在流虔诚的眼泪。 - 三 佐西马长老的谈话及训示摘要 > 兄弟们,爱是诲人不倦的,但必须善于拥有爱,因为爱是不容易拥有的,要付出昂贵的代价,经过长期辛勤的工作,非朝夕之功。须知我们要的不是一时一事的爱,而是永久的爱。逢场作戏的爱人人都会,连恶人也能做到。 - 三 佐西马长老的谈话及训示摘要 > 要珍惜这种狂喜,不管它在人们看来是何等荒谬。 - 三 佐西马长老的谈话及训示摘要 > 要一信到底,哪怕世上所有的人都已误入歧途,只剩下你一人矢志不移,你也要供上祭品,独自赞颂上帝。 - 三 佐西马长老的谈话及训示摘要 > 人类照例容不得自己的先知,对他们进行迫害;可是人们热爱为他们献身的志士,崇敬被他们折磨致死的仁人。 - 三 佐西马长老的谈话及训示摘要 > 我在想:“什么是地狱?”我认为,地狱就是“再也不能爱”这样的痛苦。在不能用时间和空间来衡量的、无穷尽的存在中,某个具有灵魂的生命体曾与生俱来地被赋予一种能力,那便是可以对自己说:“我存在着而且我能爱。”这一瞬间实实在在的、活着时的爱只给他一次,仅有一次;为此才赋予他地上的生命,连同生命也就给了时间和期限。
第七卷 阿辽沙
- 二 节骨眼 > 在某些情况下,宁可克制不住某种尽管并不理智、但毕竟产生于伟大的爱的冲动,也比完全不为所动好。年轻时尤其如此,因为年轻人如果头脑冷静的时候太多,就靠不住,他的价值也有限得很——这便是我的看法。 - 二 节骨眼 > 的):我为我的主人公在这个节骨眼上没有表现得那么理智而感到高兴,因为一个并不愚蠢的人迟早会恢复理智;反之,如果在这样关键的时刻一个年轻人心中没有迸发出爱的火花,那要到什么时候才迸发? - 四 加利利的迦拿 > 他趴下时是个脆弱的少年,站起来将成为一名矢志不移的坚强斗士,这一点他在自己狂喜的那一刻猛然意识到、也感觉到了。阿辽沙此后一辈子绝对不会忘记那一刻。 “在那一时刻,有人曾到我心中来过。”此后他一再如此说,并对自己的话坚信不疑……
第八卷 米嘉
- 三 金矿 > 某些善妒者竟能委曲求全、姑息宽容到难以置信的地步!善妒者是最能姑息宽容的,这一点凡是女人都知道。
第九卷 预审
- 三 灵魂的磨难历程。磨难之一 > 事实明摆着,事实本身会说话,但是感情——诸位,感情是另一码事。 第十卷 大男孩和小男孩
- 六 早熟 > “瞧不起您?”阿辽沙诧异地望着他,“有什么理由?我只是感到忧伤,像您这样出色的个性,还没有开始生活就已经被那些粗鄙不堪的胡说八道扭曲了。” - 六 早熟 > 可笑有什么稀罕?一个人确实可笑或显得可笑的次数太多太多了!偏偏如今几乎一切有才能的人都特别害怕被目为可笑,结果苦了自己。我只是纳闷,您这么早就有这种感受,不过我早就注意到这种倾向,也并不是您一人如此。如今差不多连孩子也开始为此而苦恼。这简直是一种病态。这种爱面子的观念成了魔鬼的化身,它渗透到整整一代人中间,是十足的魔鬼,”阿辽沙说到这里,一直盯着他瞧的郭立亚原以为他会超然一笑,可是他没有半点笑意。“您和大家一样,”阿辽沙临了说,“或者说跟很多人一样,只是您不要做跟大家一样的人,这就是我要说的。” - 六 早熟 > “甚至不理会大家都这样?” “对,即便如此也不理会。就您一个人不要做那样的人。事实上您的确跟大家不一样:您现在就不耻于承认自己不好的、甚至可笑的一面。如今谁有这样的勇气?没有人。人们甚至认为反躬自问已经不再有必要。您就做一个跟大家不一样的人吧;哪怕只有您一个人与众不同,您也坚持下去,不要跟大家一样。”
第十一卷 伊万
- 九 魔鬼。伊万·费奥多罗维奇的梦魇 > 我是撒旦,人类的一切对我都不陌生。
- 十 “这是他说的” > 他在想伊万即将面对的前景:“要么在真理之光照耀下重新站起来,要么……因为服从于他所不信的道德准则而向自己和所有的人进行报复,最终在仇恨中毁了自己。”阿辽沙痛苦地想到这里,再一次为伊万祈祷。
第十二卷 错案
- 十四 乡下人不买账 > 辩护人声称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而紧接着又得出结论道,基督教导要用别人量给你们的量器量给别人——这话乃是从弘扬真理和健全观念的讲坛上说出来的!
尾声 - 三 伊柳沙的葬礼。巨石旁的演说 > 刚才郭立亚说他愿为全人类献身,或许将来我们会嘲笑那些像他这样说话的人,或许我们会恶毒地挖苦他们。不管我们会变得多么狠毒——但愿上帝保佑,别让我们走到这一步!——
+宗教大法官全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