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烧烤
刚看完《人生一串》这部纪录片,不得不说,烧烤这种东西其实还是很挑城市的,大的城市少,更多的是一些市井小城,并且随着创城这种活动的存在,以后这种路边烧烤也会越来越少吧。
我记得小时候吃烧烤的机会不太多,大多数是夏天,我们那里的早市,白天卖菜,晚上就变成大排档,估计是太乱人太杂,家里很少带我去,偶尔有去过一次,吃了小龙虾还浑身过敏。
不过那个时候,小孩也有属于自己的烧烤活动,就是秋天里烤土豆。收集一堆干枯的树叶,草,木棍,捡几块砖头搭一个简易的火堆,再从家里拿来水和泥巴,把和好的泥巴裹在土豆上面,扔进去烤,烤好后在就着小卖部五毛钱一包的蒜蓉辣酱沾着吃。呃,现在回忆起来,只能记得起土豆上的沾着泥巴的土腥味…………
再之后,印象特别深的是高考毕业后在葫芦岛吃烧烤。锦州烧烤有名,葫芦岛是锦州旁边的市,应该也差不到哪去。那时候正好高考结束,和同学约出去一起玩,呃选来选去就选了个近的,靠海边的。刚到的第一天晚上,我在酒店看电视,同学下去说是要买肯德基,上来的时候,带了一塑料袋烧烤。我当时是人生第一次吃到烤韭菜,原来烤韭菜这么好吃!烤的很软很嫩,再加上调料,吃起来很香,老板还送了一包醋当佐料。拿醋拌一拌更好吃。这是我吃到过最好吃的烤韭菜,再之后的日子里,吃到的烤韭菜,要不就是很柴,像是在吃草,要不就是嚼不烂,很生硬。当然不排除第一次吃的时候有新鲜劲儿加成。
后来在西安读大学的时候,吃烧烤的机会就多了起来。学校南门的小吃一条街,被麻辣烫,炒面,各种夹馍所占据,很少看得到烧烤的影子。不过从北门翻墙出去,走上十来分钟,安西街和建西街交叉的地方,本身白天也是个菜市场,下午的时候人不太多,一到晚上,路边摊的白炽灯亮起来,整条街变得开始发黄发暗,一下子氛围就上来了。街上烧烤,串串等等都很多,有时候夏天晚上和室友翻墙出来撸串喝啤酒,现在想起来都很爽。
不过最爽的一次,还是我们在宿舍房顶上自己烧烤。。。。。感觉是我们学校独一份了。那个时候我们宿舍在顶楼,再往上顺着楼梯,就能爬到整个宿舍楼的天台上,上面很空旷,四周是用栏杆和墙封起来的,两栋宿舍楼的天台是连在一起的,所以天台显得非常之大。当时天台对大多数人的用处就是晚上打电话,白天晒被子。我们宿舍有个回民,自带烧烤天赋,不知道从哪弄来了个迷你的烤羊肉串的炉子,就是那种长方形的,不过很小,大概也就是半米长。然后他又跑去回民街弄到了碳和签子,我们准备了调料和肉,就开始在宿舍串签子。。。。。。。。都弄好了,就跑到楼顶上开始烤。。。。。。他负责烤,我们负责吃,喝,扯皮,顺带看看楼下有没有巡逻的工作人员。。。吃的还是心惊肉跳,生怕被教务人员发现,给我们一人一个警告。。。。
毕业后,好像也就再也没吃过烧烤,更别说路边摊的烧烤了。现在让我去路边吃烧烤,我可能会说,算了,又累又热,还是躺尸在家吹空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