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与穷&病
写个感触最深的点: 口罩。
口罩是个很好的符号,在故事开始不久就被程勇提出来了它的含义:戴着口罩,谁谁都分不清楚。表面上口罩由于盖住了人脸,人人都没有了自己的身份。可是,口罩却也给这些所有人加上了一个新的身份--病人。电影里除了主角和几个配角以外,所有的病人在任何场合几乎都是带着口罩出场的,一个原因是为了突出这些人的群体庞大,另一个容易被忽略掉的原因就是强调这个身份的特殊性。口罩凸显了他们的不同。
我之前一直以为病人和正常的人区别是一对需要被解构的关系,主观认为他们和我们是一样的。你看看老吕也拥有家庭的温馨。但是,电影终究告诉我们,这种“一样”是一种假想,而且是作为旁观者的自我慰藉,正如起初的程勇。故事告诉我们,这些假想最终会在旁观者的遗忘中被完全打破,所以老吕不在了。这些人,如果没有药,就会消失;即使有药,他们也要一直不断的依靠着药物,他们的身体和的身份一样,是介于正常和死亡的中间体。电影大部分时间以程勇的视角,带我们窥见些许这些病人不一样的生活,并没有完全达到走进他们生活的程度,然而这已足够描述旁观者所无法想象的病痛以及折磨。
另一个可以类比的区别就是穷与富。多少时候,我们都被教育要知足常乐,不要追名逐利,更不要掉到钱眼里,然而面对病人这话说起来就是惺惺作态。张长林虽然是程勇的反衬,却没有说错“穷病”这句话。表面上像是讽刺贪得无厌、利欲熏心的人,实际上这个穷与病的联系,不仅仅代表了这些病人倾家荡产来治病的现状;另一方面,正如我上段指出的病人的特殊性一样,“穷的病”突出了穷所带来的特殊性。虽然,电影并没有突出体现穷与富的对比,或者说,为了突出无良奸商而强调了治病花钱,耗掉家产的许多例子,但是这种需要钱财耗费才能维持的事件本身就是对于经济基础的考验。疾病,只是让我们更深刻认识到钱的重要性。也许会有人说,难道程勇不是拿了自己的钱来倒卖药品救济这些又穷又病的人吗?然而他最初踏上走私格列卫的路又何尝不是为了给马上要手术的父亲筹钱?这些散钱积德的善举值得敬佩,然而前提就是首先要有钱。正如黄毛质问第一次卖药的程勇:你这么做是为了钱。如果前一半电影没有为了钱的程勇,后一半的程勇就没有资本。
总而言之,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一切强调主观意愿和忽视差异性的企图都很苍(che)白(dan)。这个电影是拍给旁观者看的,我们作为观众能做些什么?
如果自勉,一定要爱护身体,因为没钱治病;然后在健康基础上努力赚钱,不然得病也治不起。
© 本文版权归 Hakuna Matata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