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30个城中村的真实生活缩影
“他们把一个个的地方用大桥连接起来了,可他们自己的生活却支离破碎。”
——盖伊特立斯《被仰望与被遗忘的》
引子:“每天,纽约人要喝下46万加仑啤酒,吃掉350万磅肉,消耗21英里长的牙线。在这座城里,每天有250人死去,460人出生,15万人戴着玻璃或塑料假眼行走。纽约城里有许多东西不为人知。在这座城市里,野猫睡在停着的汽车下面,两只石犰狳“爬上”了圣帕特里克大教堂,成千上万的蚂蚁在帝国大厦顶上爬行。蚂蚁也许是被风或鸟儿带到这儿的,不过没有人敢肯定。在纽约,几乎没人知道这些蚂蚁的存在,就像人们不知道有位乞丐每天乘出租车到鲍厄里大街乞讨,也不知道有位衣冠楚楚的男人每天从第六大道的垃圾桶里捡垃圾,更不知道有位号称具有“超凡洞察力、超凡听觉和超凡感觉”的巫师常常出没于西城七十几街那一带。”(1)

[专题短片]
盖伊特立斯对纽约城里一些不为人们所知的人物和事情的生动而极具穿透力的描述,无论是普通的修桥工人还是光鲜亮丽的明星,每个人,每一种身份都刻画着纽约这座国际大都市的真实,它的繁华与现实,它的阴暗与温情,它的成功与破灭。于深圳而言这些住在城中村里的人们,漂泊亦或扎根,外来亦或本地,小孩亦或老人,这座城市变成今天这样,这座城市的繁华与速度,大多与这群人的成长和生活紧密相连,他们每个人的缩影,画出了这座城市真实的模样。(文字根据采访对象口述内容改写)


[能赚到钱就走,不能赚到钱就换地方。]
1、我是16年底过来的,和老伴一起带孙子,每天工作8小时,并不会太累。年纪大了,对生活没有什么大的期待了,除了抽一根烟,每天和孙子相处的时光是我最快乐与安心的时刻。
-清洁大叔,60岁,清湖村。
2、我来自湖南,没读什么书,17岁就出来外面闯了。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上一份是在工厂里打工。有时候还挺想家的,现在高铁到家挺快的,就是贵了点,10个小时的普通火车也能回去,不过我是家里的独生子,混不好也不好回去,总之,对以后也没什么规划,慢慢来吧,反正我还年轻,钱都是给有能力的人赚的。
-街道安保,21岁,清湖村。
3、我来深圳7、8年了吧,现在租了个小门面卖手机。呆在这主要是为了孩子,两个孩子现在都在这边读书,都读的私立学校,每年学费要5-6万吧。我自己的人生就这样了,唯一的希望就是给我的孩子足够好的教育,把他们培养出来。
-通讯店铺老板,40岁,清湖村。
4、我叫luna,是德国人,在南山区的一家外企工作。挺喜欢深圳的,这里空气好,有海,包容,离香港也近。周末没事我会喜欢在咖啡厅看书晒太阳,会让我有在德国的感觉。
-产品研发,23,白石洲。
5、才来不久,和丈夫开了这个小铺,孩子有时候会在这玩下游戏,没有什么想说的。
-猪肉铺阿姨,52岁,清湖村。

6、我在深圳待了14年了,富士康的朋友介绍我住在这边的公寓。习惯这边的生活状态了,有时也会回台北待待。现在就觉得物价涨的挺快,刚来那会,一个月就只用花100块,啤酒也便宜。现在就享受生活,和老伴一起老去就好。
-退休台湾大叔,约60岁,清湖村。
7、看着每天路过的人和身边写着小学作业的两个孩子,我就很满足了。
-便利店老板,45岁,下沙椰树村。
8、重庆来的,干活养自己,没有家人。
-搬家师傅,约60岁,下沙椰树村。
9、我是海南人,能赚到钱就走,不能赚到钱就换地方。
-发传单中年,30岁,白石洲,
10、父子档,本地人。每天营业时间从早上5点到下午3点,最多可以卖2000来份。我们的家辣椒很辣的。儿子在身边就很踏实。
-肠粉店父子,20岁/43岁,下沙椰树村。

[而我,选择也甘愿现在的安稳。]
11、我们是重庆的,就觉得深圳经济更发达,就过来挣钱了。
-菜场杂货店姐妹,47岁,下沙椰树村。
12、工地轰鸣的声音,狭窄的路边,是我的饼店。每天还挺多人来买的,老家是安徽,来深圳10年了,换过几个地方,不变的是做饼,这是我吃饭的家伙。
-饼摊老板,48岁,下沙椰树村。
13、来深圳7-8年了,靠自己挣到了这家店。最近生意一般,心愿就是找个人早点结婚,想有个家了。
-龙虾店老板,29岁,沙嘴。
14、租金就够了,有妻子和孩子,觉得生活还挺完整的。往返深圳香港,来深圳20年了,看到了深圳的飞速发展。
-房东,49岁,沙嘴。
15、我白天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保洁,下午下班就去接孙子放学,晚上就带孙子遛弯,孩子的父母都挺忙的,我反倒高兴,能和孙子待在一起的时间,待一天少一天吧,只希望他长大了还能记得我这个外婆。
-清洁阿姨,56岁,南园村。

16、平时在家做做饭,然后美容做指甲带带孩子,就是我平常的生活。我不工作,老公在外面挣钱,说不久会换个大点小区房。现在,很多女孩子不都是每天起早贪黑的在这座城市里打拼着。而我,选择也甘愿现在的安稳。
-家庭主妇,29岁,白石洲。
17、我是做it的,离异,在老家买了一套房,给孩子住。现在一个人在深圳,经常加班,挺充实的,有空了会去健身,孤独和想家都不是中年男人该开口的词汇。
-it业 ,35岁,白石洲。
18、我最近在追一个女孩,为了她健身减肥,只想让最好的自己站在她面前。
-it宅男,26岁,下沙。
19、我两关系很好,从小就认识了,家人出钱给我们开了这家店。我们就住在店里,这里一个月租金就要6000多,还是要节省点,所以外卖也是我们轮流送,年轻辛苦点也没事,总有一天我们会在这里扎根的,会买房,到时候把自己的女朋友和爸爸妈妈都接过来。
-炸鸡店老板,两个小伙20出头,下沙。
20、我是跟叔叔来深圳的,工作时门锁上门维修,就是每天骑着公司配的小电动车在整个南山区跑,有时候挺累的,半夜的时候还要赶过去,不过工资能拿到快2万。之前有人帮我介绍过对象,可是对方知道我的职业的就没聊下去了,可能是觉得我没钱吧,希望赚了钱可以回老家买房娶媳妇。
-修锁师傅,20岁,白石洲。

[失败了也不怕,至少试过了就不会后悔。]
21、我是重庆人,女儿接我过来十几年了,一直住在这边,但是每天呆在家有些无聊,所以出来捡一些废品卖,也不是为了赚钱,其实就是这些年习惯节俭了,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啊,开始女儿很生气觉得没有面子,后来觉得我喜欢就默许了,这周边的年轻人也都很友好,熟悉后每次快递的盒子都会放在楼下给我,都很善良。
-收废品阿姨,67岁,下沙。
22、初中毕业就过来了,一转眼也20年了,也是后来才接触这个行业的。刚来的时候十几个人挤在一间大房间里,很乱也很吵,现在自己在外面租房子,最近房租涨得快,压力越来越大,想看看能不能找个人结婚,不行也可能回老家吧。
-按摩店技师,36岁,上沙。
23、 我家是广东陆丰的,爸妈很早就来深圳了,我从小在这边长大,生活没生么压力。现在在检验科工作,每天工作时间固定也不忙,算是一份稳定舒服的工作吧,没有太大的理想,觉得开心就好。
- 检验科职员,19,大康莘村。
24、我去年从香港大学研究生毕业,刚来深圳,现在在做同声传译。公司离这里近,所以在这里和男朋友租了一个一室一厅的房子。这附件还挺热闹的,有餐厅和菜市场,麦当劳和商场也不远,休息的时候会和对象去看看电影,去大学城转转。我们在一起很久了,我是广州人,他是四川人,却还没我能吃辣,哈哈。还挺满意现在的生活状态的,平淡简单。希望深圳越来越好,希望我和我的男朋友越来越好。
-同传翻译,26,桃源村。
25、我是福建人,8岁跟父母来了深圳。他们在深圳做生意。刚来的时候这边确实环境比较差,不过最近几年环境好了很多。现在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对以后的期待就是能遇到一个合适的人,想相夫教子,做个贤妻良母。
-公务员,23,布尾村。

26、我来深圳半年了,之前在武汉呆了一段时间,但是工资低,感觉太安逸,一眼就能看到以后30年的自己,可能自己内心还是个不安分的人吧,还是觉得年轻的时候要出来闯闯,失败了也不怕,至少试过了就不会后悔。
-待业,22,上沙村。
27、在这待了20年了,现在和妻子住在老村那。我老家是湖南,偶尔会回去,在这呆惯了,孩子也都大了。我以前是村里安保队的,08年以前挺乱的,现在好多了。
—摩托车师傅,50多岁,清湖村。
28、我来这边一年多了,老家是湖北的。工作就是送外卖,体力活。觉得自己还年轻,慢慢靠自己的劳动挣钱吧,每个月会寄一点钱回家里。工作中送到的时候客人说一句谢谢我就觉得很温暖了。
-外卖小哥,20,大芬油画村。
29、我是导游,妻子是幼儿园老师,过来10多年了。孩子之前在老家,最近也过来深圳这边找工作了。这边上学太贵,我们也忙没空照顾,小孩就没在这边读书,希望现在他过来了能补偿一下他吧,多给他一些关心。
-导游,45,白石洲
30、我做手机贴膜的,就会这个手艺。每天生意还行。够养活自己吧。这里还挺有艺术氛围的,喜欢这里。
-贴膜小伙,22,大芬油画村


[一座城,来自于每个人]
城中村的人群里形形色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经历与不同际遇,不同的人群与文化让这里充满活力。正如村上村树所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我们每天都会和很多人擦肩而过,但无法停留也无法走进他人的森林。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2)。很多人走了,又有很多人来,车水马龙的大道,转瞬即逝的岁月,都可能让我们甚至来不及在这座城市留意自己的印记。离开的人说它残酷,留下的人说它有无限可能。在深圳,在破旧的城中村里,在77层的高楼大厦里,在美好青春的校园里,在灯红酒绿的bar里,在我们的心里。无论在哪里,我们都存在在深圳的漫长故事里。
一座城,来自于每个人。生活时而下雨时而放晴,愿你我真挚与热血常在。
(1)盖伊特立斯《被仰望与被遗忘的》,第一部分,纽约,以为猎奇者的足迹。
(2)出处是唐 裴休《黄蘖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明 於言下忽然默契,便礼拜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某甲在五祖会中,枉用三十年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