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得很远
( 我身旁的胖女孩突然说:“很多时候,你想了解对方的时候,那些故事的细节就好听得不得了,像花瓣一层层翻开,愿意去了解那其中幽微隐蔽的因果。但你不想知道对方的时候,这个视窗就关闭,什么屁都不是了。” ——吃猴脑 骆以军《匡超人》)
有天和朋友在上班时间空闲时聊微信说到最近的自己,在休息时间里没有用电脑追剧、写微博、看豆瓣之类的事,他很习惯地回说,“现在不是工作时间也不需要用电脑”之类的话。转念一想,也对。
微信自从2012年(还是2011?不记得确切时间了)开通朋友圈功能后,前几年的时兴到现在依旧全民再刷(微商、广告、晒娃等等)起初的几年里,天南地北的朋友们,各自的空间距离仿佛在这智能手机时代被拉近了。我可以在北半球看到朋友在南半球的事,我们时差7小时(或更多)一觉醒来你那边已经傍晚时分、我裹着羽绒服坐着板凳磨豆子,你在清晨的太阳天挥汗晨跑。
AI尚未全面降临时的这尴尬时代,我们自以为很方便,实质是离得很远。距离仿佛并没有拉近,反而越来越远。每个马铃薯的横切面薄厚不均,我看到了你从中间切下来最丰满的那一面,你看到的是我从头切起的那一点点,可是啊,彼此之间认知是反的,怪极了又自认很合理。
你明天几点回来。
怎么。
明天我没什么事,见个面。
去哪儿。
我明天上午告诉你。
好。
或许就如骆以军《匡超人》吃猴脑的那一段胖女孩的话一样,我们愿意去了解对方,从他(她)口里说出的第一个字,吐出的第一声气息,在我看来都会很有趣,从故事的开头到结尾,我们各自的脑中呈现出的样子都不一样,却生动活泼。
更多地,去交流,坐下来泡壶茶、喝杯酒、冲个咖啡,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