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年轻貌美的雨果奖得主,也太有意思了吧!
2018 年夏天,在方舟文库的短篇小说集《雷沙革村的读墨人》出版之际,我们特地邀请了作者托马斯 · 奥尔德 · 赫维尔特前来中国和读者见面,并与国内重量级科幻作家韩松老师一起,聊聊幻想故事中的历史与「风土」。


托马斯 · 奥尔德 · 赫维尔特是全球著名的青年幻想小说家,1983 年出生于荷兰最古老的城市奈梅亨,19 岁便出版了第一部个人作品,26 岁获得荷兰历史最悠久的幻想文学奖保罗·哈兰德奖。他数次入围雨果奖,其中《那天,天地翻了个个儿》获 2015 年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在 2014 年,豆瓣阅读同文馆就翻译了他的三部作品《无影男孩》《雷沙革村的读墨人》《那天,天地翻了个个儿》,让读者提前领略到雨果奖的评审标准和作品魅力。
鉴于托马斯小哥的才华、颜值及强烈的吸粉属性,我们决定在可以容纳数百人的后山艺术空间举办这次见面会,便于读者在舒适的环境中近距离和作者交流。
绝对没有开玩笑,随便拍拍都是硬照,时尚大片感爆棚的科幻小说家只此一家。

夏日炎炎,但也阻挡不住托马斯的人气和读者们的热情,下午两点整,现场已经座无虚席。

主持人石黑曜先和大家介绍了豆瓣阅读的类型小说产品线「方舟文库 · 新科幻」,预告托马斯的短篇小说集即将由东方出版社出版。托马斯还特别开心地和读者说明:
《雷沙革村的读墨人》是第一本把我的所有短篇集合在一起的一本书,中国也是第一个把我的所有短篇结集出版的国家。

对谈围绕托马斯已出版的恐怖小说《欢迎来到黑泉镇》展开(即将由华纳兄弟改编为美剧),话题却是从「写恐怖小说的小说家被早餐吓到」开始。
就在来到中国的第二天,托马斯在酒店吃早餐的时候,服务员给他上了一个棕色的蛋,他瞠目结舌,想着怎么给了一个「坏蛋」,后来才得知,那是中国特色:茶叶蛋。说完这个趣事,托马斯放松地说下次看到就不会再害怕了,也愿意尝试其它中国特色的食物,但他并没有预料到活动结束后,自己会收到一罐交传翻译小姐姐赠送的崂山白花蛇草水(已经喝了,有录像为证,敬请期待)。

创作灵感,恐怖的记忆和经验
《黑泉镇》的女巫故事,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历史文化,托马斯首先从自己的童年切入,聊到了女巫形象对他幼小心灵产生的刻印。
我相信对于每个人来说,在大家成长的过程中,肯定会有这样一个角色扮演着讲故事人的身份。我们从小到大所有的想象力的源泉,可能都来自这个讲故事的人。
扮演托马斯生命中这个讲故事的角色的人,正是他的叔叔。从小,托马斯从叔叔那里听了很多吓唬小孩的故事,比如吸血鬼、科学怪人,更多的是关于女巫的故事。
种种小时候的「恐怖」印记,不时激发着托马斯的创作灵感——一个科幻小说家往往能够从个人的记忆和社会的历史出发,在故事中召唤过去的幽灵。
说到这里韩松老师特别能与托马斯产生共鸣,他的名篇《宇宙墓碑》里写到,未来中国人太空旅行的目标之一,就是把坟墓修在一个个行星上。对「宇宙墓碑」的场景想象,正是源于他年幼时一次和父亲到墓园的经历。
随后他们分享了各自微妙的灵异体验:小时候兜售邮票,却不巧撞见满脸鲜血的「魔女嘉莉」;和同事到西藏出差,住在宾馆屡屡目睹怪异现象;去英国朋友的乡村 house 度假,遭遇好心「女鬼」的体贴照顾……现场读者们一时惊颤,一时哄笑连连。

创作之旅,翻译与文化的碰撞
作为享誉全球的创作者,两位作家都会面对翻译的问题。韩松老师提到刚刚被翻译为英文的《再生砖》,故事状写汶川地震后灾区重建的诡秘现实,其中复杂纠结的中国情感,不知道能不能被英文译者清晰地理解。韩松老师甚至想到如何「翻译」《黑泉镇》:
《黑泉镇》那么一个恐怖的小说,如果我要改写成中国背景下的小说,我会写《黑泉镇》是距离上海不远的一个镇。一个旅游的镇,在上海附近,出现这么一个鬼魂复活的现象,而且它跟历史有关系,跟以前这些不敢说的事情有关系,上海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它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美版的《黑泉镇》正是托马斯的改写版,故事将背景从荷兰挪移到了美国纽约边上的一个小镇。或许不同地域在文化上有差异,但托马斯认为,人类害怕的事物本身有很多相似之处。

「我家在重庆,重庆现在是一个科幻的城市、网红城市,拍电影都在那个地方拍。」不说话的时候,韩松老师坐姿乖巧,聊起天来自带的「网红」效应完全不输小马哥。

在提问环节,有读者问托马斯会不会根据市场的需求,依照流行的模式进行创作,托马斯的答案是否定的:
在我创作的时候,完完全全是依赖我的直觉。比方我在写《黑泉镇》这本书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想到,在现代社会一个大的场景之下如果有女巫出现的话,人们会怎么做。每个人现在都有手机,大家都会用这些定位 APP,我觉得这是自然发生的事情。如果一个女巫出现,人们也会这样去做,所以对我来说这是一种直觉,而不是为了取悦年轻的读者刻意为之的事。

科幻、幻想的元素或许是雨果奖看重的东西,但托马斯说自己首先在意的是打动读者,所有的设定都是为了完成心中的故事,而不是为了迎合奖项。最后,也不忘小小的炫耀一下。
「当然,雨果奖的奖杯还是很漂亮的,现在就摆在我的书桌上。」
对谈结束后,托马斯接着进行了一场小型的演讲,一面回顾自己的创作生涯,一面与读者分享成为作家后的种种轶事。托马斯时常参与全球的售书巡回,收获了很多意想不到惊喜,比如斯蒂芬 · 金发了一条推特推荐《黑泉镇》,给托马斯带来了许多新的关注;比如受邀到乔治 · 马丁的私人电影院参加派对,在他的私人博物馆里玩激光竖琴;比如巴西的读者把女巫画像文到了自己的身上……

签售环节,托马斯认真地和每位读者打招呼,题赠的时候甚至对着大家手机上的中文名,一笔一划地写方块字,字体超级可爱了。而读者们的合影要求,托马斯不仅一一满足,还嘱咐编辑小姐姐同时拿自己的手机拍下。

托马斯的超级粉丝、来自「黑城堡」的妮妮,还画了画送给托马斯,画面是光明与黑暗的「双面托马斯」。

花絮
接待小马哥的这几天,发生了不少趣事,我们也听他讲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比如他走到哪里都要掏出手机给大家炫耀一遍他从 eBay上买的二手驴,因为家门口杂草丛生,别人都买了割草机,他买了驴……


活动当晚也是世界杯的决赛日,和大蛋的员工吃完晚饭后,托马斯跟随编辑进行了一些年轻人的活动。然而参观过天堂超市,到了京 A 后,小哥哥却只点一杯咖啡,惊呆一众喝扎啤的编辑小姐姐,他解释说,自己在巡回中不喝酒。

星期三,托马斯来豆瓣阅读签书,大蛋凭一猫之力撑起了整场「外交」活动。他的硬照当天就被托马斯 po 到了 Instagram 上,从此踏入国际舞台。

在中国的这几天,托马斯在享用东方美食的同时也遭到不少挫折打击,从一个吃茉莉花炒蛋第一筷子吃花、香草鸡第一口吃香草的英勇少年,变成了一个看到豆芽汤不敢喝、憋到最后才问「这到底是喝的还是洗手的水」的 nervous European。临上飞机前,编辑小姐姐和托马斯道别:「I really enjoyed drinking espresso with you...」
托马斯此次来中国活动暂告一段落了,但是,读者还是可以通过豆瓣阅读、Instagram、微信(没错他注册了微信!)继续关注我们洋气 fashion 的荷兰小哥哥,《雷沙革村的读墨人》马上就要面市,现在可以预购小哥哥的亲笔签名本啦!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