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父母
查看话题 >重男轻女,不论在怎样的家庭都是毒瘤。
温馨提示:想看“重男轻女”思想是如何毒害了有钱人家的姐姐,请直接跳至分割线以下。

《欢乐颂》里的樊胜美母亲,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简直就是重男轻女的极致典范,不榨干女儿口袋里的最后一分钱决不罢休,完全是“只要女儿活着还有一口气,就要吸干女儿最后一滴血,让她供养窝囊儿子和整个家庭”的架势。
不过,樊胜美属于“原生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父母重男轻女,无条件偏袒儿子,并不断压榨女儿,女儿活生生被拖累而死”的情况。
而今天,我要讲的另一个事例是这样的:原生家庭经济条件很好,比大多数人都好,成长过程中,给予了子女充足的物质条件,子女成年之后,也不存在压榨女儿的现象,但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可能只是微小的表现(可能物质富裕人家的小孩更加敏感?)在成长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对女性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种影响是深刻的,可怕的,持久的,不可逆的。这种重年轻女的腐朽的思想,不论在怎样的家庭滋生,都是祸根。
昨天,我一个家里超有钱的老同学给我讲了关于他亲姐姐的事情。大致是“他姐姐一直对原生家庭有偏见,觉得父母重男轻女很严重,长期心理不平衡,导致现在心理有点变态(我同学的形容),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有点偏激”。
为什么我对“重男轻女”这个话题比较有兴趣呢?因为我也有亲弟弟,而且我们家也“重男轻女”,我算是这种思想的受害者之一,虽然说,没有被摧残的很严重,但是呢,或多或少是有影响的。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是:我有一次发烧,要求去医院。我妈的态度居然是,这么一点小病干嘛还要去医院啊,吃点药就好了。对比我弟弟,我弟弟只要稍微有一点感冒症状,我妈就神经紧张,就非带他去医院,要把病症扼杀在摇篮状态。而且我弟弟小时候体弱多病,每次去医院都是用最好的药物,导致后来一般的药对他都没效了。
还有就是有一次具体因为什么事情忘了,大概是小学六年级,我妈发神经把我赶出去,我哭得很厉害,我妈把我推出去,好像还把我书包扔到门外,把门关了(具体情形记不得了),让我死出去,再也不要回来了。后来还是我爸把我找回来的。
我也反抗过,特别是青春期叛逆的时候,反抗特别激烈,心里也都是不满,怨恨与敌意。但我妈是这样对我说的,你外婆也重男轻女啊(还给我举例说明外婆是怎么重男轻女的)。我说,外婆这样你就可以这样了?她说,我是你妈。我不对也是对的。
这是很无奈又很糟糕的,你试图沟通,但她却总是以强硬的姿态驳斥你。
不过,现在我长大了,也释怀了,尝试与自己和解,与父母和解,与这个世界和解,愿意跟他们和平相处,体谅他们。我无法改变他人,我能做到只是“如果我有孩子了,我要做到不重男轻女”。
但这种“重男轻女”思想还是给我留下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缺乏安全感,怀疑别人对自己的爱,觉得自己根本不配被爱;比如缺爱,觉得没有人爱我,我是孤独的,但只要有人对我稍微好一点,就会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就会想方设法地拼命留住他,讨好型人格就立马登场了。
今天听到我同学对他姐姐的一些表述,我表示非常震惊。我觉得这种不好的风气 远比我想象得要可怕。所以说,如果成长过程里,没有正确的引导以及后期没有很好的自我调节,确实容易心理畸形。
首先,补充一下背景资料(如果有什么不妥之处,请指正):
我这位同学的原生家庭条件非常好,读书的时候,就知道他家里很有钱,具体多有钱我就不猜测了,可能是我无法想象的那种有钱程度。
就我目前掌握的是:他自己有一套别墅。他姐姐嫁了一个我们当地非常有钱的富二代,他姐姐个人账户余额保守估计五六百万,名下两套别墅,还有其他房产。其余不详,但对我来说,可以说是非常有钱了,向有钱势力低头。
他姐姐比她大3岁,初高中都跟我们一个学校,我见过几次他姐姐,没有深入接触过,没法评价,但总体上感觉不是很好惹的那种女孩子。后来,他留学加拿大,他姐姐留学英国。
他姐夫家稍微有点特殊,姐夫的生母在他小时候就不幸去世了(提这个是后续需要),他爸爸后来又娶了一个老婆,生了一男一女。然后他们的父子关系也不算融洽。
接下来是我同学的讲述。
我同学说,“他跟他姐姐从小打到大,从小关系就不是很好。因为他姐姐从小觉得父母重男轻女很严重,所以他姐姐很恨他妈妈和他,恨妈妈把他生下来。他姐姐认为如果没有他,她的日子会更好。”
我问,“你们家是否真的重男轻女呢?”
他说,“有肯定有一点,都说要姐姐让着弟弟一点,但我们家里重男轻女不严重的。”但他姐姐可能逆反心理比较严重,从来不让弟弟。因为在他姐姐的思维习惯里,觉得父母就是重男轻女的,甚至带有仇恨情绪,所以每次听到“姐姐要让着弟弟一点”,就更反感,反抗得更激烈了。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我同学认为他家庭的重男轻女现象并不严重,但他姐姐感受到的好像并不是这样。可能是弟弟自动弱化了这样的感受,觉得很多事情都是无关紧要,理所当然的,而姐姐恰恰是一个心思细腻的女孩,就把很多细节都放大了,所以强烈感受到了严重的重男轻女,觉得自己被不公平地对待了,所以才会导致后续的一系列问题?(一个猜测不定对。
成长过程里,她姐姐一直对他妈妈怀有很深的敌意和恨意,每次争吵,都会没有下限地骂他妈妈。结婚之后,跟老公经常性吵架,没有下限地骂老公。
怎样的没下限呢? 我同学说,“他姐姐骂人很难听,正常人都无法接受的那些话她都能说得出口。她自称受过高等教育,但是骂人的时候比起那些没读过书的还不如。他姐姐现在就像皇后娘娘一样没人敢惹她。”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他姐姐与亲近的人相处的几个事例。
与母亲的相处:
妈妈得了重病(具体什么病就不说了),脑部开刀,出院不到一周,他姐姐就跟他妈妈大吵大闹。
原本作为子女,不管之前对父母有什么不满、抱怨,在这样的特殊时期,你不能体贴,照顾父母,不惹他们生气总归可以做到的,但他姐姐依旧像往常一样肆意妄为,嚣张跋扈。
而且不管他妈妈对她有多好,她都不会满足。只要有一点点小地方对弟弟稍微好一点,她就会记仇,会根深蒂固的记恨。
与父亲的相处:
有一次,他姐姐做错事了,死也不认错,惹了他爸爸。他爸爸打她了,她还是不认错,还跟爸爸对打,后来差点被他爸爸扔进江里。
我同学说,他姐姐从小到大都很偏执,强硬,死不认错,只会把责任推给别人,却从来不考虑自己有没有做得不对的地方。
与老公的相处:
结婚第二天,他姐姐就跟老公吵架。家里人都在场,论道理就是她的不对,她就是不认错,不找自己的原因。如果别人不帮她说话,她就觉得,他们都不是亲人,他们都是针对她。
后来吵架,还把老公的衣服裤子什么的从家里扔出去。
由于吵架很频繁,他们一吵架,她老公就会往我同学家跑,跟我同学父母控诉,搞得我同学家很不安宁,她就变本加厉地骂她老公。
最过分的是,一次吵架过程中,他姐姐说她老公是害人精,不光把自己的妈妈害死了(男方母亲确实在他小时候不幸过世了),这样下去,自己的妈妈也要被他害死了。这一次,他老公打了她,应该是两个人打架了。(个人觉得,他姐姐说话太没有分寸,这句话太恶毒太伤人。连我同学都承认,他老婆这么说他,他也会打人。他肯定不会要这样的老婆的。
据说大部分吵架原因是他姐姐嫌老公不会赚钱,她要把老公调教好。我同学说,他姐姐对物质看得很重。因为他姐夫算是很有钱的富二代,确实没有普通家庭孩子那么努力上进,可能他姐姐看不下去就没事找事吵架,但是也不缺钱的。
而且他姐姐的思想是,女性就应该在家,男性就要出去赚钱。所以她姐姐留学回来之后基本上没怎么工作过,他爸爸给她介绍了很好的工作,做了一段时间也不去了。(自己不工作赚钱,还要嫌弃别人不会赚钱,赚的钱不够多,就骂老公?就是希望别人赚大把的钱养着自己,供着自己?这个操作很厉害,很匪夷所思了。
与恋爱对象的相处:
他姐姐跟之前谈的对象基本上都是频繁吵架甚至打架,对方觉得很难跟她相处就分手了。
根据我同学的表述,做一个简单分析不一定对:
这位姐姐很任性,很固执,脾气比较暴躁。可能是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引导,也可能是从小娇生惯养,比较纵容她这样的所作所为,导致她成年之后,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了。
而且她始终对父母带有偏见(或许真的受有创伤,但成年之后没有修正这样的偏见),觉得父母对弟弟就是比对她要好,觉得自己从小被亏待了,心理不平衡,觉得家里人都站在她的对立面,针对她,觉得全世界都欠她的。所以她作为一个受害者,就可以无法无天,想骂谁就骂谁了。
即使父母无差别地对待了她和她弟弟,在别人眼里,父母的行为也都是相对公平公正的,但她心里一直有怨气,依然固执地认为父母是重男轻女的。她始终以自己的思维模式来衡量别人的行为方式。
至于对物质看得比较重,虽然她看上去并不缺钱,比大多数人都好上一万倍,但依然表现出对物质超乎常人的渴求,个人觉得是缺乏安全感。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其实她需要的可能并不是钱,而是安全感,毕竟在她的自我认知中,觉得周围的人都不够爱自己,所以金钱是她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了,只有金钱才是可靠的,可信赖的。如果得不到别人的爱,那就让自己足够有钱吧。
嗯,破除“重男轻女”这种腐朽的思想,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健康的家庭环境里快乐成长。不求他飞黄腾达,荣华富贵,功成名就,只求他健健康康,开开心心过完这一生,毕竟人生如此艰难。

-
我不听我不听 赞赏了这篇日记 2018-07-21
-
中世纪福传工人 赞赏了这篇日记 2018-07-20
-
Journeyednorht 赞赏了这篇日记 201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