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爸爸的熊猫儿子【六】
提示:可能你需要到18岁以后再读。
这么说,倒不是有什么“18禁”的内容,而是没到结婚年龄的时候可能不会面临或者考虑这些事情。
现在的婚恋市场有些固定的“套路”或曰“格式”。其实挺不好意思的讲,我也套路过。你需要在交友平台上写一下你的大致状况,通常是这样的:
本人xx男:xx可以是工科、实验室、it、数据分析……有时候“男”也可以换成“狗”,如果是女的有时候也会说自己是“汉子”,而男的反倒不说自己是“汉子”
xx学历:从小学到博士后,从211、985到海龟
8x年:没啥好说的,今年已被钉死在老年桩上了
xx座:从圣斗士星矢那会开始,我们就开始讨论星座了,从性格到性格,但更多的作用是为了表示几月出生的
身高1xx:通常世俗的标准是男的比女的高10cm左右否则会被认为违和,后来又有了个逆袭的标准,相当于235吃豹子或者老鼠吃大象,叫做“最萌身高差”,也就是男的比女的高出了差不多一个凳子或者一个花坛那么高,纷纷被人赞颂
体重1xx:通常说,当然是胖的被鄙视了
样貌xx:现在有“颜值”一说,也就是说可以量化了。曾几何时这个量化是用“年”为单位的,比如“500年一见的美女”,“每1万5千年出现一次的美女”,嗯,就跟王母娘娘蟠桃园的桃子一样。但是跑题了,正经征婚启示没人说自己是几百年一遇的颜值。大家只说样貌尚可、中等、如图。但是现在的化妆技术也基本等于易容术了,不游个泳是很难认清真容了,也有用吃麻辣火锅检验的。基本上男的还会被认为有心机,被易容术女忍者断定为有心机。唉我只想说不是心机是心累
性格:无非是内向外向什么的
哪里人:这个几乎有个完美又复杂的全国鄙视网络,就算是同个城市也有各区域的鄙视网络
爱好xxxxxxxxxxxx:我觉得这个大多数人不写也罢,因为90%的人会写“游泳健身练瑜伽,足球篮球羽毛球,听歌读书看电影,旅行徒步养多肉”而没人会说“吃饭睡觉打豆豆”。说实话这些东西没啥门槛谁都可以做,也不容易看出来水平如何,能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中规中矩又显得不稀奇古怪,也暗示自己生活很节律很健康又富有激情。事实是,有人的爱好看起来并不那么“炫酷”,比如看电视剧啊,打游戏啊[打游戏是双刃剑,看对方是不是同好了]。或者感觉比较闷,比如十字绣啊,抄佛经啊[没有鄙视的意思,不要攻击我]。或者既炫酷又不闷,如果是朋友有这样的爱好会被大加赞扬,如果是伴侣就会被顾虑,比如极限运动啊、比如玩乐器啊、比如搏击类啊。看出问题来了吧,真正展现多样化的,个性化的爱好很大程度不会被写出来。
工作xxxx,收入x:为了不引起不适,收入只写了一个x。是时候展现硬实力了,自此往下,画风开始突变。
住房xxx:往往要注明什么区,几环内,有无贷款,是不是跟父母住
汽车xx:这个一般一带而过了,区别只在有无。通常此项参考权重不是很大,有个经典的段子是,相亲时应该直接问“你们家停车费贵不贵?”
孩子:对啦,孩子也要写,像我和你妈妈这个年纪,离婚的比例很大,这个也没什么避讳的。但是有没有孩子,孩子谁抚养,也会影响到对方的决断
欲觅:这个说起来,你别看上面那些内容千人一面哦,这一条就千奇百怪了。一般是要能够互相条件匹配啦,大差不差。还会附加一些孝敬老人啊,居家过日子啊,有责任心啊,会疼人啊。但是有的对前面那些项有很精确的要求了。比如对星座的要求,通常来说处女座位于鄙视链最底层。比如对身高有区间要求。比如对血型、工作单位、收入、住房……都有极其详尽的要求
这些只是当前这个时代的模版,跟国外的略有不同。横向对比一下的话,可能在阿拉伯国家会在意女方的陪嫁是多少。在印度女方的话语权可能会小一些。在欧美国家可能更在意文化的兼容。在日本女人嫁人以后是不工作的。这个文化差异导致的,也不能说孰优孰劣,仅供参考吧。
纵向对比的话,古时候要看“门楣”,讲究门当户对。比如经商的很少与为官的通婚,因为商人虽然大多有钱但是社会地位不高。清朝时满人做皇上,旗人只跟蒙人通婚,直到乾隆,这个人比较好色,以至于跟回汉也通婚了。但是这些都是不讲究“爱情”的,大多数夫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有在结婚当天才第一次见面,也就没有谈恋爱的环节了。直到民国,开始有自由恋爱一说,比如电影《马路天使》就是讲年轻男女恋爱结婚的故事。解放以后谈恋爱结婚这件事开始有了点“使命感”,是为了共产主义革命事业而结合。像择偶标准这件事,60年前基本看出身是不是贫农、工人什么的。40年前基本看对方的工作单位,军队、国营单位、事业单位比较吃香。现在么,基本上先看有没有房。不知道等你择偶的时候,“标准”又变成什么。
写到这里,我本来想写得有意思一点。但是现在相亲这件事本身就不怎么有意思了。征婚启示也就写得不那么有意思了。就像70年代的服装一样,不是蓝的就是绿的。
我更喜欢我上学的时候同学之间流行的互相留“档案”。一般除了血型星座之类的,会说自己最喜欢的明星是谁,最喜欢的座右铭是什么,最喜欢哪本书,最喜欢哪部电影,最喜欢的歌曲是哪首,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最好的朋友是谁,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
如果由此打开一个话题是多么容易呀。就算功利点说,也更容易找到相似的灵魂呀。可是我们往往爱把容易的事情困难化。嗯,这个我们最拿手了。
夜很深了,就说到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