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籽话珠宝——玉器欣赏·如是我闻 之 大唐篇(十)
唐代玉器充分展现了以新疆和田玉为主流的、皇家贵族生活用玉的瑰丽场面,这一时期的玉器作品,其造型、图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唐代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与融合性,创作讲求标新立异、艺术注重现实生活、用器紧追时尚,确为当时的文化艺术和创新活动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动了整个大唐帝国艺术作品的新风气,今天先生就接着和您聊历代玉器的那些事儿,让我们共同感悟器之美、玉之魂。

中国玉器风格自战国开始,逐渐摆脱神性、向写实转化,经过两汉魏晋的过渡调整,到了唐代玉器的现实主义风格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同时它大大突破了以往宗教用玉、礼仪用玉、贵族用玉的陈规,随着门阀制度的衰退,玉器的使用也开始进入了地主士族的门庭,从而开创了玉器艺术世俗化、赏玩化、多样化、写实化的崭新风貌。艺术作品面向自然,取材于生活,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走兽、自然中的风光、行云流水、奇花异草,无一不在玉器图案中再现,充分体现了时人安居乐业、经济富足、热爱生活的精神面貌。


在唐代玉器中,除了传统的装饰图案外,我们还经常见到一些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纹饰,大多发现于玉带板上,他们披着卷曲的头发、深目高鼻,身着窄袖紧身衣,肩披飘带、足穿长筒靴,或坐或立,有的手捧圆盒、宝物作敬献状,有的手执装满美酒的凤首壶,还有的是千姿百态的乐舞形象,吹拉弹唱、神采飞扬、热闹非凡,活生生一副典型的中亚胡人生活的舞乐宴饮画面,这些外来的图纹,被正式吸收雕刻在代表官职级别的玉带板上,足以说明了唐代那种宽大的胸怀和博采众长的大无畏气概。

选择了图案花纹,如何进行雕刻琢磨,采取什么手法、形式加以表现,这也是各朝代不同风格的区别所在,唐代的图案,无论是人物的衣裙、植物的花蕊、动物的皮毛、还是禽鸟的羽翅等,均善选用大量舒展流畅或密集短小纤细的阴线加以装饰,而且每件作品都能较好的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极力突出个性、强调生活性,从而使唐代玉器既具造型美,又具工艺美,更富神态美。

今天我们就先聊到这里,让大家对唐代玉器艺术风格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明天我们将继续分享这个话题。先生立身于江湖,而非庙堂之上,煮酒、烹茶、论玉,咱们聊的是情怀,悟的是人间正道,玉器清赏,如是我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