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经天 | 总有好故事
举目全娱乐圈,黑料白料无数年飞不停的人,只有他一人。
举目全娱乐圈,能够对任何非议放任自流视而不见的人,只有他一人。
举目全娱乐圈,从20岁到30岁甚至40岁想说就说想骂就骂想哭就哭的人,也只有他一人。
在这个偶然而无趣的夏天,我特八卦地从众多八卦里把他扒拉出来,讥笑他,数落他,然后好奇他,喜欢他……终于忍不住,以一个大龄小粉的角色,想要为他立下一支漂亮的flag。
他是金马奖史上最不得志的影帝。他的情史知名度盖过作品知名。他曾被唾弃为娱乐圈头号劈腿渣男,并一度潦倒到靠卖鞋子换取生活费。一米八四大直男的他,曾在片场因为导演的冷落失声大哭。30老几的他,面对绯闻的包围毫无顾忌在微博上怒对网友。
与此同时。他还是台湾收视率最高的偶像剧男主角。两岸三地一众天后MV的御用男主。台湾文艺名导钮承泽力捧的新人。侯孝贤眼中为数不多的“不错”的男演员之一。他曾以炸裂式的演技在某影片中力压邓超令观众大呼惊艳。
他是演员阮经天。
在大众的茶余饭后日常里,或许这样的阮经天真的是大家谈笑八卦的好题材。满世界的爱豆养成平台经营和引导着普罗大众的喜笑或怒骂,层出不穷的媒体捕风捉影搜罗和撰写着各种隐私和话题以博得一篇篇10万+爆文……踩死你,捧红你;爱死你,流放你……信息爆炸和娱乐至上的年代,这种故事变成了再平常不过的消遣。
很多人说:一个演员过早达到巅峰并不是好事。28岁突然成为影帝,因个人原因没有参加颁奖晚宴而被媒体注解为“刚牛逼就耍大牌”,“金马史上最水的影帝”,而后被连续扒出各种花边情史……当故事的逻辑顺理成章之后,他果然一蹶不振沦落为三流小演员。这样的人设路径多么符合“出名太早前途尽毁”的故事定律啊!这是人们最愿意相信、最乐意传播、最喜欢往里面加料的故事原材。
可是这个叫阮经天的男演员,注定不是大众及世俗台本里的常规角色。
面对所有的质疑,他忍耐、蛰伏、一口一口吞咽下所有的误解和不公平对待;他选择把自己藏起来,停下所有计划,不谙世事,每天骑车、健身、陪家人,直到心平气和后再走出来;他不卑不亢,在公众面前从不掩饰自己的失意也从不放弃把握每一个新的可能。从出道至今16年,从台湾到内地,他珍惜每一个角色,哪怕是被人唾弃的烂片或配角……命运的热捧或踩踏,让他一点点戒掉曾经的狂傲和暴躁,抚平自尊与自卑之间的强烈失衡。他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去做、去面对,不计过往,不问将来,只在心里隐约相信:总有一天会好的。
这样的阮经天,让人忍不住想要扒开娱乐圈华丽而浮夸的外壳,去探视他内心深处更美好、更可贵、更闪耀的那一面。
据说拍《艋舺》的时候,有一场戏是和尚亲手杀死志龙的父亲又在仓库遇到志龙,和尚复杂的仇恨、愤怒与兄弟情义在这一刻需要彻底爆发。这场戏他始终很难进入状态,钮承泽刺激他说:“你还想回家买卖鞋子吗?你还要靠挖瓦罐里的零钱撑日子吗?你还要重回那些狗日的暗无天日的日子里去吗?”……现实生活里的所有艰难和委屈顷刻涌上心头,他歇斯底里嘶吼、痛哭,直到导演喊停,他仍哭到停不下来。
《暴走神探》几乎从片头暴打到片尾,拳脚相加,酷刑拷打,他没有偷懒、没用替身,一路打到底。明明一张漂漂亮亮的偶像派脸孔,偏偏从头到尾伤横累累血肉模糊,让人几乎忘记他也有一副峻峭的模样。以至于有网友评论:简直怀疑导演找他来演这个角色,就是要故意折磨他的。
拍《心理罪城市之光》的时候,有一场他和邓超双男对峙的戏份,开拍之前导演和演员说戏。导演单独与邓超说,而让他在一边的废弃工厂的台子上等待。等了很久,导演始终没有叫他。他越等越难过,越等越伤心,直到愤怒的情绪充斥了整个神经。后来这种情绪被带入后面的那场戏,于是大家看到了屏幕上完全炸裂的那一段表演……那场戏结束后,他一个人离开,当他离开的时候,他说他感觉所有人都在为他让路,都在避让他。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恐惧、陌生和疏离。他跑到片场外,忍不住大哭了一场。
这样的阮经天,让人心疼,更让人喜欢;让人唏嘘,更让人钦佩。
看了他几乎所有的电影,翻看他的图片,视频。时装大片上的他,光鲜油亮的发型,一身身雅痞的打扮,嘴角坏坏的笑,撩人的眼神,华丽丽的外表下总让人有一种虚假繁荣的错觉……这样的阮经天,似乎和我们隔着很远很远的距离。但是MINI广告片儿里的他,机场蒙松着睡眼推着行李赶早班机的他,喜欢带妈妈去旅行带弟弟去兜风的他,松散的T恤牛仔,随意的发型,孩子气或温暖的笑……你又会觉得,这应该才是比较真实的“小天”,一个平凡善良、阳光可爱的大男孩。
在这个娱乐满天飞的世界,我们消费着明星,也被明星消费着。在隔着没有人看得透也无需看透的电脑屏和手机屏,所有的一切,也许只是一场商业人设的轻松玩笑,也许只是粉丝经济下的主观臆断和自我意淫。但是对于我来说,我只是相信:那些经历黑暗依然坚持向善的人,老天爷一定会赏赐他更好的未来。
最好的故事,总是在最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