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块广告牌》和《我不是药神》
《三块广告牌》(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是由美国福斯探照灯公司、英国Film 4公司联合出品,马丁·麦克唐纳编导,艾比·考尼什、山姆·洛克威尔、伍迪·哈里森等主演的电影,于2017年11月10日在北美上映,2018年3月2日在中国上映。该片讲述了一位母亲的女儿惨遭杀害,正义不得伸张之时,她决定树起广告牌,以此和当地警察对峙的故事。2018年3月5日,该片获得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最佳女主角奖。
《我不是药神》是由坏猴子影业出品,文牧野执导,徐峥、王传君、周一围等主演的电影,于2018年7月5日上映。该片由真实社会事件改编,讲述了一位药店店主从印度代购治疗慢粒白血病的药获得极大利润,开始贩药敛财之道后良心发现的故事。
最近看的影视作品有点多,先从这两部写起,算是对自己生活的记录,也算是一种思绪的整理。上面两段是我摘自网上的电影简介。
没写过影评,不知道从哪些角度着手,全是说自己的感悟。首先,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国内的片子大多是敌不过欧美制片的;细节处理方面,剧情都很紧凑,每一个场景的缺失都可能导致剧情的不完整;我为什么要把这两部片子放一起,不仅仅是因为我恰好在近两天看了这两部电影,而是我从剧情中感受到一些相似的地方。国内的很多电影,包括现实生活中很多情况下都会不停地设置主角光环,不断地造神,造毫无瑕疵的神。我一点也不怀疑这世间的确有一些神一样存在的人,这些神当然值得我们仰望,但是仰望完了之后呢?平凡如你我的人,也要去奋不顾身,拼尽一切去靠近这毫无瑕疵的神么?我自己并没有这种想法,所以我不喜欢看主角光环严重的电影。我们仰望星空,我们更需要脚踏实地。我喜欢《三块广告牌》里面的母亲,她为了寻找奸杀女儿的凶手一往无前,她不断地想要填补自己的愧疚和不安,可是这个过程中她又伤害了别人(局长因为她施加的压力自杀,一名警察差点因为她放的火丧命,警察逃离火场时唯一带出来的案卷竟然是她女儿的),而这种伤害最终又变回了善意,她看见局长因胰腺癌咯血却依然在与她争吵时,她瞬间变成了同情局长,局长死前给她那难以续费的广告牌缴了一个月租金,希望她继续下去;那名当初冲动易怒的警察看了局长给他的信,那种被人理解的释放,瞬间让他变了个样,后面帮助侦案并且准备与她一起去寻找那个醉酒时说自己对女孩犯下罪行的坏人。这些剧情,它体现出来的从来都不是一个神力挽狂澜,那是生活中平凡的你我,是我们在一条路上执迷不悟却看不见别人为我们的执迷受到的伤害;是我们坚持自我准备与身边一切反对我观点的人为敌时,看见这些敌人竟也为我着想时内心飘过一丝哀怜与不忍;不被人理解时,痛苦,想放弃,一直到有一个人坚信你能行,你也能咬紧牙关走下去。这些统统让我感动,让我现在想来就可以泪流不止,哪里有完美?不过是立场不同,结论不同罢了。电影的最后,犯罪者依然没有找到,结局可能会让人失望,但是这个过程中人们展示的真实自我,已经让我意犹未尽。再说《我不是药神》一样是市井小民,剧情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养孩子,养老人,不给家里人带来负担。我们都知道肩负了别人的命,是一种多么忍辱负重的存在,但是当命运选择了徐峥时,他没有退缩,没有在自己可以功成身退的时候放弃身边需要救助的人儿让自己苟活。宣传照里每个人都在笑,可是背后全是辛酸泪。我这个人的要求有时候会比较苛刻,向来不看好单一选择中确定了结果的,只相信众多选项下的抉择。当他可以走别的轻松路时,为什么偏偏选了这条难走的路,在我看来,这就是来自一个平凡人的担当和善意,这善意与信仰无关,却与人性相关。局里的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立场,除了药厂过于严苛之外,其他的立场我觉得都有内在和外在的原因。
两部剧里,没有造无瑕疵的神,时好时坏的人最终选择了善良,这才是最可贵的。愿此生的你我,可以犯错,却忠于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