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段关系迅速疏远的两条捷径
人际交往中的禁忌可以产生不同的效应,以前一直按直接表现形式分类,不真诚伤害于人、不坦率失信于人、自私自利唾弃于人、损人不利己瞠目于人...
最近身边几件事,让我突然觉得,如果一定要排名的话,交浅言深和交厚言薄应该是可以让一段关系迅速疏远甚至破裂的两条捷径。

(一)
听说舅舅和表弟闹别扭,原因是给表弟新房装修时对于冰箱的摆放位置发生冲突。
我问娘亲的看法,真是庆幸,她老人家说,给谁装修房子当然就应该听从谁的意见。或许也是娘亲不得不形成的曲线思维,同一屋檐下生活不得不迁就于我这种不干活只休息的懒人😄
因为很多原因,这么多年来,舅舅和自己的儿子关系非常一般,好不容易争取到机会帮儿子装修,本是一个可以缓解关系的好机会,但反倒加剧了冲突。
舅舅执念于中国50年代传统思维,觉得冰箱是用来装剩菜剩饭的,理应放在厨房;表弟这代走在前卫顶端的90后认为冰箱是用来冰镇啤酒饮料水果的容器🍺,必须放在打网游时随手可触之处。
如若是一对感情深厚的父子,讨论一下倒无妨,但仰仗二十几年的淡泊,对于这种小事儿细枝末节地指点江山,就显得违和了。
同理,娘亲说舅舅从小宠溺我,让劝劝,省得老人家着急上火,我婉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个家庭也都有自己的生活,情深不若子,我的责任是过好自己生活的基础上,哄明白我亲爸😄

(二)
常想,为啥一个好人,却没有一个好的口碑呢?
一个虽然谈不上喜欢但却尊敬于其人品的老领导,屡次听起她的江湖传说,最近又被身边很亲近的人诟病,曾几度试着替她开脱解释,这次终于未果,连自己一起被诘问,于是也只能泥菩萨过河。
老领导是个好同志,不卑不亢不蒙不骗,刚正不阿严谨公正,同时也是个性情中人,说通俗点儿,也可以叫有点儿任性,高兴了哈哈笑,不高兴了嗷嗷叫,心情好了开着玩笑唠,心情阴郁黑着脸怒吼。
又因为不是个社交油头,时而会因为想缓解一下气氛而开了不该开的玩笑,时而会因为心中不满克制不住又觉得平时关系不错而像自家人一样地诘责对方,时而还因为懒得周旋而特意尝试亲和地口无遮拦...
或许人性本难完美,我们总是权衡过后决定取舍,就像自己因为不善言辞害怕麻烦选择包子性格一样,或许她觉得可以通过言语解决的问题绝对不委屈自己。

(三)
刚过去的71,让我恍惚了好一阵儿。
本科一同学,要好了十几年,妈妈有时提起还说哪能因为几句话就不联系了呢,跟小孩儿过家家似的。她的生日是71。
后来想想,不是因为简单的几句话,如果几句话就可以摧毁的一段感情,一定换不回我的恍惚,根源在于生活的轨迹不再同频。
时隔这么久,偶尔还会忆起我们在最后的朋友时光里她最后的言辞,因为觉得她的眼界比我宽广,眼光也比我长远,就考雅思还是托福的问题征求她的意见,她说,你这么优秀,这两个一起考都没问题,加油哦!
或许,任何一段感情都是有生命的,于是,我用不说哦来祭祀这份美好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