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为什么屡次出现?这套彩虹色的绘本,也许可以帮我们找到答案
前几日,阿晴和一个女性朋友聊天,她说:“总感觉最近孩子怪怪的,回来的时候也不喜欢说话,老是做噩梦,还很抗拒去学校。”
关于这样的事情,阿晴真是听说太多了,孩子可能在学校里被欺负了。

前几日震惊朋友圈的“米脂中学杀人案”在榆林中院开庭。一位青年男子将匕首举向了19位学生,其中有14位女生,导致9人死亡。行凶者在面对这些无辜的孩子时,满眼凶光、一脸仇恨,刀刀致命,没有丝毫犹豫。案发后不久,犯罪嫌疑人就被警方逮捕。

在他的初步审查中,有句话让阿晴很痛心。“他之所以去砍人。是因为他曾经在米脂三中上学时遭受到了同学欺负,校园暴力。所以他记恨学生,才持匕首杀人。”

米脂中学案也是一场因校园暴力引起的悲剧。
校园暴力频频出现在新闻热点里,多次教育,多次再犯。校园暴力宛若学校的毒瘤强硬的存在于每一个小朋友们的成长阴影中。

为了加强对校园暴力行为的预防和惩罚,日本在学校的各个角落设置了摄像头;美国、韩国等国家通过了校园欺凌的法案,若未成年人犯法,将获得和成年人一样的刑罚。

刑法确实能给校园暴力的作案者一些震慑,然而这并不能解决暴力的源头。
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是什么让他们可以无视生命和人格的尊严,做出扇同学耳光、扒光女生衣服等恶劣的事情。
阿晴认为我们一直在给予孩子很多爱,而我们忘了,教孩子去爱人也是一种爱的能力。校园暴力的产生,大多是因为我们总带着欺凌的态度去面对校园中的不太一样的少数派,这些少数派他们大多身患残疾、身材弱小......
阿晴今天推荐的“关爱系列绘本”也许可以给你一个温暖的爱人的方式。
“关爱绘本”让若晴童书的常常姐说:“每个孩子应该人手一套才对。”这套绘本有什么样的魔力,让阅书千卷的常常姐这样推荐呢。

如果绘本有颜色的属性,阿晴认为这套“关爱绘本”就是彩虹色,是折射出的太阳的颜色,是给人以温暖明快的治愈色,给人温暖与力量。
1、接纳世界的不同色彩

“关爱绘本”它有些特别,在书里出现的都是一些与众不同的孩子,就像患了唐氏综合征的大卫、得了孤独症的约翰和癫痫患儿劳拉......

这些疾病虽然是小众病症,然而当“小众”加起来就不怎么小众了。仅仅是自闭症在全球就有6700万的患者,每150个新生儿中就可能有一位自闭症患儿。在正常的孩子面前,这些患了小众疾病的小朋友的动作总是有些区别,他们看起来很弱小,讲话不清楚、学习很慢、小动作特别多……

正是这些不认知的误会,造成了我们对这些小朋友采取隔离、冷漠对态度,甚至是暴力相加。然而,也许他们会像孤独者患者约翰一样拥有着天才的数学基因和绘画的天赋。虽然得了小众疾病,他们也有自己的闪光点。

正如彩虹有红黄蓝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没有两个孩子的成长经历是一样的。这套“关爱绘本”教会我们,在面对别人的不同时,我们应该怀抱关爱的心情去接纳他们,引领小朋友们踏上接受差异的心灵旅途。
2、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癫痫是脑袋中电流大爆炸,白化病是因为身体内没有白色素沉淀,这套绘本用简单的小故事,让小朋友们认知某些小众疾病的发生原因。

同时通过各种身患小众疾病的名人的案例,向小朋友们暗示,这些小众病并不是罕见,这不妨碍他们像达芬奇、梵高一样有所成就。


“关爱绘本”用这样温馨的角度帮助家长和孩子从不一样的角度了解小众疾病的特别之处,消除对小众疾病的一些误解,使我们公正地看待和帮助这些有特殊需求的儿童。同时也可以帮助这些不一样的小孩子树立信心,客观的看待自己的不同,捡起对生活的乐观和希望。
3、善良是一辈子都要修行的课题
教育就是播种下一粒粒美好的种子,用心浇灌,总有一天会发芽的。我们种下理解,就可以让孩子们收获的是一颗平等接纳的心。我们种下关爱,小朋友们收获的是一个友善的人生。

“关爱绘本”用彩色的画面启发孩子:那些患了小众疾病的人尽管他们行为怪异,但同样享有人的尊严和优点,从而使孩子明白同情弱者是美好心灵的体现。面对别人的不幸,我们应怀抱关爱,勇敢的承担起责任。
阿晴想如果米脂高中案中的那个杀人犯,在高中时期接受到的不是同学的暴力相加,而是鼓励与尊重,也许就会扭转这样一出悲剧的发生。
父母必读养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徐凡老师这为这套“关爱绘本”的推荐语里写到:
“生活中的爱,来自彼此的交流、理解和互动。我们希望孩子能够爱长辈、爱亲朋, 能够友善地面对各种“小众”,能够理智地面对自己的“特殊”。
那么我们就要帮助孩子认识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感受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色彩和价值。 ”


我就是我
是不一样的烟火
“关爱绘本”8月新书强势来袭
敬请关注“关爱系列:小梅和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