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的救济
书名:《圣女的救济》 作者:[日]东野圭吾 译者:袁斌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版次:2017-1 阅读时间:2017.7.17-2018.7.23
一般的凶手都是千方百计设法杀人,这次的凶手却正好相反,她为了不杀人而倾注了全部精力。这件案子的手法只在理论上可行,现实中几乎无法做到,更绝难破解。
以前看《嫌疑人X的献身》的时候我就很喜欢汤川,毕竟他是唯一一个可以和石神较量的人。帝都大学的物理学教授,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很容易被细节所吸引。汤川是一个被物理学耽误的天才型侦探,他总是帮助草薙破解一些疑难案件。当初石神制造的完美犯罪也在汤川的眼中露出了破绽。东野圭吾在《圣女的救济》的腰封中这样描述这个故事:《嫌疑人X的献身》里,我让数学家石神登场,与物理学家汤川展开逻辑对逻辑的较量。汤川最不擅长不合逻辑的推理,我就让他在《圣女的救济》中遇到完全不按逻辑出牌的对手,一个与石神类型迥异的劲敌。出于对《嫌疑人X的献身》的喜爱,没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就已经喜欢了,我试想我会像当初喜欢石神一样,喜欢汤川的这位劲敌。
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这位劲敌是一位女性。和汤川对垒的人应该是一个和石神一般的男性才对,气场和汤川不相上下,沉着而又冷静,但又怪癖地不走寻常路。汤川说,这件案子的手法只在理论上可行,现实中几乎无法做到。当我得知犯案的人是一位女性的时候,我就知道如果理论上可行,现实生活中也能做到。毕竟女人是一种奇怪的物种,直觉很准,毅力持久(不知道作者在设置嫌疑人性别的时候是否有这方面的考虑)。
真柴义孝被发现死在家里厨房的时候,真柴绫音正在北海道的家中。真柴义孝和真柴绫音已经结婚一年了,当初结婚的约定到了截止时间。结婚之前真柴义孝如此跟真柴绫音说:“如果结婚一年之后,我们仍然怀不上孩子,我们就分手!”对真柴义孝而言,婚姻的全部就是孩子,有孩子才有婚姻。他所能接受的婚姻的完美形式就是他人口中的奉子成婚。既然如此,那他又为何冒着真柴绫音怀不上孩子的风险和她结婚呢?案件一开始,真柴义孝和真柴绫音的婚姻就不合逻辑。内海薰从香槟杯没有收回柜子一事怀疑嫌疑人就是真柴绫音。真柴绫音是一个对生活品质要求极高的人,家里装有净水装置的情况下冰箱里仍然准备着瓶装水,柜子里的酒杯也因功能不同配备了很多,卧室里的挂饰是真柴绫音自己手工制作的拼布挂毯,房子里的各处都体现着真柴绫音极高的品味。这样的人会留着香槟杯在琉璃台上不收入柜中吗?唯一的解释就是真柴绫音知道自己不会离开太久,她对即将发生在义孝身上的事情心知肚明。可是此时真柴绫音身处北海道父母的家中,拥有不在场证明的她如何实施犯罪呢?嫌疑人的作案手法不合逻辑。不擅长不合逻辑推理的汤川给出了答案,嫌疑人就是真柴绫音。到底是怎样的劲敌可以和石神相提并论呢?怎样的作案手法可以堪称完美犯罪呢?原因只有一个,绫音的毅力让这场犯罪成为了可能。这场犯罪只有绫音能够实施,其他人绝难办到。故事的结论居然出现了唯一性和排他性,这也成为了这起犯罪最不合逻辑的地方!
真柴义孝有一位前女友名叫津久井润子,而津久井润子和真柴绫音是在英国留学时就认识的闺蜜好友。接下来就发生了一般的狗血剧情,闺蜜两人都喜欢上了同一个人。当真柴义孝以怀不上孩子为由和润子分手的时候,润子发现义孝和绫音在一起了。润子受到了双重打击,失去男友的痛苦和闺蜜好友的背叛。于是润子受不了这种打击选择服用毒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润子自杀之前将一包砒霜邮寄给了绫音,润子是想警告绫音,她现在所遭遇的一切就是绫音以后要经历的一切。因为润子知道绫音因为先天性的原因无法生育的事实,而孩子是绫音和义孝绕不过的障碍。当结婚前,义孝向绫音提出约定之事时,绫音才清醒过来,于是她在净水器里放入了砒霜。如果约定没有截止,她将一直照顾义孝,和他共度一生。如果义孝决定结束他们的婚姻,她将停止救赎,什么都不做就能终止义孝的生命!当义孝决定和绫音分手的时候,一年前下的毒药流入义孝的咖啡杯中,带走了他的生命。
案件将女人的毅力和执着夸大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从绫音往净水器下毒的那天起,厨房就成为了其他人的禁地。义孝在起居室办公的时候,绫音就在起居室缝制拼布,以便随时都能伺候义孝。结婚之后,绫音特地去学习了厨师的课程,其他人再也没有机会接近厨房。绫音变成猪饲先生口中的完美太太,不曾想她竟是为了监督其他人不进入厨房。绫音为了不让义孝中毒而死,她付出了全部精力。明明是杀死义孝的人,却用长达一年的时间不让他中毒。绫音在救济义孝的同时,也是在救济自己。得知事实的真相之后,竟发现案件的经过竟是如此的不合逻辑!
汤川和内海薰曾经就恐龙化石一事展开讨论,汤川说,人们有时也会出现一心只顾获得恐龙骨,反而把最重要的东西给排除掉的情况。在案件寻求真相的过程中,办案人员不能拥有的情感就是偏见!汤川说,案件的进展需要和持不同态度的刑警讨论,目的在于让自己可以拥有更多的观点,尽量避免偏见。内海薰从一开始就认定嫌疑人是真柴绫音,她找不到任何证据,就是一种直觉,这是一种偏见。草薙始终不相信真柴绫音就是嫌疑人,于是将调查的重点放在真柴义孝的前女友和社会关系上,这是一种偏见。汤川辩证地吸收两人的观点,重新回顾案情,关注没有关注的细节,尽量去还原案件本身,最后找到了犯罪手法。福尔摩斯曾经说,排除掉不可能发生的,剩下的答案就算多么的不可思议也是真相!摒除偏见,得到的答案才是真实的!
在大众的眼中,女人是水做的,柔弱且温柔,但女人还有更为坚韧的一面,真柴绫音正是突出发挥了女人这方面的品质。为了爱,可以隐忍。真柴绫音付出自己的全部精力让义孝不中毒身亡;为了爱,亦可以决绝!当真柴义孝决定和他离婚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下定决心,让真柴义孝中毒而死!东野圭吾似乎想告诉人们一件事:绝对不要惹女人,因为女人你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