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梭人真的是一个老婆N个老公吗?
摩梭人的风俗
在那个似乎被人遗忘的美丽泸沽湖畔,遗留着人类早已丢失的母系的一粒种子,她就像是一册人人都想读却读不懂的孤本。
世界太多的目光聚焦到这个地方的秀丽风景和独特的摩梭风情上,其中泸沽湖摩梭人的走婚风俗最能引发世人的探秘之心。

这个“女儿国”的女子漂亮多情,浪漫迷人。但并不是只有女人,而是女性享有极高的地位和话语权。
误解一:
摩梭人女尊男卑
摩梭人虽然实行母系家庭,以母为尊,但是却并不贬低男性地位。在摩梭人家庭中最具权威的祖母屋是由两根柱支撑,分别为“男柱”和“女柱”,代表男女平等,男柱和女柱必须出自同一棵树,女柱为根,男柱为干,象征“女本男末”。由此可看出,在摩梭人的观念里,男子也是家庭的支柱,因此摩梭人并非是外界相传的女尊男卑的世界。

在摩梭母系家庭中,只有“同一根根”(同一母系血缘)母系成员是的亲人,包括母亲,女儿,儿子,舅舅等,“父亲”,“妻子”等都是外人。
家中没有父亲但有舅舅,母系家庭中的成年男性一般以舅舅的身份和名义进行活动,他们尽力协助“达”,参加全家的一切活动,抚养姐妹的子女,共同维系母系大家庭。
当他们年老的时候,就由他们姐妹的子女照顾,由于共同的生活和劳作,与姐妹的子女之间的关系比其生父的关系更为密切和特殊。

误解二:
走婚是一夜情
除了少部分家庭是为增加劳动力招婿或者为了继承家庭权财娶妻的情况,相当部分的摩梭人至今依然保留着者男不娶女不嫁的原始婚姻,在当地俗称“走婚”。
摩梭人是母系社会,在日间,男女很少单独相处,只会聚会上以舞蹈、歌唱的方式对意中人表达心意。
男子若是对女子倾心的话,在日间约好女子后,会在半夜的时候爬到女子的“花楼”(摩梭成年女性的房间,独立于祖母屋即“家屋”外),传统上会骑马前往,但不能于正门进入花楼,而要爬窗,再把帽子之类的物品挂在门外,表示两人正在约会,叫其他人不要打扰。

然后在天不亮的时候就必须离开,这时可由正门离开。若于天亮或女方家长辈起床后才离开,会被视为无礼。
走婚是情投意合的男女透过男到女家走婚,维持感情与生养下一代的方式。

误解三:
小孩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

由于母系社会中由女性当家,因此所生下的小孩归母家生养,生父会在满月时公开举办宴席,承认彼此的血缘关系。
事实上,所有摩梭人都知道自己的父亲,只是没有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孩子摆满月酒时,母亲需要邀请父亲出席并确认亲子关系。
在过年、重大节日时,子女必须去父亲家中拜见父亲,父亲亦会送礼物给子女。子女有重大仪式如成年礼等,父亲亦必须在场。
但父亲并不负责管教和供养子女,他们只需要管教和供养姊妹的子女,与外甥的关系比亲子女亲密。

误解四:
走婚很随意对象可多个
摩梭人走婚往往是通过在篝火晚会的舞蹈中一对一的对唱,建立下一些深厚的感情。
当双方暗自的向对方发送了暗恋的信号之后,男方才能偷偷的走进女方的花房里。在这整个过程中,男女的恋爱关系只能悄悄的进行。
摩梭人的走婚在这方面其实有着严格的规定,首先走婚的对象不可是近亲。
所有摩梭人出生后名字即会入家谱,并且是入父母亲双方的家谱。
待长大成人有中意的对象后,就会去分别翻查彼此的家谱,确保彼此不是近亲方可交往。其次,每个阿夏与阿住(情人间称呼)都是一对一的固定关系,不能一人同时和多个人进行走婚。如若想更换走婚对象,必须是在两人感情破裂和结束后才可更换。

误解五:
摩梭族
摩梭人是一个未识别民族,该族群在国家的整个识别过程中,并未经中央政府以公告的方式宣告民族族别身份。
走婚是摩梭人情爱的一个符号,与外界相传不同,它是其实非常的简单和纯净。对于摩梭人而言,走婚让他们一生在恋爱,一生在浪漫,无论穿过了多少个世纪,写在历史深处的都是纯粹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