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安排与设计 韩城中学高级教师 张方直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根基所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就是语文教师根据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语文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个程序和具体环节及其有关层面作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它是介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中间地带”,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那么,如何使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科学化、最优化呢?
一、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应注意的方面
1.语文教师要有新颖的教学思路
面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设计出风格迥异的课来。语文课是最具独创性、最能充分展示教学个性的学科。每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都是一朵独一无二的精神花朵,因此语文教师要有别出心裁、不拘一格的教学思路。首先,教师要有超前意识,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拘泥于教参,不受名人名言的束缚,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还可以用自己的个性进行组织教学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其次,教师要找准教学“突破口”。教师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教学思路的“突破口”。学生个性的差异和个体发展都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创造性地促进“个性的个人”的全面发展,使之形成优良的个性。教学思路应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个性化的教学思路不是拘泥于一家之言、之行,而是在尊重教育规律上各展所长。
2.教师教学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受教育者的基础、能力、生理、心理等不同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对不同层次的需求都能适应的方法性原则。它具有适度性、量力性。
教师对不同学生要有不同要求,授课时,教师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要处理好一般与个别(优生与学困生)的学生关系,对教学内容、教学深度及其教学广度适时予以弹性调节,充分调动、发挥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创设出主动学习氛围,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兴趣。
3.教学中要注意语言的交际功能
语言学习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独立地进行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交际性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是新教材编写的出发点。语文教学的实质是交际。课堂教学并非是“我教你学”,而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课堂教学活动是通过交际使学生认识语文、掌握语法、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的认知活动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教学双方都为彼此提供信息,教学就是为了促进交流。鉴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注意设置有意义的语言情景,安排各类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和知识进行交际,使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尽量体现真实的交际。教师在设计时要创造信息沟通渠道,使学生感到进行交际活动的必要性。
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
1.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新课改下,语文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让素质教育思想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通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一切”。
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快的情绪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否越来越浓厚?学习的态度是否越来越积极?学生语文学习的信心是否越来越强?教师必须关注这些问题。
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养成。语文课堂不仅是语文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2.利用多媒体优化语文教学设计
录音、录像、投影仪、幻灯、电脑多媒体等是现代语文教学经常使用的重要教学手段,为我们大幅度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之中,全方位地感受故事情节的刺激,产生需要运用的语文激情。例如,在多媒体教室学习,和蔼可亲的声音、悦耳动听的音乐、逼真的音响效果、栩栩如生的影视画面,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
多媒体生动、形象,能使学生的视觉、听觉和动觉都参与到语文实践中来,由学生的被动听讲变为主动参与。变化的情景、多方位的语言刺激和实践活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多媒体的运用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语言信息的活动强度,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语文学习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应尽可能考虑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语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语文教师要从语言学习入手,立足于文本,充分接触文本,精心设计提问,又超越文本,有效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有效而又充满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