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书籍总结
持续更新......
都说第一胎照书养,第二胎照猪养,从无敌美少女突然转变角色成为妈妈,难免会不知所措,所以早早就吞了各种书在家里,唯恐无法应付一个新的小生命。
以下列出了我截止到2018年7月份所购买的育儿书籍,包括知识百科类和心理类,每本书会做内容的简要介绍和购买星级推荐。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年轻父母完美地应对角色转换。
1. 海蒂育儿大百科(0~1岁),第二版。4颗星
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1)宝宝的第一年:宝宝出生前的准备,母乳喂养的基本知识,新生儿护理,后面则按照宝宝1~12个月分别进行介绍,会介绍宝宝到了这个月份可以做什么以及父母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每个月份介绍都很详细的,基本可以应对宝宝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2)特别关注:介绍了宝宝生病及一些急救常识。(3)家里有了宝宝:父母自身遇到的问题及一些辅食介绍。
建议在宝宝出生之前,先阅读第一部分的前4章,然后随着宝宝成长提前去阅读每个月份的介绍。至于第二/三部分则可按需阅读,出现相应问题时随时查找。
2.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6版。5颗星
如果买了这本书,则可直接忽略第一本。这本书的内容比第一本更全面,在应对宝宝可能出现的疾病方面介绍更为详细。此外,整本书的设计和逻辑也更为清晰。全书分为2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新生儿的准备及按月份从5个方面介绍(生长发育,基本看护,健康观察,疫苗接种,安全检查),一直讲述到3岁。但有一点不好之处即是在介绍每个阶段的特征时,并非按照1个月,而是以3个月进行划分,那么想要很具体了解每个月情况的父母就可以绕行寻找其他书籍了。书的第二部分则按照身体的不同器官进行分类,介绍了一些相关疾病和治疗建议。
建议先阅读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按需查找。
3. 婴幼儿睡眠圣经,升级修订版。4颗星。
这本书围绕着婴幼儿睡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看完之后我能记住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5个月前的宝宝清醒间隔不超过2小时就要再次睡眠。目前我宝宝3个月,一直按照此建议践行,效果还不错,宝宝白天晚上都睡得比较好。
全书也是分为3大部分,第1部分介绍了孩子睡眠原理和基本知识,第2部分讲不同阶段的宝宝如果培养睡眠及睡眠问题,第3部分介绍了其他睡眠障碍和问题。稍后会专门更新一篇关于婴儿睡眠的文章。
4. 幼儿心理百科,5颗星
该书围绕着0~6岁的婴幼儿在心理上会出现的问题,给出了很明确的建议,一扫我的很多困惑和盲点。序言就是围绕着父母最关心的30个问题以Q&A形式进行阐述,随后的章节则按照1岁/2岁/。。。/6岁展开。
我目前只阅读了语言和第一章(1岁孩子特点须知),其中序言部分印象很深的几点有:
1. 关于看电视:作者强调不要让2岁以下的孩子看电视,电视是单向传播,会妨碍儿童的语言和智力发育。
2. 关于孩子不认生,看书之前我以为不认生是孩子性格外向,大胆的一种表现,阅读之后才知道不认生可能是依恋关系不明确导致的,形成正常依恋关系的孩子在2岁前都会排斥陌生人。另外,不认生还可能是大脑机能发育存在问题,最具代表的就是自闭症。
3. 关于孩子识字:以前认为早早就要较孩子认字,这是聪明的一种体现。作者言3~6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远胜过识字。对于识字这种掌握规则、公式等纯客观知识的学习,等上学之后再学也不晚,千万不能耽误了孩子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
第一章,则主要讲述了婴儿啼哭/睡眠/认生&分离焦虑症/不良习惯/性格/抚养态度/成长&发育,每一点都阐述了相关问题及建议,非常实用。
4. 父母效能训练手册(40周年纪念版),4颗星
这本书和下面推荐的《正面管教》都是围绕孩子教育展开的,提供了一种与中国传统育儿所不同的教育孩子以及和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 奠定了我以后的育儿心态和理念。效能手册这本书主要是介绍了P.E.T(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教育方法,具体阐述了“积极倾听”,“我-信息”,“没有输家”几种技巧,告知读者如何说,孩子才肯听 以及 如何听,孩子才肯说。以这几种方法构建和谐、健康的亲子关系。
5. 正面管教(修订版),5颗星
正面管教时一种既不用严厉也不用娇纵的方法,它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在孩子自控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种技能。全书围绕“正面管教”展开,解释了其他教育方式不当之处及长远影响,从而引出正面管教的重要意义。看完之后,印象最深的几个词当属“和善而坚定”,“归属感和价值感”,“改善而不是完美”。其实,养育孩子的过程,是父母与孩子一同成长的过程,并不是当方面的管教,在对待孩子时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致力于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对错误对的惩罚。这本书能很好地建立新父母的育儿理念以免在传统观念中越走越远,这样就能从一开始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促进孩子更健康的成长。
6. 你的1岁孩子,5颗星
最近我家18个月的小宝宝突然开始难缠、恼人、莫名其妙地生气大哭,也开始会拒绝说“不要、不要”,所以赶紧来翻翻这本超级实用的孩子成长指南,看看该如何应对。
孩子从1岁3个月左右,开始从乖巧的开心果走向叛逆的淘气包,1岁半的小孩开始变得非常固执、情绪不稳定。书中强调对待这个时期的小孩,要掌握她的性格以及对失败的承受能力、分散他的注意力、经常带她去户外玩、吸引并抓住他的注意力来达成家长的目的。
7 儿童情绪心理学 3颗星
好久没有来此更新宝宝书籍了,最近因为宝宝经常闹脾气,再也不是那个好控制的小宝宝了。所以囤了一些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赶紧来看看。
这本书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儿童情绪发展的关键阶段以及特征,以及如何捕捉儿童的敏感情绪。后面几章针对儿童的几种情绪(愤怒、悲伤、胆小、悲伤、自卑、焦虑、胆怯和抑郁)分别配有故事和点评,告知家长该如何正确处理。浅显易懂,但读完后感觉书中讲到的一些地方还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未太深入透传,参考下也算是有点作用吧。
作为家长要去包容、理解并接受孩子的情绪,并要学会敏感去捕捉孩子的各种情绪和背后的真正原因,不能用责骂和恐吓的方式对待。不要指望6岁以前的孩子能明白道理,他们只能似懂非懂,3岁以前的孩子,讲道理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另外,书中提到的一点我很赞同 - 情绪的钟摆效应,任何人都有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两种情绪对人的影响是对称状态,对正面情况感受强烈,对负面情绪也会有比较强烈的反应。所以,帮助孩子强化正面情绪,负面情绪的摆幅也会增强,这样心态才会越来越好。让孩子感受到爱,从而让他散发爱,做到一个有共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