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渊潭夜跑
我为这次夜跑精心策划很久了。但当他真正发生时,又是那么措不及防。
自从学校毕业以后,沉迷于两点一线的工作单位与家,愈发觉得锻炼的重要性:一个是能让你在劳累的工作中保持精力;另一个是能让你在闲暇的时候不那么无聊。
之前我一直偏好的运动是游泳。游泳不会出汗,而且夏天很凉快。对于能把人热晕的北京来说,游泳是一种又舒适又小资的运动。但是不仅中意的游泳池不好找,总是游泳也比较伤头发。对于我这种刚毕业的小贫穷来说,找一个便宜又不会晒又能持久性锻炼的运动就成了当务之急。
无意中我发现,夜跑是北京这个城市一个特色。很多白天没有时间的白领,都会选择晚上进行长跑。我的朋友圈也经常被各种跑步记录刷屏。更何况,北京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城市之一,在褪去了喧嚣的白日的人群和车流,一个人在树荫下静静奔跑,感受晚风和昏黄灯光下斑驳的树影,那种静谧的,独处的感觉真的很好。
进过多方搜索,我把目标定位在了离租房比较近的玉渊潭公园。我从来没有进来过,但是之前无意间从公园的东门前路过,靠近钓鱼台国宾馆的银杏大道有种古木参天的感觉。在秋天,飘落的银杏叶染黄了大地,一旁路过的我,好像无意间掀开了童话书籍,窥探到其中一角。
今天是一个很普通的周一,白天晴空万里,傍晚却突降暴雨,然后又恢复了一副阴晴不定的样子。我下班后躺在床上,突然觉得浑身疲惫,有种难以言状的孤独。想到不远处的公园夜跑,心里又想去又不敢:自己没有跑步的装备,怕待会儿下雨。不过又有一种叛逆的兴奋,暗暗想着如果八点时候还没下雨我就出发,哪怕跑步时候突降暴雨,我也要在雨中飞奔。
果然到了八点仍旧晴天,没有运动服的我,手忙脚乱套上最宽松的衣裤,踩着许久没穿的运动鞋,骑着小车出门了。路上很顺利,到达公园门口时候已经完全天黑,但是仍然看见三三两两的人群走进走出。我赶紧掩盖住兴奋,装作熟稔无比的样子从容不迫的跟着人群走进去。一身并不专业的打扮,因为天色昏暗和我的厚脸皮,也没有人多看一眼。
进了公园我大概看了眼简洁的地图,不愿意和旁边专业穿着的人一样先热身,就那么一股脑儿的跑了起来。暴雨过后的北京不仅没有想象中的凉爽,反而充满了伏天的闷热,空气中都带着沉甸甸的水汽。也许是许久没运动的原因,跑了没两步的我就坚持不住了,有种非常想一屁股坐在路边的渴望,但是又倔强的不愿停下来。
终于前进到了湖中间的桥上,原本闷热拥挤的小路一下变得开阔起来,伴随着湖面上呼呼的风,吹掉我满头细密的汗珠。中间的拱桥很漂亮,晚上还亮着灯,远看像一个弯弯的月亮,倒扣在湖面上,形成斑驳迷离的灯光。等我一步一喘气的踏上桥的最高处,看着远处的风景,白天很小的湖面在夜色下也显得平静而开阔,伸展到目光所及的尽头,伴随着模糊的树影和后面川流不息的环路。可能是工作日的原因,也可能是傍晚的暴雨,让这个平时拥挤的公园在今晚没有太多人。我站在桥上面对湖水,身后偶尔有人经过,或是父母带着孩子嬉笑打闹,或是老头陪着老伴低声细语。抬头看见半圆的月亮和远处不知道谁放飞的一连串亮灯风筝,下午那种难以言明的烦闷和孤独一扫而空,有一种劳累的满足感,和一种说不出的畅快。想对着月亮大声哈哈笑,又想静静的听着风从湖面上吹过,好像是我和这一处宁静空间的小小秘密。我想起来很久之前,高中时候学习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其中有一句话:“ 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不知道过了多久,口渴让我继续动起来,坚持跑完了剩下的半圈绕湖跑。今天第一次,就少跑一点吧。我这么安慰自己,同时忽略掉被我缩短的近一半行程(偷笑)。公园的绕湖路灯光都很昏暗,偶尔会经过低矮的小树林,听见不知道藏在哪里的老大爷中气十足的唱着京腔,拐弯过去又看见一个胖胖的父亲不放心的跟着玩滑板的孩子身后喘吁吁的小跑。在一初稍微大点的空地上,我看见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太太,气宇轩昂的头顶一根又粗又长的大竹竿一动不动的站着;在另一处人迹罕至的永定河水渠边,又看到一只十分优雅浑身雪白的哈士奇,踩着小碎步走在前面,她的主人满脸宠溺的骑着哈雷摩托慢悠悠的跟在后面。在这里,在夜色下,我看到许多白天匆忙的办公室和拥挤的地铁站没有的另一面,看到了人们充满烟火气息的日常,好像这才是尘世该有的样子,一些又琐碎又新奇的小事,构成让人留恋不已的景色。
终于骑着车回到自己温馨的小出租屋,一边吃着刚买的黄桃罐头,一边暗暗下决心攒钱买一套跑步装备。不管到底能跑几公里,待我先兴奋的装个样子娱乐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