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做了三周的无业游民后:盛夏,安好!

5月20日从140多年历史的知名日企辞职,这样毕业两年,工作两年后,我做了三个星期的无业游民。我开始放空,去调整状态,去思考。
我没有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一定要在什么时间内最终确定新的工作,也没有放下寻找工作去长途旅行的勇气和心情。
我只是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度过这大片空闲的时间,来重新认识现在的自己。每个人都在不断的改变,对自己的认识需要跟上这种变化。
现在想想这三个星期做了三件最重要的事情:
确定了最终的新工作,
和王老板确定了手帐大业,
重拾日语老师的兼职工作。
这三个星期对自己也有了一些认识,给了自己一些忠告和一些需要改变坚持的事情:
1、 自己的自控力以及对时间的掌控能力,不适合做完全自由职业者。自己更适合有一份相对稳定和规律的工作,在此之外,坚持创作、摄影和手账。理想很难在工作中实现,所以在工作之外,把自己的梦想坚持下去,以兴趣始,以毅力终。
2、 你才25岁,不能停止了学习。认识的日本人都是活到老学到老,可这两年没有放时间和精力在学习上。周末浦东图书馆头发花白的老人都在伏案学习,我们年轻人更不能忘记学习。
3、 把运动当成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形成自己的习惯。很多东西一旦变成习惯,就会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对自己来说就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件事情而已。当特别不想动又特别纠结矛盾的时候,只需要穿上运动服,走下楼,踩上跑步机,就会发现迈出那一步其实没有那么难。
4、 不适合宅在家里,需要出去,在外面,即使只是看到人来人往,都会觉得是一个真实生动的世界。如果总是宅在家里,会越呆越不愿出去,这样就活在了网络虚拟的世界里面,越来越焦虑,越来越懒惰。
5、 当自己想做一件事的时候就立刻去做。即便是想喝一杯酸奶,那就立刻换上衣服去楼下买上来。需要培养的是一种执行力,一种习惯。
6、 现在自己,就是努力的还不够,量变需要有一定的积累。越努力,越幸运?希望可以证实。
7、 少点外卖,自己多做饭。

6月中开始在外滩金融中心上班了。
7月中开始进入了三伏天,每天都很热,但是每天的天空都很美。
外滩在右,从视线上看上海最高的中心大厦在我座位的正对面,每天早晨看看矗立在云端之中的大楼,然后开始工作。
天很蓝很蓝,像块纯净的布,云是立体的云,风从江面吹过来,阳光洒满金色的岸(有时黄浦江水比较浑浊)。
七月傍晚的光,色彩美的让我沉迷其中,常常后悔没有带相机来办公室。
晚上六点过后,夕阳照射在对面的东方明珠和周围的建筑群上,光影投射到江面,这个时候的黄浦江水已经不那么浑浊了,就是一幅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画。
游轮驶过江面,偶尔会发出鸣笛声,“船上的朋友,你们好!”
晚上八点,霓虹灯上,俯瞰整个外滩,真美!
有时赶报告没有灵感的时候,抬头看到东方明珠上面醒目的“I❤SH”,就低头敲完报告再回家。
我爱上海,希望上海也爱我。




上周末2018年世界杯也结束了,熬夜看了最后的九十分钟。
体育盛事对于我更多像一种生活的仪式,碰巧赶上在十几岁,二十几岁。
下一届世界杯就是四年后2022年,想想那时快三十岁了。
曾经幻想过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时能够结婚,像很多日剧里面的女孩一样,期待在一个盛世节点给生活一个仪式。
以前这样的幻想特别强烈,后来渐渐变弱了,我没有必要给自己的生活强加期限,不需要提前彩排和打腹稿。因为啊,我相信生活里总会有意外与惊喜。
虽然辞职穷一月,但好在一切似乎慢慢向着好的方向进行着了。
每周和王老板打合一次,手帐大业越来越接近了。
开始运动了,顽固的肩颈疼痛也缓解了,和人打赌要做马甲线小仙履。
互联网工作与日企很不同,但好在慢慢熟悉起来,得心应手了。
好像一件事情理顺了,其他的事情都会慢慢跟着顺起来。而一旦一件事情不顺,好像做什么都不顺。但不管处于什么境地,自己的心态是最重要的。
盛夏,安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