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不是终点,人生的课程还会继续
高考,可能是无数莘莘学子迎来的人生第一场考验。
高考对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意义,在有的人那里高考大于天,在有的人那里又或许没那么重要。
但其实,它只是漫长人生路上的第一次考验。人生不是100米冲刺跑,而是一场马拉松,永远有逆袭的机会。
所以,不必焦虑,无论遇到挫折还是喜悦,都不要放弃继续寻找所爱,只有这种热爱才是指引你一生走向最重要的路标。然而这种寻找需要不断地经历,和不断地学习。
几年之后,等你们变成了不必再考试的大人,能够对你产生恒久影响的,就是你曾经读过的这些书——
高考后你要看的10本书
语文课
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
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纽约时期,亦自他恢复写作、持续出书以来,纽约地面的大陆和台湾同行在异国谋饭之中,居然促成木心开讲“世界文学史”,忽忽长达五年的一场“文学的远征”——从1989年1月15日开课,到1994年1月9日最后一课,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在座者有画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
听课学生陈丹青说,“我们当年这样地胡闹一场,回想起来,近于荒谬的境界:没有注册,没有教室,没有课本,没有考试与证书,更没有赞助与课题费,不过是在纽约市皇后区、曼哈顿区、布鲁克林区的不同寓所中,团团坐拢来,听木心神聊。”
菜单开出来,大家选。从古希腊神话、新旧约,到诗经、楚辞,从中世纪欧洲文学,到二十世纪文学世界,东方西方通讲,知识灵感并作。其中听的听,讲的讲,“金句”纷披,兀自燃烧。“讲完后,一部文学史,重要的是我的观点。”木心说。古代,中世纪,近代,每个时代都能找到精神血统,艺术亲人。
数学课
小时候我们常把聪明的同学称为“数学脑瓜”,是指数学好才聪明。数学不仅仅是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
人类智力高低的标准是什么?一直以来有较多的争议。但数学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却是长久以来达成的共识。了解数学的历史,既能了解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发展的历史,更能窥见人类智力的进步。这本书着眼于从整个人类文明的角度来介绍数学,让人读起来兴趣盎然。
作者蔡天新是难得的诗人数学家。在阅读本书时体会其无处不在的诗韵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它是数学自身固有的美和作者优雅的艺术品位的巧妙融合。
历史课
这本书和作者你应该足够熟悉,经常出现在中学历史教材教辅里,被引用、分析、论证,很多中学历史的题目,也是出自这本书。
抛掉对教材的抵触情绪,你真的应该好好读读它。作者着眼于全球,侧重于那些有影响的、促进历史发展的历史事件,其中包括原始社会、欧亚大陆的古代文明、欧亚大陆的原始文明、欧亚以外的世界、地区分割后的世界、西方世界的崛起、西方人统治的世界、西方的衰落与成功等八个主要的部分。
我们在中学学到的历史,有相当程度的割裂:中国史和世界史是分开的。其实,如果在全球化的视角下看,你就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康乾盛世,鸦片战争的货币原因是什么,希特勒怎么会对中国有好感......
毫不夸张的说,将来有一天有机会去赚歪果仁钱了,全球化的视角是极为必要的。
地理课
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成立之初仅指地球的绘图与勘查,但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成为一门范围广泛的学科。
地理学要远比地名和位置丰富得多。它是研究空间变化的学科,是研究地球表面的事物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是如何不同和为何不同的学科。更进一步说,地理学是研究所观察到的空间格局是如何随着时间而逐渐形成的学科。
相对于其他地理学书籍,本书特别突出了地理学与生活的相关性。对人体有害的天气现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垃圾与危险废物的处理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均有涉及。平实、生动的文字与丰富的实例,使本书极具可读性,读完会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物理课
这本书是写给那些对现代科学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的朋友们的。作者将带领读者领略20世纪物理学革命中最令人着迷的领域,以及这场革命开启的疑问和奥秘。因为科学不仅告诉我们如何更深入地理解这个世界,也会向我们展示未知的世界有多么广阔。
在本书中,意大利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用诗一般简洁优美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了20世纪以来现代物理学的伟大理论发现。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的结构,空间的颗粒,时间的本质……在这七堂简单明了的物理课里,作者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奇妙的物理学的世界,也带我们轻盈地飞过重重障碍,窥见科学的深刻与美丽。没有繁琐的方程,只有诗意的讲述,即使没有科学背景的人也能轻松读懂。
据说,这本100页的小书创造了意大利销售奇迹,击败情色小说《五十度灰》。
化学课
从茶杯、喷气发动机到家用电器、内裤,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材料。但你想过没有,为什么玻璃是透明的?是什么让橡皮筋有弹性?为什么曲别针会弯曲?为什么不锈钢不生锈?水泥也能做成衣服?
这是一部材料科学的颂歌。米奥多尼克深入探究了金属、纸张、混凝土和巧克力等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历史,并从细微中发现诗意和美。这同时也是对人类智慧的赞颂——唯有人类拥有独特的能力理解我们周围的物质,并使它们为我所用。
我们觉得无聊、平凡,根本不值一顾的东西,竟然有这么多隐藏不现的奇迹……也许早有人说过这些神奇的故事,以及其中相关的科学,但就像好吃的巧克力一样,唯有看完本书,你才知道怎么调出最好的味道。
美术课
可能直到高考前,你都没怎么正经上过美术课。
这本书被誉为“西方艺术史的圣经”,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
这本书以讲故事的手法和趣味生动的陈述方式让人逐渐走回艺术和历史的刻度中,很多人读到热泪盈眶。
《艺术的故事》从1950年出版以来,已经卖出400万册。
音乐课
比起美术课,音乐课的普及或许更加可怜。
反正以后你肯定会听流行音乐和摇滚乐,但不一定有机会听古典音乐。这本书就是古典音乐入门指南,由台湾小提琴家凝结了30年教学经验而成的经典著作。
书中通过对音乐知识、乐器和音乐家的全景介绍,让读者爱上古典音乐。
当然,书中更是讲述了音乐家的趣闻轶事:据载,莫扎特当红时,演出一场音乐会的酬劳,大概可购买五至六台奔驰汽车,而他一天要演出三场!法拉利引擎装配完成以后,质检员们竟然是以小锤子轻敲引擎汽缸,再根据敲出来的音高,决定是否达到制造标准……
生物课
这是一部从现代语境出发、回溯人类历史的人体进化简史,一本从进化、健康与疾病的相互关系着手、审视人体命运的权威著作。
作为哈佛大学进化生物学教授,作者丹尼尔·利伯曼在书中汇集了多年来针对人体进化展开的深入研究,详细讲述了人类如何一步步落入了当前失配性疾病频发的泥沼。
备战高考的过程中,你可能也没有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正好趁读这本书的机会,进行一次“伟大的旅行”。书中揭示了过去的600万年如何塑造了人类身体的每个部分——我们的头部、四肢,以及新陈代谢。
政治课
中学的政治课,除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外,其他内容基本用处很小。即使你不关心政治,政治也会关心你的。所以不如早做准备,有备无患。
从雅典的城邦民主和波斯的专制,到当今世界的反恐政治和国际政府,本书呈现了一部绵延2500年的政治思想史话。
上至希波战争引发的政治争议,下到现代的环保、反恐议题,人类的政治传统在数千年的思索、斗争与试错中一路走来。本书力求在历史中读懂思想,在思想中洞悉历史:从政治家们的争论、决策,到改变世界的战争与革命,了解曾经人们的政治理念,才能明白他们为何那样行事。
这本书提醒我们,政治的思考应该是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关于「听好书」
「听好书」是新东方旗下「精雕细课」APP的原创读书栏目,由一批资深媒体人打造。精选“有品、有趣、有用”的好书,连接书与人,针对社会和人生问题,寻找解决之道,展开对话。
我们每周陪你精读一本好书,直播一次新书对谈,通过专家学者的深度读解,从书出发,打开生命的另一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