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穆斯林的葬礼》后所思
已然不记得为何这些年每每有人要我推荐一两本书给他们时我总会提到这本书,初次读它已经是10年前了,书中细节早已变得模糊不清,只记得这是一本很值得看的书。上个周一在新华书店看到这本书,终是没忍住把它带回了家,怪只怪那天穿的是裙子,以至于没办法席地而坐,那样我就可以在书店读完它了(现在的书越来越贵,都快成奢侈品了,每次买书都要犹豫再三),并非我读书太慢,而是因为这些年读书的一个习惯,每次读到悲剧来临的时候,总会停留一段时间才能将阅读进行下去,如果不能给我一段时间为即将到来的悲剧做好思想准备,我定是无法静心阅读的,于是一直拖到了今天。(天知道一本《雾都孤儿》我读了几个月)每次读完一本书总觉得自己要写些什么,为以后回忆这本书提供线索。新月作为这本书里最悲情的一个角色,是没有任何不足的,只是如果她能再勇敢一些,能向别人吐露自己的心声,也许她不会这么早离世。人是不应该被教育的这么无私的,一些于别人并不重要的付出,却是在加倍的伤害自己。一个孩子应该更懂得表达自己,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放在自己心里,总有装不下的时候,应该把情绪更外化一些。再来说说君壁吧,长女的身份养成了她的性格,年幼丧父,独自担起抚养妹妹,照顾母亲的担子,让她成为了“领导者”,她潜意识的认为别人必须服从她,因为她是为了大家好,所以她左右新月选择自己想念的学校,左右天星的选择自己的爱人。她是可悲的,没有受过教育限制了她的眼界,是典型的小市民。至于她、韩子奇、冰玉的感情,我不知该如何评价,这段感情里谁都没有错,错的是时代,是战争,可他们的下一代却成了牺牲品。把所有的闹剧所带来的不幸归咎于生活吧,只是我真希望新月为了楚雁潮好好活了下去。
霍达采用的叙述手法很特别,全书的线索共有两条线,一条是以新月为线索,描述了她从考上大学到因病去世的经过,另一条线是以韩子奇为线索,描述了他从初识玉——成为玉王——失去玉的经过,描述了两代人的爱恨情仇。这其中还详细描述了回族的宗教和生活习俗。从全书来看,霍达的构思精妙,但也有一些细节的缺陷,并非无懈可击,有些地方语言欠考究,甚至有些牵强,这在小说的前几张比较明显,但后面几章(从新月雁潮定情开始)情节联系更加紧密,语言也更富有感染力,每一次楚雁潮对新月的爱都会打动我,总之不愧为一本好书。为了方便记忆,我在本书目录的基础上整理出了更直白的目录,如下所示:
序 曲 月梦(冰玉重返故土)
第一章 玉魔 (韩子奇购博雅 易卜拉欣进梁门)
第二章 月冷(父母因新月报考争吵)
第三章 玉殇(韩子奇学艺 梁玉清辞世)
第四章 月清(新月入学 初识楚雁潮)
第五章 玉缘(重振奇珍斋)
第六章 月明(新月雁潮志同道合 母亲狠断天星情)
第七章 玉王(子奇君壁喜成婚 揽玉盛会夺玉王)
第八章 月晦(新月病倒)
第九章 玉游(韩子奇逃难带玉出走 梁冰玉失恋灰心尾随)
第十章 月情 (天星淑彦成婚 新月雁潮定情)
第十一章 玉劫 (战争袭击伦敦 蒲寿昌鸿雁传家信)
第十二章 月恋(新月雁潮恋情受阻 姑妈辞世 新月知真相)
第十三章 玉归 (子奇携冰玉归来 冰玉弃新月而去)
第十四章 月落(新月辞世 雁潮送行)
第十五章 玉别(玉王失玉离世)
尾声 月魂 (冰玉雁潮缅怀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