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书
我的青年时光会像我的新书一样吗?
几年前,纸质书终会为电子书所替代的言论甚嚣尘上。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和kindle的出现与流行仿佛正式宣告了纸质产品的死刑。
电子产品固然有着轻便、容量大、已修改,可永久储存的特点。但纸质产品仍以其独具的韵味深深吸引着我。
以纸质书为例。暂且不谈翻页的感觉、四溢的书香等玄妙的和摆起来壮观等似乎背离阅读本质目的的问题。
纸质书所能提供的不仅仅是其所承载的知识,还有一段回忆。翻开一本书,每一页都有其独特之处。看到那些或有意或无意留下的精心的、恶心的“标记”,其背后都显露出书主人当时的精神和生活状态.
幼年的第一本书,每每翻开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泛黄的纸张、多次翻阅不堪重负而撕裂的某页、心痛不已而用胶带粘连在一起的痕迹、树缝里的饼干残渣、甚至是恶心的鼻屎都使我既替自己的书心痛,又沉醉于自己童年那段没有手机,不玩电脑,体育新闻一概不知,娱乐新闻一概无趣的时光。在每个早上,每个下午抱着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翻来覆去得看。固然年龄小,里边绝大多数内容都难以理解,但其中的单纯与快乐使我沉醉。
如今我有了手机,有了电脑,天天看球赛,娱乐圈里的种种撕逼似乎也可充当谈资,最新的书讯也立刻推送给我。但是我再也回不去那个单纯的享受阅读的时光里了。
阅读时我对书愈发的小心翼翼,不能忍受一点折痕,我的书也越来越干净,阅读时留下的痕迹几乎没有。我的青年时光会不会像我的新书一样,留不下一点点痕迹,哪怕是恶心的鼻屎?
© 本文版权归 stay_withm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