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生,几分靠拼搏,几分天注定?
七八月,高原仍会降雪,这并不稀奇。但是对于地处平原的人们而言,热署难耐的当口,传来高海拔地区的青海,竟然降雪的消息,无疑会让众人有些惊如天雷。
于是,“给我们这也降些雪啊,成不?”这样祈祷性质的呢喃便到处散播……可是,天公却丝毫不给任何回应。务必是要让你热得受罪不可,绝不会给大地任何透心凉的机会。
上大学那会,有一年四月的一天,下起了雪,把我讶异得连连称奇。操起手机拍下了模糊的照片,那个画面,至今印象深刻,以致于照片依然被我压在箱底。我会偶然闭上双眼,像坐上时间穿梭机一般,倏忽间回到那个窗台前,伏在那儿,用手挨着窗沿,默默地看着满世界的雪白而发呆,望着缤纷而绚烂的光景,而陶醉其中,不可自拔。
我的思绪,极像个老头子,常无意间在脑海里飘拂着些过时的旋律。大概是脑袋不灵光了,一些记忆变得模糊,变得不再厚实。
那个眼里目及的窗外世界,在我站在那的第一刻起,便预料到未来的自己定会心生些许怀恋。那些是难以描述的过去的沉淀,以及只有身处实地才能体会到的情境,都化作了记忆,成了宇宙里无处寻觅的尘埃。
同时,它让我想起岩井俊二《情书》里的开场画面,那种令人窒息的美,随着电影的伴奏旋律,慢慢地铺陈开,越来越近,亦越来越远……
生命的美好与残酷,在某一个时刻,大概是共通的。它们用此诠释生命的无常,生命在流转与停滞间,寻找节奏,渗入缝隙,在布满疮口的生的道路上,洒下各种佐料。有时,它直捣黄龙,让人无处遁形;有时,它散漫清幽,让人苟活于世;有时,它成了瑰宝,摆设人间,像个待宰的羔羊。
只是,至今,我仍旧不明白生命是什么,是何因素创造了它,又是何原因让它迅疾地凋亡,不带走一丝云彩。
每每见着熟悉的面孔离开这个世界,便会让人顷刻间潸然泪下,那种无力感,那种从心而发的悲凉,无时不刻不令人绝望。
我在想,若是自己有足够的财富,是否就可以请神医挽救亲人朋友的生命,是否能起码延缓这其中的痛苦。
多么希望,能永远有这么一刻,这世上的人们都不会死去,人们都活在了他们想要的样子里,没有死亡,没有绝望,亦没有痛苦。
然而,现实是,任何一件痛苦都不会落下,哪怕是最终的落幕曲,最后的死亡,一项都不会缺少。我们生在希望之中,面对的却只能是终归入凡尘的归零系统之中。任何谁都无法逃过这个体系,这似乎更像是一个事先设定好的程序,而不是偶然,更不可能存在任何可以逃出宇宙规律的反现象。
就好比天会下雪,大地会地震,海面那头会吹来台风,总之,在明白了身为人这一个基本事实之后,人就要面对自己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个体——早已被安排好的“棋子”般的东西——那样的现实。
闽南语里常言“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某种不认命,造就了闽南人的不服输的态度,在这短暂一辈子里,这样的态度,当然是难能可贵的。
可是,当“三分靠拼搏,七分天注定”的论调开始甚嚣尘上时,许多问题的思考方式就要有一个天翻地覆的改变了。究竟作为人,如今的拼搏,是否真的能给自己带来必要的改变呢?
说实话,很多人仍旧相信着:“只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可是,也渐渐有许多人,已不相信拼搏,甚至自我放弃了自己,因为他们觉得再怎么努力,都努力不过被剥削与被压榨的命运。表面上,干着活,领着工资,似乎惬意春风,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实际上,却成了这个压榨社会下的工具,成了其中的一环,永远不得翻身。
因此,他们放弃了,彻底的把人生交给了这个社会,这个宇宙,随波逐流。深圳“三和大神”的例子,便足以令人振聋发聩。
——不认命也要认命啊!
这大概才是我们当中许多人的现实。当这些可怕的“现实”,成了社会中的普遍现象时。谁会好意思再说“厉害了,我的国”呢?
终究,人生会走向它该走的尽头处。可是,在这短暂一生里,一个兼具价值与体面的活法,也因此变得尤为重要。否则,人在地球上待个几十载,图得又是啥呢?不就是为了有一次好的体验,一次身而为人,然后不遗憾的精彩人生嘛。
我们许多人,终其一生,劳苦而做,没有一天安宁甚至歇息过,榨干了自己的身体,换不得一丝快乐。
北野武有言:“如果自己觉得人生过得有意思,那即便是身无分文,只要有地方住,有饭吃,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生活下去,这样也就足够了。”
最终,还是取决于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愿意过怎么样的人生,愿意拼搏到几分,都是因人而异的。拼搏一分两分也可,七分八分也罢,甚至丝毫不想动弹不想拼搏的人生也可。只是,这样的你是否真的快乐?
大概,只有心甘情愿地过着想要的生活,才无愧于这一生吧。
总之,无论几分天注定,也无论拼搏了几分,务必请让自己快乐,过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