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技越浮夸越好?我考察了一个被众人所遗忘的电影时代

王传君火了。
所有媒体都在写,“王传君”杀死了以前的“关谷神奇”。
很多观众甚至现在都没能认出这是王传君,那个因为演《爱情公寓》中的“关谷神奇”而为人所知的偶像明星。

表演中多出了一份阅历、一份内敛,而不是再瞪着眼睛,用日式普通话说着:纳尼?——一种浮夸的表演方式。
浮夸,现代人对于流量明星的表演最大的注解。它的反义词是“自然”、“松弛”。
为什么观众这么厌恶浮夸的演技?是否演技浮夸就等同于演技差呢?事实上,也不尽然。
曾有那么一个年代,演员们的表演都很浮夸,甚至以浮夸为表格风格的追求,而这种夸张的表演风格也深受当时观众的喜爱。它的代表者是卓别林,它的代表作品有《淘金记》、《摩登时代》。
它,就是电影的无声时代。

左为《淘金记》,右为《摩登时代》
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对演员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前者因为没有对白,对话和剧情的很多信息需要靠演员夸张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完成,而后者则需要靠几句简单的台词就可以取而代之。于是随着有声电影时代的到来,前者的那种表演风格就不再适应观众新的需求,一些默片时代的巨星也就随之被时代抛弃。
《雨中曲》正是一部讲述电影从无声到有声这时代巨变重要转折点的作品。

这部拍摄于1952年的电影,又名《万花嬉春》,在今日豆瓣评分上为9.0分,被誉为美国“国宝级”的影片之一,也是影史上最精彩的歌舞片之一。影片的导演为斯坦利·多恩和吉恩·凯利(又译为:金·凯利),演员除了吉恩·凯利以外,还有简·哈根、黛比·雷诺斯、唐纳德·奥康纳等一批好莱坞巨星。
对于很多人来说,《雨中曲》是一部好莱坞歌舞片的杰作。因为片中多场歌舞的片段,都堪称影史经典,尤其是吉恩·凯利独自表演的那段“雨中曲”,从设计到演出,只能用“叹为观止”来形容,以至于有些人一提到这部影片,首先想到的就是吉恩·凯利打着伞在路灯下欢欣起舞的画面,甚至还有影迷,自己在雨中漫步时都会哼起片中的主题曲:“sing in the rain”,然后不由自主地旋转起来,可见这部电影半个多世纪以来对观众的影响。

然而影片的创作缘起只是米高梅公司想把自己公司旧歌的一次“再生利用”。成立于1924年的米高梅,在30年代好莱坞鼎盛时期是最大的电影公司,是好莱坞赢得“梦工厂”美名的主要功臣。公司的雄狮利奥标志曾一度被当作是美国的象征,可见米高梅的影响力。二战后的米高梅,有一段时间以生产大场面的歌舞片为公司发展重点,在其他国家都在忙着战后重建、电影也多是愁云惨雾的面容(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时,依旧载歌载舞,宣扬着美国的理想主义。
当时米高梅的制片亚瑟·弗莱德想把一些老歌“废物利用”,于是他找来两位编剧阿多夫·格林、贝蒂·康登,希望能够串成一个故事,并获得当时的巨星吉恩·凯利的同意出演。因为这些老歌的诞生年代是20、30年代,于是这两位编剧就将故事的背景放置在电影从默片转型到有声片这个时期,并虚构了一个爱情故事。
今日来看,电影中的爱情故事显得过于简单,某些歌舞片段也略微冗长,破坏了叙事的节奏。但是,作为一部好莱坞的经典作品,它还有另一层意义,就是它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反讽了好莱坞的真实面目。

米高梅的大狮子
众所周知,电影诞生之初为默片,部分需要交代的信息会通过字幕向观众展示。演员只要拥有姣好的面容、良好的身材以及夸张的表演风格,就可以成为巨星,形体远远比声音重要。
《雨中曲》中的琳娜就是这样,她凭借着自己良好的外形和浮夸的演技,与吉恩·凯利饰演的唐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银幕情侣。然而她天生嗓音不行,声音极其难听,但这种缺陷,在默片时代,还无法显现出来,于是她成为默片时代的巨星,也养成了不可一世的脾气。


相信我,在设定里她就是个大美人
但是时代的洪流不可阻挡。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影开始向有声片转型。新事物的出现,总是伴随着争议和嘲笑。电影中,公司老板与员工们就对隔壁公司开拍《爵士歌王》(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进行了无情的嘲笑,却殊不知观众对这种声画同步的电影表示了更大的兴趣。于是,他们决定也跟上时代,开拍《决战骑士》,请来台词老师训练琳娜和唐。在这时候,琳娜的短板立马就显露出来了,默片时代培训出来的摇头晃脑式的浮夸表演方式,也在面对固定麦克风时表现得十分不适。

世界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
尤其是在歌舞片中,琳娜只能接受让凯西幕后代唱的现实,尽管她是如此无法容忍这位抢走唐芳心的情敌。而在最后谢幕环节中,在众人设计下,大幕拉上,幕后的凯西站在观众面前,而在幕前的琳娜却接受了观众无情的嘲笑。一代电影巨星,因为自己扁平的声线就此陨落。而此前,在幕后默默无闻的凯西,却生逢其时,凭借良好的歌舞条件,一夜之间成为红星。因为,这时候对于演员的要求,已经变成声、台、形、表综合素质的结合体。


时代的车轮无情滚过,那些不再适应新时代或者保守、固步自封的,最后都会被大浪淘洗。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够持续发展。有声片刚出来的时候,已经是默片喜剧界天王的卓别林也不能接受电影中出现声音,但他最终还是学会了改变,并顺应时代潮流,这才有了我们所看到的《大独裁者》和那场著名的“为自由而战斗”的演讲。

《大独裁者》
曾经的手机界老大诺基亚因为不愿意接受智能手机时代到来的转型,最后只能是帝国轰然倾塌。正如张泉灵所言,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电影自从有了声音,从前那套表演方法就会显得浮夸造作。很多默片时代的巨星就因为无法转变自身的表演方式而让自己的演艺生涯走向了末路。
影视专业学生在上《世界电影史》课程,老师一定会讲到的某一章节:电影从无声走向有声。它可能是一页ppt的几行字,但这背后却是一个时代的转型,就像电影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字,从2D到3D,每一次变化,都是时代车轮的一次碾压,你如果不跳上去,看它滚向何方,最后只能被它无情地甩掉。


就像曾经好莱坞霸主的米高梅公司,因为没有适时完成时代的转换,最终宣布了破产。电影公司掌控好莱坞的时代早已过去。当年的八大电影公司现在基本都成为了跨国商业集团的附庸,但是米高梅没有接受这种改变的现实,最后无法承受这个大片或者巨片时代所带来的风险。
这个曾经诞生出《雨中曲》和无数好莱坞大片的公司,这个曾经歌舞升平、冠盖云集的梦工厂,就在2010年我们所不知道的一天里,轰然倒塌了。

原文首发于大象电影星球(wx号:elephilm) 在这里,每天更新你对电影的观点
-
豆友178884038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23 07:07:51
-
蔡卓希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06 15:23:02
-
岛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06 13:40:47
-
且徐行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05 15:06:41
-
宇宙夾縫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03 18:43:39
-
leilei100911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03 18:24:36
-
Keepplay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03 11:32:50
-
seven^o^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02 21:36:03
-
老白来也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02 17:09:20
-
儒雅的红领巾侠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01 14:12:58
-
Zhao.H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01 11:54:38
-
结幸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31 08:30:39
-
purple rain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31 00:11:52
-
HELLO MIMI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30 17:10:17
-
塌塌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30 09:55:31
-
张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29 04:11:56
-
Leon宇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29 03:38:38
-
陈商陆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28 17:21:46
-
阿勒路亚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28 11:27:41
-
Banstands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27 17:27:40
-
蓝渐层猫咪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27 12:53:20
大象点映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开学季上线!「大象电影星球」002号影片邀你重返梦中学府
- 回望2023,当我们在看女性电影时在看什么? (5人喜欢)
- 「年度狠片」来袭!《涉过愤怒的海》抢先观影,这是唯一机会 (4人喜欢)
- 他们上珠峰“拼了命”拍出的电影,终于要上映了! (2人喜欢)
- 2021中国纪录片「年鉴」 (1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