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玫
《儒林外史》以王冕冠首,这是一个纯粹的读书人,自己学文,又自己学画,还自己悟道,也不做官,很清白,可以说是一个理想人物。第二回呢,就写道荀玫、王惠、周进这帮人,周进五十多岁中举,又提拔五十多岁的范进中举,王惠呢,也是多年后中进士,做到道台,后来由于投降宁王而成了钦犯,流落江湖去了。荀玫呢,有一个积德的父亲,可谓少年得志,下场是做盐运史,贪赃被拿了,所以薛家集这几个人才,周进比较老实,下场也最好。
这里还出现了一个当时小说的套路,就是命运。因为王惠做梦梦见自己和荀玫是同榜进士,后来就真的成了同榜进士。不过大概真的有这样的事情也说不定。
儒林外史的写法独特,是场景转换式,如同儒林图。但是上面周、荀、王几位,也算启发全书的人物,荀和王,都特意交代了下场。他们都是乡村普通人家出身的读书人,这类人还有全书的另一位理想人物虞育德,简直就是个升级版周进,似乎别的人物,也都可以找到这几个人的影子,王惠就是典型的市井无赖文人,比如高翰林、选书的卫体善、秦中书,就是这一类名利客,荀玫是典型的底层人士,走的是典型的读书人道路,表明了读书改变命运,周进是清流那一派,马二先生和他就很像。
这第二回很热闹,出场的申祥甫、夏总甲、金有余这些市井人物,一个农民、一个基层官僚、一个商人,也都刻画得很好。这位夏总甲,描写相当精彩,其鄙俗不堪不亚于胡屠户,就是现如今,也可以在乡镇看到这类人物,当个小官,摆出很大的排场,说一些大话,在方圆十几里内目中无人。金有余是周进的恩人,给他凑钱纳监考试的人,是个义气的人,这样的人书里还有蒋刑房、潘自业、风影等,吴敬梓对这类人是很赞赏的,江湖侠客。
荀玫中进士之后,就是王惠一直教他一些不好的做人做事方法,他后来的下场,和接触这类人有关系。比如王冕,接触的秦老,比如虞育德,接触的祁太公,都是明白人,好人,所以生发得也好。如果可以的话,还是要择邻择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