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药神”是发明格列卫的诺华公司
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立足之本,创新是前题是知识产权的保护。

诺华公司是发明小分子酪氨酸激酶靶向药物的第一个,很值得尊敬,开刨了一个伟大的时代,格列卫也叫伊马替尼,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胃肠间质瘤有奇效,这之前,没这个药没这个词,只有细胞毒的化疗药和一些干扰素样药,面对这样的病人,医生没办法,开一次刀,管半年,以后管3个月,1个月,病人说,肚子上安个拉丝吧,可怜。
格列卫公司的化学家,是跟着医生查房,看见无药可用,面对失望的病人,只能深深鞠躬,对不起,我会努力的,就是因为公司的巨额投入和化学家的努力,才诞生了这个挽救无数生命的好药。
这之后,治疗肺癌的易瑞沙特罗凯也问世,让肺癌的治疗由“敌我矛盾”变为“人民内部矛盾”,大多数晚期肺癌从此脱离“水深火热”的痛苦。
现在,肿瘤治疗进入“靶向治疗”时代,图书馆小陈,手术后6年脑转移,ALK突变,口服克唑替尼,已经稳定4年,这4年,女儿从高考到了大学毕业。
多好的靶向时代,感谢一个个投入巨额资金的制药公司,没有投入,那里有救命的新药?这不是鸿毛药酒,选几个中药泡酒,成本二十定价巨高,拿出利润打广告,赚更多利益,靶向药除研发成本外,还有一、二、三期的规范临床试验,为了验证安全性和有效性,很规范很烧钱的,上百亿美元的工作。
鸿毛药酒没有研发,没有一二三期临床试验,研发成本可能一千元,主要用于几个沒良心的人边喝酒边想骗人的餐费。
这个电影有两个关键点让吃瓜群众受骗,一,格列卫和其它靶向药一样,有咱们中华慈善总会负责的慈善赠药,不是红十字会,部分领取低保一年以上的人,凭银行打印单,直接免费,电影,这一点不提,提了对公司恨不起来呀。
第二,代购的人会二千购入伍佰卖出?多有良心呀,值得尊重,可能吗?电影中说了,只对原购买者,也就是人群较少,算以前赚了,现在回报,真实案件是这样还是导演故意?
历史是胜利者任意打扮的小姑娘,电影呢,任意左右吃瓜观众的胡编剧。

有一个情节,作了脊液穿刺的应该是慢粒的病人,在清理肠道改道口,改道应该是胃肠间质瘤吧。
咨询一下医生再编吧。
可能大家认为我冷漠,那我问你,接触过原料药吗?几克XL184,也就是卡博替尼,正版六万一月,原料不到一千,再买淀粉,天平,胶囊,自己装,我的许多病人,不光是印版,孟版,还有更危险更有争议的原料药。
病人问我怎么分装?我怎么回答?他装错了要出事,我说错了我犯法。
一边是有“药”不知怎么用,一边是法律法规大于山。
别说卡博替尼贵,资本家赚血汗钱,它还没进中国,买不到。
有时,电影中那有真正病房苦,别太跟着甩诺华的大粪,要有分辩力。
说个这周的病人吧,婚检女HlⅤ阳性,男不离不弃,女现在小细胞肺癌广泛期,不化,快速进展,很快死,化,免疫力下降,HlⅤ活跃,也是死。
我努力走出一段中间路。
希望大家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