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国考上岸经验分享
首先声明一下,本文仅从个人经验出发分享,那些一次上岸,运气爆棚的人不在这篇文章的讨论范围内。 本人:女,毕业五年,2017年国考上岸~ 我已经考了有五年公务员了,去年才考上也是一名老油条了。 经过那么多次考试经验,个人认为考公务员并不是很难~难的是如何认清自己的实力,承认自己的实际情况,报一个最适合的岗位,而不是好高骛远地认为,想去哪里,就可以考哪里。 如果你真的是想要考公务员,而且考了很多年都没有上岸的话,建议你好好分析一下原因,不要总是觉得是运气不好。每次我调整报考职位方向以后,基本上都进面试了,只要进了面试,分数相差不大(10分以上分差算大),一切皆有可能。 这里要说明一下,为什么说只要进了面试,一切皆有可能。一是面试环节会有非常多的不确定因素,有可能对手放弃,有可能对手压根不想考只是不小心进面然后敷衍着考完,这种的不会好好准备面试的,还有就是那种面试第一放弃或者第一第二都放弃的情况下,第二名或第三名就可以替补进体检环节! 所以,只要岗位选得合适,加上平时努力,多做题,多掌握方法,进了面试决不放弃,考上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接下来讲讲准备笔试~ 我的笔试成绩不高,只有110多,但是!重点来了,我报的岗位适合本人,要是换一个岗位我这个分数可能就上不了了,我报的是限制专业、报考人员身份、还有服务年限限制的。 如果本身笔试成绩不行,还去报一个啥也不限制的岗位,那还不如不报,基本上没什么希望。 不限专业不限户口的岗位,基本上竞争都非常激烈,就连乡镇岗位分数都要达到130+了,如果确定没办法考那么高的话,就好好研究一下岗位。 对于笔试成绩不行的人来说,岗位报错一切都是白搭的。 笔试的准备,我就是看某图教学视频,行测申论都看了一遍,因为从8月份以后才断断续续开始复习的,基本上只过了一遍视频。不过看视频真的可以学到很多方法,有的老师讲的浅显易懂的,一下子就明白做题套路了,如申论韩利亚老师,言语顾斐,我都挺喜欢的。 在笔试的准备中,行测中我直接放弃了常识和数量关系这两个板块,资料分析如果根据老师的方法来练的话,会非常容易,不过因为时间关系我一般也是放弃。所以我行测的拿分重点放在了言语和逻辑判断,这两块分数加起来也有70-80分了,练题我只练这两个板块。 为什么这么复习?因为对于我个人来说,言语和逻辑判断是相对容易的题目,是我比较擅长的,而其他的模块,我基本上不会做,一看到数量关系全都懵逼,常识根本记不住,因为工作也忙,没有精力去记,而资料分析嘛,计算量太大了,没有计算机,根本不会算! 不过,很多人擅长的恰恰是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 所以每个人擅长的模块不一样,那么准备的方法也会不一样。要是想上岸的话,找准自己擅长的模块,拿到80%的分数,加上其他的也能得一些分数,已经非常好了。 申论嘛,也只看了视频,没有来得及做题目,写文章了。也就那样了。没什么长进😂😂 —————————————————— 昨天讲了如何准备笔试,简单总结就是选对合适职位报考,选择擅长的模块针对性复习,看教学视频掌握做题方法+大量做题找到做题感觉,题做多了感觉自然就上来了,有的题目一读完题干就能知道哪个是正确答案,就算有的不知道,潜意识里也会指导你选择正确的答案。 那些都能考140+的人,估计没有哪个是没有做过几千道题目的吧。 好了,今天再来讲讲面试~ 面试,我觉得是更容易逆袭的一个部分。 之前也谈到了面试环节的不确定因素真的很多,没有到最后环节不要轻易说放弃,除非真的不想考上。 我考了6次公务员,其中报过一次深圳的,纯粹打酱油。这期间进了三次面试,两次省考,一次国考。几率50%。如果不是因为前几年,岗位没选对,应该每次都可以进面的,只是以前年少轻狂,觉得不想待在小地方,一直往那些动不动就130+的岗位和地方报,能进面估计得佛祖保佑了。 在总结了前几年的报考经验后,在2016年的时候,我将目标降低了一个等级,报考了县级单位,结果,可想而知,连续三次都进面了~ 进面试以后,不要紧张也不要高兴太早,一定要分析自己的情况,分析一下对手的情况,再好好规划如何准备面试。 面试最重要的是要选对方法,选对老师就是选对方法!我个人认为,如果不想在面试环节被轻易pass掉的话,报个培训班还是很有必要的。不过也不能盲目的去报班,因为现在市面上的培训机构太多了,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多问问身边的朋友,了解情况,也不要盲目的报考那种包过班,动不动上万块的培训班对一般人来说压力也很大。 我第一次进面是2016年,当年因为刚找到一份新工作,老板也很不错,没忍心请假。就报了一个网络培训班,非常小众的,是一个国家部委公务员做的。2000块钱,可以一直上课上到考上公务员,无论多少次,只要没考上,就可以一直在他们那里上课。当时觉得挺不错,就报了。 报了名以后,每天晚上要在YY语音上上课,答题。因为我对面试真是一窍不通,所以答题还真是一点不会。经过了大概七天的培训,会讲完基础课,以后开始练习真题。 就这样上了半个月的课,基本上的题型都明白了,但套路我依然没懂。加上自己住的地方,没有网络,每次都得蹭附近的无线,效果非常差,而且网络班有一个弊端就是如果自制力差的话,很容易松懈,况且没有人和自己一起面对面练习全程,没办法看到训练自己的全过程。 不过重点来了~就在我以为自己笔试第三名,面试也懵逼的情况下,肯定是继续垫底的。但是成绩出来了以后,我发现自己面试居然得了个第一~而原本第一的同学,可能是个刚毕业的小女生,啥也没准备,才60多点。而第二名,也是报了某机构的培训班,面试比我低五分,不过由于她笔试比我多六分,所以总分还是她高我一分。 虽然这次没上岸,但经过这次面试以后,我发现自己更擅长面试,而不是笔试。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面试环节是一个什么都可能发生的环节的原因。 第二次面试,就是2017国考了。我报考的职位,当时招的是两个人。在面试名单出来后,我发现自己并不是最后一名,但也不是第一名,因为和最后一名差了几分,六个人,可能我的成绩排在中等左右。说明还有逆袭的机会! 于是,我考虑了良久,以自己对答题的了解以及考场礼仪的疏忽,还是需要报一个地面班,就算是能有一个人和自己面对面进行答题也好。想清楚了以后,我在朋友的推荐下,报了我们市一个师范大学教授开的公考班,而且价格只要4300,算是非常便宜了,可以从报名一直上课到面试前一天。 上课过程中,也是一个学习~总结~再学习的过程。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先上了整整七天的基础课程,每一种题型都要上一天,每天上课前复习前一天的课程,每天上完课后做一两道真题进行训练。在这个上课的过程中,才真的掌握了公考面试的题型,答题套路等。 在上完课程以后,接下来就是答题训练了。如果没有任何思路,也没有任何积累的话,一定要从老师给的模板开始,先套用模板,再慢慢变成自己的答题风格。这个过程绝对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事情。 所以,那些只上七天的培训班,是不适合慢性子的人的。现在想来也非常庆幸自己选择这个老师。 如果你和我一样,平时积累得不对,口才不是很好的话,建议报一个上课的时间长一点的培训班。前期先把基础课程都弄懂了,再开始答题。而不是一上来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希望自己能够答得非常流畅,慢工出细活,把基础打好,就成功了一半。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心态! 面试准备的过程中,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是面试当天。 要是真的很想考上,就抱着一种必须考上的心态全力以赴地去复习,去准备,看清楚是全力以赴!而不是抱着我很想考上,但是我又想不努力或者抱着玩玩的心态。 又如果一直没有信心,还没去面试就觉得肯定考不上,再怎么准备运气那么差也不行的人,那干脆还是放弃好了。连相信自己能够上岸的信心都没有的人,我不相信可以全力以赴去准备面试。 不要焦虑,要相信,然后全力以赴。 其他的,交给上天。 第二次面试的结果,当然是上岸啦。不然也不会在这里写这篇文章了~ 本来我以为自己可以逆袭成第一的,结果第二,笔试第三,面试第一~哈哈。第一名笔试比我多11分。 面试当天,面试完以后,所有同一考场的考生要在一个教室等成绩,就遇上了我的对手们。我去的时候,只有四个人加上我,还有两个人还有面完。但是聊了一轮,我发现只有自己是化了妆,穿了正装并且报了培训班的人。第二名笔试应该比我多几分,但没告诉我到底多多少,第四名108分,第五名107.8,第六名105。所以,分数相差非常小,只要她们面试分数稍微比我强点也就超了我了,但是~谁都没有好好准备,分数都在60-75之间,第一的童鞋是74吧好像。 所以,面试环节千万不要放弃哦,尤其是那个岗位如果还是你非常心仪的岗位的话~ 大概就这些了吧。 对了,第三次进面,因为我已经考上了国考,所以就放弃了~某法院。 在体制内,有编制和没编制,差别真的挺大的,没有编制很多福利待遇都没有,很容易受到不公平对待,这种不公平不是人为的,是制度决定的!所以如果想要上岸,争取有个编制,待遇可能要翻倍。 如果只是想考着玩玩,就别浪费时间了~现在公务员限制太多,考上了就不能再继续考,只能通过遴选或者提拔调动,否则,真的是在一个单位里待到死,面对着同样的人做着同样的事~过着同样的生活。
-
越努力越幸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17 14:5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