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在七月的尾巴
注册了豆瓣账号这么久,第一次写日记,说起来真忏愧。
想起以前上大学用QQ的时候,偶尔还会在QQ空间上写写日志,毕业参加工作之后懒癌越发严重,想想再不治疗就要到末期了,这绝对都是用微信朋友圈用久了引发的症状。不止日记,就连平时看完有感慨的电影都只是刷刷影评,短评都懒得敲。现在想起来,我欠下的文字实在是太多太多,哪怕只是隔三差五地记一些流水账,也比现在啥都没有强。
之所以突发感慨,是因为今天参加完S同学的婚礼那一刻心里突然好像有很多想说的话。并不止是因为见证了这个中学时期的挚友步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而是想借着这个机会,缅怀一下过去,记录下此刻内心的想法,听听自己的心里话吧。
说起和S同学的关系,应当从05年读高一开始说起吧。虽然咱俩初中在田东也是同学,但因为不同班,所以交集不多。由于他是学霸的关系,名气早已遍布全年级,中考更是超越重点班勇夺年级第一。记得我们这届很多同学高中都没离开沙头角,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沙中,想着留在这里总比去重点中学被更多的学霸碾压来得好。记得S同学是在开学后的一两周插班进来的,沙中并不是他首选的学校,后来也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离开这个小镇。因为高中一直同班和每天放学一起回家的缘故,我们从一开始的没什么交集慢慢成为了挚友。然而高三那年,因为H同学的原因,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直到高考前都没怎么说过话,哪怕只是寒暄。
今天的婚礼邀请的人并不多,除了他的亲人和大学及研究生同学之外,中学同学算上我只有四个,看来他还是挺重视我这个朋友的,即使之前有发生过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更难得的是,这次婚礼是他们从北京特意过来举办的,昨天才赶来深圳,明天又要赶回北京,这真是连寒暄的时间都没有了。即便如此,我还是被今天的婚礼感动到了,比起那些高调铺张的气派的婚宴,这种小型而简单的见证过程反而更具有仪式感——毕竟都是真心诚意地来送上祝福而不是单纯地应付。
这场婚礼的第一个惊喜是Y老师的证婚致辞。Y老师是田东的一位语文老师,“”山鹰“”文学社的“掌门人”。我初中有幸参加过这个文学社,记得当时还给Y老师留下过不错的印象。Y老师当时也是S同学他们班的语文课授课老师,S同学因为扎实的文学功底成了Y老师门下的爱徒,初中毕业后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成长的每一步也都得到了老师的见证。听着证婚词,想起初中到现在十多年来的成长,像我这种赴过不少婚宴的老江湖还是不经意地被感动到了,感动的同时又被其中不失幽默的语句逗笑,让我在那一刻忘记了仍在烈日下暴晒着,心境平和了许多。说到底,这个社会节奏太快,人们为了各种很容易变得浮躁,无暇顾及身边的一些小美好。
仪式结束后,我们来到宴会厅用膳,我厚着脸皮坐到了Y老师的旁边,期待着她还会对我有一丢丢印象,没想到她竟然还记得我的名字,顿时心里有一丝暖意。我们聊起了母校田东的点滴,满是回忆。沙中新教学楼刚建成,田东也将面临重建,下学期开学所有师生将进行大搬迁。说起搬迁,Y老师突然拿出一本日记本,是在她收拾搬迁物品的时候翻到的——L同学初中时期的日记本,日记本上记载了他03年初中时期的趣事,逗得全场大笑。那一刻我非常羡慕他还能拿回这本16年前写的日记,这是多么珍贵的一件礼物!我立马调侃他拿回家一定要将这本日记本裱起来。
最近感触良多,还得归咎于前不久刚看完的一部剧《最好的我们》。在这快节奏和快餐文化时代,我连看剧这习惯也快戒的差不多了(回想起十多年前那个追TVB追得水深火热的我应该都不太敢相信),更别提读书了,这点衷心敬佩S同学这个爱读书爱文学的学霸。说起《最好的我们》,还是那天在电视上播出时我无意间看到刘昊然DD注意到的,随后搜索了一下发现竟然是一部由小说改编的评分相当高的青春校园剧,本应全身心备战CPA综合的我又不受控制地看了起来。看完感觉自己已入坑太深,执念于过去高中时期错过的许多。那个本应学会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表达情感的美好青春只是充斥着各种补课和考试,当时的我完全活得没有目标,像海面上漂浮着的不明物体,飘到哪里是哪里。即使过了大学四年,依然感觉自己还是没活明白。
想回到过去,试着让故事继续,可再也回不去了。过去虽然有很多错过的,但也有很多值得珍惜的。世界上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虽然这一刻我依然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活明白了,但至少褪去了当初的懵懂和恐惧。即使时常想回到过去再活一遍,到头来终究抵不过命运的安排,要怪只能怪自己没有在适当的年龄把握住自己的内心。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这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既然此时还没遇到最好的她,那就请继续努力成为最好的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