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墙内外
外面的人想进来,里边儿的人想出去。
进入体制是我自小以来嗤之以鼻的一件事情。没想到第一份工作就不得不屈从现实。 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多坏。每个月可怜兮兮的两三千块工资在这个小县城稍微勒紧一点还是能过好平凡的小日子。总觉得这样平凡的日子缺了点什么。一眼看得到尽头的人生?死气沉沉的体制内生活?最重要的还是可怜的收入填充不了内心欲望的沟壑?
不是没有野心,不是没有斗志。五年的乡镇服务期限像一座五指山压住了14年之后的每一届乡镇公务员。说变就变的人事政策让我工作以来从未享受到真正的安全感。闲暇时想起五年后即将迈入而立之年的自己还只是可怜的乡镇科员,一盆凉水浇灭了偶尔燃起的些许激情。
暮气沉沉的工作环境是我安于现状的另一层原因吧。体制内的工作向来不都似人民公社?认真上进与懒散度日向来没有太大差别。做得好不如关系处的好。关系处的好不如有一个强硬的后台。不乏从长辈和同僚口中听说谁谁谁材料写的好被火线提拔。可这提拔究竟是晋升常态还是幸存者偏差?
即使众多弊端人人皆知,但每年省考、国考依旧大批学子趋之若鹜。为了一个上岸名额几十人上百人争得头破血流。三考,四考大有人在。说到底,进入体制依旧是大批农村贫困子女走出大山扎根城市最为便捷的选择。果真如此吗?十八大以来,如果没有父母的资助,靠一个普通公务员的正当薪资,辛辛苦苦多少年才攒的下一套小房子。而房子也还只是安身立命的开始,娶妻,生子,教育,医疗每个字都是一座大山。梦想?梦里想想吧。
彷徨失措,可我又能怎样?离开体制,我就能过得好吗?大学四年的浑浑噩噩让我失去了进入社会的最好过渡期。没有一技之长,不善更不喜与人交流的自己在体制外能干什么?
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