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做武汉的三鲜豆皮
来北京有六七年了,却总感觉这是一座没有生活气息的城市,所有的时间都花费在工作和通勤的路上,与我的故乡比较起来,并不是一个宜居城市。
武汉的宜居,特别体现在吃上。每一天,从吃开始,到吃结束,丰富的早餐品类和热闹繁华的夜市,是特别值得我怀念之处。
武汉的早点品类之多,全国有名,早上你可以选择吃:
面/粉类:热干面、热汤面、糊汤粉、牛肉/杂面或者粉、包面…
面点类:小笼包、小汤包、生煎包、锅贴、烧卖、米粑粑、馏粑、各类花卷馒头…
油炸类:油饼、油条、油梭子、面窝、苕面窝、糯米鸡、油墩子…
喝的:清酒、蛋酒、糊汤米酒、银耳汤、绿豆汤、豆浆、豆腐脑…
其他:糯米包油条、三鲜豆皮…
好吧,我暂时想到的有如上这些,而现在的生活中,从家到公司经过的早点摊的可选有:烧饼、小笼包、油条、馄饨、鸡蛋灌饼、煎饼果子,喝的永远只有豆浆豆腐脑及几种粥。以前我常吃的三鲜豆皮和生煎包,基本上是很久都没有吃到了(北京的生煎包完全不是那个味道)
于是我昨天特意早起做了三鲜豆皮来当早饭。
头一天晚上炒好:豆腐干、笋、香菇、榨菜,泡好糯米;
次日早上六点起床,架好蒸锅,铺上纱布然后将泡好的糯米平铺上去,开火蒸半小时;
打两个鸡蛋,加了点红薯粉(原创应该是调点豆面),平底锅热油摊好鸡蛋皮;
将蒸好的糯米平铺在鸡蛋皮上,压紧,再把昨晚炒好的豆腐干笋干等铺上去压实;
用一个大盘子,将平底锅里的材料倒扣在盘子里;
锅里加点油烧热,再将盘子里的材料挪到平底锅里,将底部的材料用油煎脆一点;
最后将成品切成小块,撒上葱花,香喷喷的就出锅啦。

只有当时随手拍的发给家人看的照片了
虽然最后入盘时被我弄乱了,但是味道还是非常不错的,只比我当年经常吃的那家逊色一点(因为我没有放肉末,最近吃不下肉)
像我这种远离家乡的人,只有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吧!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