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畔风语
很幸运的在猫眼上抢到了《风语咒》的点映票,7月29号的,因为当时在app上只有下午的三场,急着抢票,所以也没有告诉其他朋友的就请了票,很遗憾的为了看场电影而推掉了下午的其他的活动,一开始还是挺遗憾下午不能做其他的事,但是当看完了点映后,真的觉得这一下午是没有白费。
对于一个一直喜欢动漫,并伴随着动漫长大的90后一员,一开始对于国漫的接触是少之又少的,最先接触到的除了日漫,就是港漫,国漫当时对于自己来说还处于10岁以下儿童才接触的阶段,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国漫的一些变化也在悄然的改变着,远的不提,就近几年的国漫,可以看出这一代的喜欢漫画的大家是真的在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让国漫能更好的发展。还记得当第一次看《大鱼海棠》的预告片是的惊艳,尽管被挖了这么一个大坑,但是最终的努力当展现在大家的面前的时候,还是很惊艳的,当然我指的是画面。《大鱼》暴露出了中国国漫一个最严重的问题,故事性太让人不忍睹视,如果说大鱼的画面感,场景是100分,大鱼的故事性也就到及格线,故事简单的令人不忍直视,连带的带了来一系列的反对声音,可是说大鱼是因为故事性太差导致了评分被拉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很奇怪的,中国在原来可以说是一个国漫大国,许多的作品甚至是影响到了如今的漫画大国日本。当年的《大闹天宫》、《天书传奇》、《鲤鱼跃龙门》、《小蝌蚪找妈妈》,都获得极高的评价,除了画风的不同,我觉得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都在讲一个故事,而故事的发展一直都在围绕着这个主题来展开,让人们有能看下去的欲望,引起观众的共鸣,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让观众满意了,他们才会为你宣传这是一部好电影,才能自发的替你感到有价值。这一点对于如今的国漫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短板。过去明明那么会讲故事,如今人们的审美提高了,反而不会讲故事了,这一点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而如今在观看了近期的一些国漫后,也发现我们的国漫也是在不断改进的,国民级现象的国漫《大圣归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讲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孙悟空因大闹天宫法力被封印,机缘巧合下被江流儿所救,之后发展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到最后因为江流儿的牺牲(当然并没有),而明白自己的一切从而自己解开封印的故事。一个好的动漫故事,最好是让无论大人小孩都可以看得懂,在这一点上,不得不佩服宫崎骏大师,宫崎骏的每一部作品,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所有人看都能看得懂,而且都能从中提取出自己这个年龄段的一些感慨,这一点是所有漫画家都应该学习的。回到《大圣》,记得当时去看这不国漫,你不会想到坐在我边上的是两位白发斑斑的老人,电影结束,还能看到两位老人脸上的笑容,还有带着小孩的,很罕见的小孩没有哭闹,没有离场,就这么认认真真的一直看到结尾(在看大鱼的时候有一个孩子拉着母亲的手想要离场,当时只播放了一半,原因是小孩觉得没意思不喜欢看),这一点让我对大圣这部片子感到,真值了。他用最简单的故事,赢得了观众最多的掌声。
同样的这次的《风语咒》,也给了我很大的惊喜,故事大家估计都知道,我也就不在这里重复了,只是在这里提几个自己的观影感受,画质,随着近几年国漫的发展,动画的制作也开始了很大的提高,当然们对于现在的过慢来说,3D制作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基本上许多的国漫都采用了3D制作,毕竟制作成本低,只需要几台高性能的电脑就可以制作,传统的手绘制作索然也有,但是站的比例还是略显小,所以《风语咒》也不可避免的用的是3D来制作,毕竟《画江湖》《侠岚》一开始就是用的3D制作,继续套用也是不可避免的,不过画质上提高了超多,果然电影版和平常的周播版就是不一样,这是换了个制作组吧(苦笑),一开始我并没有接触过《画江湖》系列,是看完电影之后才想着去看看原传是怎么样的,结果就被震了,这画质,我是真不想说了,怎么差了那么多?可能自己看精细的制作看的多,被养叼了胃口,一开始就实在是不大能接受这个制作,所以也就这么放下了,不过之后我还是会去看看(大概)。
第二点,故事性,在《风语咒》里,侠岚被变成了配角(不过特效全留给了他们,不得不说,打斗真棒),故事的主人公变成了双目失明的朗明,就像其他奇侠小说一样,少年年少被各种艰难,一无是处,坑蒙拐骗,之后机缘巧合得到神器,双目福明,经过各种磨练牺牲,成长为一代大侠的故事。在评论中,许多人说了各种抄袭,各种平常的不行的笑话,拜托,人生本来就是平常,我们本来就是小人物,如果没有机缘,谁会成为一代大侠,当然你会说,朗明还有一个侠岚的爹,可你也要知道,他是自瞎双眼才领悟的风语咒,他的父亲只是起到了一个启蒙导师的作用,我要有这么个爹,见面先揍一顿没的说,因为这不是童话故事,我也不是救世英雄,一开始的当大侠也不是为了救世,只是这一切最后都汇成了最后的结局而已。评论里说故事烂的,如果你的孩子想要去看,你告诉他这是部烂片,你的孩子看了,觉得很好,那么到底是谁的思想有点烂。社会是个大染缸,自己已经被染得五颜六色的,为什么不给孩子染得更加纯粹。更加好一些。《风语咒》一开始的受众就从来不是那些头头论道的影评人,你不看没人会说你,好看的就会推荐,你觉的不好看,别人却觉得好看,一百个人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你不能左右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仅此而已。
还有故事里的成长,家庭观念,这些符合中国的传统思想,无论怎样,家人的观念是永远都不会变的。梅姐尽管老是赌钱,但是她吧得来的钱都用来为朗明买药医治眼睛;朗明复明,结果回家却不见梅姨,伤心不已;得知梅姐因为自己而变成怪物后无法拯救的苍白无力,最后的牺牲,都挺让人引起共鸣的。这些在我们看来已经用烂的剧情,看的时候却又能再一次感动,这一点做的挺成功的。
尽管《风语咒》在一些方面做的不是那么的完美,有缺陷,有照搬,最后的打斗模棱两可,有其他那个这个的影子,但是不否认,他讲了一个好故事,开了一个好的开头,也留下了一个好的结局,动漫嘛,你来个悲剧结尾,那就不是合家欢剧了,那是悲剧片。
最后总结,《风语咒》尽管不是那么的完美,但是作为近期的国漫,也是不可多得的合家欢式电影,推荐大家尤其是有娃的家庭,可以带着孩子去看,这可比在家看《喜洋洋》、《熊出没》有教育意义多了。
就像周总理所说的: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
子不语非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15 17:5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