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私藏小众景点
查看话题 >维尔纽斯的奇迹
2017年12月31日,奥斯陆前往维尔纽斯的早班机上,放眼望去全是东欧长相的游客们。他们大概是在斯堪的纳维亚过了圣诞节,赶在新年之前回家。飞机降落时,机舱内响起了东欧特色的掌声。

从飞机上径直走下,没有廊桥的航站楼一览无余,五分钟便可走出这座更像长途车站的机场。圣诞节刚过,圣诞树和槲寄生仍然在役。奥斯陆中央车站到机场的快铁价格折一百多人民币,我用几乎同样的价钱从维尔纽斯机场打的到了住的地方。一路上飘着似有似无的小雪,司机照着地址把我带到了宾馆,一栋明显是苏联时期遗产的混凝土灰楼。

到了前台得知,这宾馆是某间大学的校舍。带独卫的单间十几欧一晚,难怪国内旅行攻略都劝大家来东欧玩,消费确实是低。之前的旅程在丹麦、瑞典和挪威三国,立陶宛比起北欧,气温还是友好不少,窗外的积雪想必并不会停留太久。

同伴去了冰岛,我一个人来到这陌生的城市,有几分百无聊赖。维尔纽斯,立陶宛语或英语写作Vilnius,是立陶宛共和国的首都。这个新年要在这个陌生的地方独自度过了。
虽然是新年前夕,街上的便利店和大超市都还开着。简单的休整后,我去超市买了吃的,在公共厨房简单地加工了一下,便算是一顿大餐。凌晨前后,城市烟花阵阵,新的一年到来了。2018年的第一场旅行,是以维尔纽斯的平凡奇迹为主题。

1月1日清晨,雪已停,我从宾馆一路走到古城门黎明之门。维尔纽斯的建筑以白色为主,城市也很干净。尤其是在这喜庆的日子,街上还能保持整洁,真的非常难得(与南欧形成鲜明对比)。

这是立陶宛总统府,广场上只有三三两两的老人。离开的时候大概是有重要人士到访,有车队驶入,但并未拉起警戒线。

黎明之门位于老城的最南端,是维尔纽斯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城门,也是我此行唯一看到游客扎堆的地方(也不过十几个)。城门上的小礼堂里供奉着圣母玛利亚的黑金雕像。

从黎明门往北走,途经维尔纽斯剧院,步行街上的小咖啡厅很有情调,圣诞节的气氛仍未散去。

一路上经过大大小小近十座教堂,气势宏大,风格各异,涵盖天主教、东正教和犹太教。据统计,维尔纽斯是欧洲教堂密度最大的城市。宗教已经深深渗透进城市和人民的血脉之中。


维尔纽利河是这座城市名字的来源,城市大部分都位于河流西侧。这是在新区拍下的景象。

今天的重头戏是“对岸共和国”(Užupis Republic),它位于老城区的对岸,即维尔纽利河东侧。它成立于1997年4月1日愚人节,拥有自己的国旗、国歌、货币、总统、内阁、国会和法律。2004年立陶宛加入北约后,对岸共和国12人的军队“被迫解散”。这块牌子算是共和国的“国境线”了,进入这个国家,必须保持蒙娜丽莎式的微笑。

铁皮风车、木块钢琴和石头洗衣机,象征对淳朴的回归和生活中的艺术。

对岸共和国有一部共计41条的宪法,非常独特,比如第5条:”每个人都有变得独一无二的权利“和第12条“每只狗有权去做狗”。而最浪漫的则是末尾的三条:第39条:不要被打败;第40条:不要还手;第41条:不要投降。这看似自相矛盾,但其实是我们全人类的美好愿景。

宪法以各国语言写成。


离开“共和国”,来到一间门脸狭小的小酒馆,吃一顿当地特色的午餐。头盘是甜菜拌鳕鱼,东欧人对甜菜爱得深沉,菜肴中的粉红、玫红、紫红色,都是来自这种作物。

第二道菜是立陶宛的国菜“齐柏林飞艇”——土豆饺子。它的皮由土豆和淀粉制成,口感类似糯米,内馅是一大块猪肉碎,单吃一个就管饱。

利特拉图街(Literatu Street)是维尔纽斯的又一个文创区,这个街区的墙壁上挂满了当地艺术家的作品,现代风格为主,充满巧思和人文精神。




新年第二天,我沿另一条路线走到了老城中心——教堂广场。维尔纽斯老城规模较大,共有1400余座建筑,文艺复兴式、哥特式、巴洛克、新古典主义等各种建筑风格齐聚一堂,精美而多元的建筑使得老城于1994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维尔纽斯主教座堂外观有些类似于罗马的万神殿,因史上多次改建,呈现出各建筑流派融合的特征。

教堂对面的钟楼同样历史悠久,可登顶,楼梯十分陡峭。 广场上应该没有几个是游客,很久很久没有到生活气息这么浓的地方旅行了。

钟楼附近设有波罗的海人链(Baltic Chain)的纪念石。立陶宛曾经与波兰联合而成为欧洲大国,十八世纪亡国,一战后宣布独立,二战时被苏联占领,战后被迫成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立陶宛反抗苏联的运动从未消止;198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吞并波罗的海三国的五十周年纪念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200万民众发起人链运动,人们手拉着手形成了一条长达300公里的人链以对苏联示威,维尔纽斯的教堂广场是人链的终点。这是史上最长且不中断的人链运动,苏东剧变至此揭开序幕,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成为首个宣告独立的苏联加盟共和国。

“脚印”的不远处则是另一块有些玄乎的“奇迹石”。Stebuklas是立陶宛语的“奇迹”,这块“奇迹石”安静地躺在教堂广场上,没有游客围观,上面还有些雪迹和泥渍。相传只要围着这块花岗岩顺时针转三圈并祈祷,便可以梦想成真。立陶宛在多次亡国后不可思议的重生,正是奇迹一次又一次的重演。“既然奇迹石已经让波罗的海沿岸的人们获得自由,它也一定将为你带来幸运。”

今天午餐随便进了教堂旁的一家店,前菜就有堪比主菜的量,算是再次品尝到东欧的豪迈了吧。

吃饱饭后开始爬山了。三十字丘据说曾是方济各会修士的殉道处,山顶上的三十字架则是维尔纽斯的象徵。这座宗教意义重大的雕塑曾多次被苏联当局拆除,但最终在立陶宛独立后得以重建。虽然看到实物后发现它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有些斑驳脱落,但看到来这里参拜的虔诚市民,心想精神信仰是不能用物质元素来衡量的。

从三十字丘上看到的城市,比起首都这么宏大的词,更像是一座小镇。

从山上下来,我去参观了立陶宛国家博物馆,学生票价1欧元。这幢两层的长条形建筑外观十分朴素,尤其是和构造相似的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相比,实在是显得寒酸。馆内收藏的物件比较丰富,在这里我了解到,立陶宛曾经与波兰组成联合大公国,当时是中东欧第一强国,直到十八世纪被俄国所灭。之后的立陶宛不断为独立进行斗争,而博物馆描绘的历史到1940年苏联再次吞并立陶宛戛然而止,展馆的末尾一片红色。

天主教贯穿立陶宛发展的历史。数不尽的十字架和圣母像,因为实在太多,一个接一个地挂在墙上也挂了好几个房间。

说起十字架,立陶宛北部有一座“十字架山”,起源于1831年反俄起义,部分起义牺牲者的尸首已无法找到,他们的家人便在这座山丘上树立象征性的十字架。后来立陶宛国难不断,十字架越树越多。1940年被苏联吞并后,十字架山更是被附加上了立陶宛民族身份、文化与信仰根基的深刻意义,前来此地放置十字架的民众络绎不绝,苏联多次下令清除都以失败告终。目前山上残余大约十万个十字架,1993年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曾来此地访问。

最后一个目的地是维尔纽斯音乐运动宫,苏联献给这座城市的最大礼物。它的外观稍显笨拙,1990年立陶宛独立后旋即废弃。这三十年来,它既没有得到维护修缮,也没有被拆除,而是任凭风吹雨打,墙上留下了一代代市民的涂鸦。USSR或CCCP(英语和俄语的“苏联”)这四个字母出现的频率很高,被苏联统治的五十年是国民挥之不去的痛楚;但他们并没有苦大仇深地对着历史哭泣,而是以戏谑或反思的态度把目光放向未来。

立陶宛这样的国家,小到在欧洲地图上都要仔细看才能找到。中国人对于它的了解,大概只有“这个国家是不是卖陶碗的”一类冷笑话。而真正来到它充满历史积淀的都城,看着辉煌与沧桑留下的印记,不得不感叹“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维尔纽斯在战火中几近毫发无损地保存下来,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而屡次被征服之后,它却能以更顽强的生命力涅槃重生。
1月3日上午,我坐大巴前往拉脱维亚。这里的检查程序比西欧要严格,大概是新申根国家的共性。现在的维尔纽斯非常安静,人们在缓慢的节奏中逐渐习惯“小国首都”的生活,仿佛过往的屈辱和不幸已被渐渐淡忘,只有苏联的遗留建筑表现着数十年前的激情与苦难。维尔纽斯的奇迹不是翻天覆地的改变,只是立陶宛人民的一次自我解放。他们很可能不会再享有联合大公国的荣光,他们想要的只是一份问心无愧。于是,他们创造了新历史,看似单薄的对抗让国家赢得了新生。我期待下一个奇迹。
相关日记:听华沙讲过去的故事
-
卦中有卦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6 15:28:35
-
踢妞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26 11:39:57
-
密谋小和弦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21 09:56:15
-
Haruki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23 13:10:26
-
hiahiaamon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04 11:15:44
-
夜摩天上众云臻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04 11:01:56
-
晨夕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9 18:48:41
-
巧月莲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9 15:51:27
-
咖其蕯的徒弟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9 11:46:17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8 19:58:25
-
皎月之女露娜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8 19:13:59
-
阿板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7 22:35:50
-
脆脆鲨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7 21:21:36
-
Anhedonia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7 09:46:41
-
吃辣条不吃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7 01:23:37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6 00:04:05
-
Z_VINCENT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5 08:37:01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5 01:03:57
-
you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4 22:44:15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4 21:54:14
-
🍩嗷呜~🍧🍟🍵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4 07:48:00
-
我觉得很好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2 23:20:49
-
啊是我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2 21:28:32
-
Nicholas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2 10:17:41
-
孟布与小布丁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1 10:12:04
-
Eureka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31 21:12:49
-
一杯冰阔乐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31 09:55:02
-
让梦不要醒iii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30 15:59:50
-
Alice-zhangjie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30 12:47:08
-
Irispaltp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30 08:41:26
-
ShawnYu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30 00:01:14
-
燕子归来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9 19:57:07
-
Crush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9 19:35:36
-
Free Float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9 13:22:28
-
Sabbath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9 10:57:46
-
Sandi Griffin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9 06:05:29
-
Andromeda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6 17:25:06
-
来福胶泥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4 13:23:52
-
桃之夭夭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2 10:31:46
-
Mackenzie JA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18 08:09:41
-
扎啤海蛎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17 22:50:11
-
-_-lll额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17 21:26:13
-
胶囊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17 12:47:46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17 12:44:11
-
so-what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17 09:40:13
-
南小北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15 00:29:39
-
金牛陌陌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12 21:53:14
-
佩内洛普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11 18:31:06
-
T.@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06 18:41:54
-
茉莉的茉。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06 11:37:19
Andre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胡志明市应不应该改名“西贡”?
- 土耳其改国名,“火鸡国”成为历史 (3人喜欢)
- 日本最便宜大城市 名古屋旅游攻略 (7人喜欢)
- 韩国饮食,全都一个味 (8人喜欢)
- 2024年推理阅读TOP10 (1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